关灯
护眼
字体:

红炉雪(115)+番外

作者: 不辞镜 阅读记录

戚玦本就无甚睡意,戚玫乐意来就来吧。

更何况……这雷雨交加的天气,她也不大想自己待着。

“五姐。”戚玫穿着夏日的薄寝衣躺在戚玦身边,侧过身看着戚玦:“你说,淑妃会被废吗?”

“不至于。”戚玦道。

“可是宴宴都还没册封,陛下就已经对她这般重视了,可见是真的十分喜欢她,既然喜欢,狠狠处罚欺负她的人,不是应该的吗?”戚玫不解地眨了眨眼。

“废黜一个高位嫔妃没那么简单。”戚玦道:“更何况,淑妃不止是他的妃妾,更是……更是当初他夺嫡时的盟友。”

戚玫把玩着戚玦的头发,道:“可宴姑娘是他心爱之人,盟友难道比心爱之人还重要吗?”

“不是心爱之人。”戚玦毫无疑问道。

戚玫支着身子趴在床上,道:“为什么?如果不是,陛下为什么要为宴宴处置那么多人?”

窗外的雷轰隆一声响起,似要撕裂这长空。

戚玦一惊,下意识闭上双眼……

一些来自隔世的记忆,像蛰伏了数年的蝉,悄无声息间破土而出,啃噬她的心,隐隐生疼。

这种疼将会一直跟随着她,直到耿月夕真正死去的那天。

见戚玦不答,戚玫又躺了回去,伸手摆弄着青纱帷帐。

“因为贞宜皇后。”戚玦忽然道。

“贞宜皇后?”戚玫眼前一亮,看着戚玦:“是已故的贞宜皇后吗?她是陛下的元配妻子么?”

“不是妻子。”戚玦道:“他们没有成婚,是皇帝还是慎王的时候定下的未婚妻。”

……

那是崇阳十七年,辛卯之战过后的那个春天。

那年冬天的雪下得很厚,一冬的大雪,似乎所有的杀戮和血腥都被洗了干净。

此战李家人殉国,齐人连破数城,梁国江山危在旦夕。

是楚冯两家率兵出征,荡平南境,不仅如此,慎王和越王两位皇子还亲征南齐,立下战功,更是安稳了民心。

而今齐人已退,冯家和楚家的人班师回朝,梁国的江山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太平。

玉台书院的花开了,春意渐融,梅花洒满玉阶。

那日春和景明,微凉的早春,到了晌午时分,也渐生几分暖意。

姚舒然把那赤色梅花纹样的绣球给戚玦:“这红梅的给你,白梅的给我,咱们挂在这银杏树上,不许挂远了。”

“真幼稚。”耿月夕嫌弃似的道,但还是依她所言,挂在了同一个枝丫上。

“不幼稚,挂得近呢,咱们将来就能嫁得近,”姚舒然轻哼一声,警告道:“你不许远嫁,听到没有?”

耿月夕煞有介事地作揖道:“遵命!”

“舒然。”

这时,一个少年的声音响起,他一袭红衣向树下走来,他剑眉星目,笑容爽朗,只是左手被纱布包裹得严严实实。

他看了眼树上的绣球,又看着姚舒然。

“你该不会是在……求姻缘吧?”

“慎王殿下说笑了。”虽是这般,但脸颊还是无法自控地漫上一层绯色。

谁料,裴臻手一摊:“给我。”

姚舒然抬头看他:“什么?”

他霸道不已:“绣球啊,你好端端的求什么姻缘……又不是没有。”

不知不觉,姚舒然已经年过十七,正值嫁龄,青梅竹马,却不再两小无猜,而是不言而喻地,被一种更为隐晦和青涩的情愫代替。

“殿下的手还好吗?”姚舒然问道。

裴臻抬手晃了晃:“没事了,你瞧,别担心。”

姚舒然低头:“谁担心你了?”

耿月夕在旁冷眼看着他们的浓情蜜意,很不合时宜地说了一句:“要我给你们腾地方吗?”

姚舒然羞愤地瞪了她一眼,倒是裴臻,没好脸色道:“这会子怎么不瞎了?”

面对裴臻的牙尖嘴利,耿月夕早已习以为常:“我何时瞎过?”

裴臻却轻笑一声,一脸意味深长:“那你怎么看不到六弟?”

耿月夕皱眉:“越王殿下?看什么?”

裴臻长叹一口气:“唉——他不让我说,你自己想,或者……问他去。”

看着裴臻不怀好意的样子,戚玦没再搭茬。

这时,玉台书院正门处忽然一阵骚动,随后宫女们有序排开。

三人朝大门望去,此时裴澈也正从玉阶走下,朝他们走来。

“怎么了?”他问。

耿月夕摇摇头:“不知。”

只见来者,正是陛下身边的丁公公,身后的小太监手里正捧着两卷圣旨。

裴臻道:“丁公公亲自前来,可是父皇有事吩咐?”

却见丁公公满脸堆笑:“陛下差老奴前来传旨,还请二位殿下和侍读接旨。”

几人忙俯身而跪。

只听丁公公拿起一封圣旨,宣读道:“膺昊天之眷命,兹闻太子太傅姚举之女姚舒然温良敦厚,品貌出众,着赐婚皇三子慎王裴臻,择良辰完婚,布告中外,咸使闻之,钦此!”

“儿臣接旨!谢父皇!”

丁公公话音刚落,裴臻便不顾受伤的手,赶紧接旨谢恩。

他看向姚舒然,只见她似乎一时还没来得及反应,可那表情,已先思绪一步,染上了欣喜和羞涩。

“臣女……接旨。”

有情人成眷属,怎能不欢欣?

捧着圣旨的姚舒然,一如这早春,素白澄澈间春意朦胧,美不胜收。

耿月夕自是为她高兴,虽她从不说,但耿月夕知道,其实她心里也是悦爱裴臻的。

裴臻出征,悄悄哭了一夜的是她,裴臻受伤,夜不能眠的也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