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炉雪(117)+番外

作者: 不辞镜 阅读记录

正说着话,忽然一阵马蹄声并车辙声响起,二人循声望去,只见一辆马车正走在耿府后门的巷道上,朝他们这边过来。

男女夜会,是为大忌,耿月夕可不想在这时候落人口实,便一把拉着裴澈躲进门里。

却听一个熟悉的声音道:“别藏了。”

耿月夕和裴澈对视一眼,便走了出去,只见从马车上跳下来一人,正是裴臻。

“大晚上的,你们两个演什么金屋藏娇呢?”

她不大想搭理裴臻这个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东西,只道:“三殿下倒是清闲。”

“为了陪自家王妃,不清闲也得清闲了。”

裴臻说这话的时候,特意咬重了“王妃”二字,似炫耀一般。

耿月夕的目光却落到了马车上:“舒然也来了?”

只见车帘掀开,裴臻连忙扶着身穿斗篷的姚舒然走下车来。

她摘下兜帽,三步并两步朝耿月夕走来,握住了她的手:“月夕!”

“你怎么来了?!”

“咱们说话不似从前方便了,总担心有人盯着,但还有许多话想同你说。”姚舒然的情绪有些低落。

如今陛下立储的人选里,突然心照不宣地多了一个裴澈,只怕任何明面上的来往,一举一动都会落入皇帝眼里。

裴臻道:“你们如何想的?”

几人面面相觑着,耿月夕道:“不是我们如何想,而是陛下如何想。”

她默了默,续道:“李家刚倒,陛下便将楚家和冯家泾渭分明地对立起来,你说呢?”

裴澈道:“月夕的意思是,父皇希望我们夺嫡,但目的不在你我,而是要让楚家和冯家两大阵营在这个过程中鹬蚌相争,相互削弱。”

裴澈这话还是说得保守了,若只是让他们相互掣肘,相互削弱便也就罢了,但李家一出事,大梁百姓举国哀悼,可见三大家族已经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

或许皇帝的打算并非仅仅是削弱,而是,斩草除根。

耿月夕道:“所以,三殿下和冯家,现如今又是如何打算的?”

裴臻抱着手踱步着,深深叹了口气:“舅舅那边我暂且不敢联络,但我不想冯家出事。”

说罢,又啧了一声:“也不知父皇在想什么,如今内有贪腐,外有敌患,偏偏要在这时候横生内斗!”

“三哥慎言,”裴澈忽然道:“我可是你的政敌。”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情玩笑!”裴臻正烦着,摆了摆包扎得严严实实的手:“你又不会和我争……”

蓦地,他一脸警惕看着裴澈:“你不会真要和我争吧!?”

“你我都是皇子,我争不得吗?”裴澈语气淡淡的,却掷地有声。

裴臻如临大敌一般:“好啊你,我从前怎么没发现你有这等野心?!若非此次出征,我还以为你是真平庸,从前你莫不都是装的?”

裴澈却阴阳怪气道:“若不是看你快死在奇鸣谷了,我还可以再装会儿。”

这次出征,在奇鸣谷中落入敌军陷阱,千钧一发之际,还是裴澈及时赶到,力挽狂澜。

这也是为何一向默默无闻的裴澈会突然被皇帝选中。

裴臻本就要强,又自视甚高,仗着自己出身好,又深得皇帝偏爱,早就自视为未来的帝王,结果居然马失前蹄,还被裴澈救了,心里早憋着一团火,见裴澈还提这件事,一下子便拔出了腰间的佩剑。

裴澈也不甘示弱地拔剑,眼见着要打将起来,姚舒然心下着急,就要劝阻,却被耿月夕拦住。

她看热闹不嫌事大一般,怂恿道:“打,打起来才好,明天街头巷尾都知道了,到时被人编成话本子,不出两个月,这出戏就能从盛京唱到南境。”

两人这才相看两生厌地停了手。

裴臻却还不甘心道:“我当皇帝,是为了再创大梁盛世,为了一统天下,你同我抢什么?”

裴澈却道:“宏图大志,难不成只有三哥你有吗?”

裴臻看着他,愤愤不已:“两姓相争,必然伤及大梁根本,就好比南齐,原本还未必会输得那样狼狈,结果齐威帝出征期间,竟被自己的堂弟篡了权,而致南齐大乱,梁国这才得了机会反败为胜。”

他没好气地瞥裴澈:“咱们这样内斗,必然疏于提防外敌,若待齐人恢复元气,再打回来,咱们还有功夫打齐人吗?莫说盛世,亡了国,你我连葬身何处都未可知。”

这个道理裴澈自然也知道,但他却毫不留情点破了一个事实:“不争还能如何?如今是父皇要我们争,我们若继续兄友弟恭,只怕父皇也会有旁的法子让我们自杀自灭。”

见他们争执,姚舒然道:“平日里我虽不问朝政,但有一件事我是知道的,至少不管是冯家还是楚家,三殿下还是六殿下,都不希望出事。”

裴臻闻言,怒火渐息:“没有旁的法子吗?”

“有。”耿月夕道:“既然陛下想看兄弟阋墙的戏码,那便做给他看。”

裴臻正色:“你的意思是?”

裴澈接过话头:“冯家和楚家一旦对立,朝廷百官便会自然而然分成两大阵营,而如今朝中贪腐不绝,这两派人里也难免藏污纳垢,不如就趁着此机会,将这些人一并处置了。”

裴臻顿了顿:“你的意思是……借党争以清朝纲,一则惩治贪腐,二则,借此让父皇误以为我们在夺嫡?”

耿月夕补充:“顺便在此过程中,悄悄让冯家和楚家收敛羽翼,修身养息,以求自保,如何?”

找到了困局的出路,几个少年人都显得格外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