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炉雪(127)+番外

作者: 不辞镜 阅读记录

戚玦心里也隐隐不安,若是再这么下去,只怕要寻些旁的自保之策了。

吱呀一声,屋门开了。

绿尘抖着身上的雪进屋,卷进一身北风。

“今日的集市真是冷清,人都不知道去哪了。”绿尘抱怨道:“人不见多少,米面盐倒是涨价了。”

戚玦道:“如今战事未平,已经有不少人变卖家财北迁了,我那些商铺倒是跌价了不少。”

正此时,琉翠推门,迎了两个人进来。

“姑娘,二姑娘和三姑娘来了。”

只见说话间,戚珑和戚珞两人满身风雪地走了进来。

戚珞笑得爽朗:“我就说六妹妹定然也在梅院。”

戚玫本来孤僻,但跟戚玦交好后,她和戚珑戚珞的关系也亲近了不少。

戚玦让小塘上茶,伺候着她们二人坐下。

“二姐怕冷,怎么还冒雪来了?”戚玦道。

戚珑笑着低了头,有些羞赧,声音还是一如既往地轻柔:“嫁衣上的凤凰总绣不好,想让六妹妹帮着瞧瞧。”

戚珑的丫头从带来的包袱里拿出了一身正红色嫁衣在桌上摆开,衣裳的衣襟和袖口上绣如意云纹已经绣好,那腰带上绣牡丹纹,上头还坠着珍珠,裙摆上绣喜鹊衔杏。

唯两肩上的一对彩凤只见雏形。

戚玫从团椅上起身,凑上前去。

戚珑道:“凤凰的羽毛难绣了些,还得劳烦六妹妹。”

却见戚玫捻针,比照着花样子选了几个颜色,破线,穿针,动作熟稔,一气呵成。

这些戚玦是看不大懂的,便转而问戚珑:“二姐这身嫁衣眼看着便完工了,想来婚期也近了吧?”

闻言,她面含羞色,手指轻捻着鬓边青丝,点了点头:“婶婶说,只待停战,开春后便择个好日子。”

戚珑这样含羞带笑的表情像极了当年的姚舒然。

戚玦很好奇,是不是全天下待嫁的女子都是这般?

她前世也订过婚,怎从未有过如此娇羞又欣喜,两眼清亮,面含桃花的模样?

真是奇怪。

和另一个人捆在一起一辈子,当真值得如此欢欣雀跃吗?

戚玦道:“二姐姐近日看着气色好了不少。”

戚珑本就生得一副小家碧玉的相貌,虽和戚珞长相相似,却更文静娴雅。

她先天不足,嘴唇和面色都格外浅些,更有几分人淡如菊的意思,没得惹人生怜。

只是有些日子没见,气色上似乎好了不少。

见戚珑这般,戚珞调笑道:“还不是因为咱们二姐夫!”

戚珑本就脸皮薄,闻言更是头也不抬了,她声细如蚁,嗔怪道:“珞儿你别胡说……是因为长姐,这些日子以来她总是让厨房给我进补,说要在出阁前,把身子养好些才好。”

戚珞却揭穿道:“才不是呢,长姐一向都交代厨房要格外照顾些二姐的吃食,并不是近日才特意吩咐的,都是二姐夫,总让人送了些补品来,也不知他从哪里搜罗的,吃起来竟比这么多年吃过的药都好。”

戚珑没有否认,只是低着头,细声细语道:“我哪里有那般娇贵?”

“当然有!”戚珞眉飞色舞:“都说咱们二姐夫形貌过人,是个难得一见的美男子,多的是对他有意的姑娘,可二姐夫独独对咱们二姐念念不忘,依我看,二姐夫心里,二姐就是这普天之下最娇贵的珍宝!”

另一边,戚玫绣得专心,埋着头,全然没注意到鬓边那朵白菊顺着发丝滑落下来,落在那嫁衣上。

戚玦一愣,抬头和戚玫身边的小塘对视了一眼,小塘便趁无人注意,借着收拾丝线,悄悄捡起那朵花收进袖口。

正此时,忽听屋外的风雪声中夹杂着嘈杂。

房门被推开,进来的是行色匆忙的厉妈妈。

连戚玫也被这动静引得从刺绣中抽身,几人俱望着厉妈妈。

“怎么了?”戚玦问。

她依旧板着一张脸,道:“姑娘……将军回来了!”

几人又惊又喜,戚玫当即就搁下手头的活跑出去,小塘见状拿着件厚衣裳便追着送上去。

但戚玦心中却觉不妙。

关津并未传来胜仗的消息,但戚卓却回来了。

来不及多想,戚玦披了件袄子跟了出去。

……

跑到大门的时候,戚玦的头上已经落满了雪。

戚家人都到了,显然都是匆匆来的,一个个巴望着大门的方向。

雪没停,一群人便这么默不作声挨着,直到从敞开的大门里,看到由远及近的人群。

“爹回来了!”戚玉珩喊了一嗓子。

戚玦眺望那个方向,眉头确实愈皱愈深。

那些人行色匆匆,没有叮当作响的凯旋之音,没有胜仗后的欢呼,甚至可以看到来的人并不多。

太安静了。

如果梁国真的打了败仗,齐人只怕已经破城,不会这般风平浪静。

但若是打赢了,又怎会似这般死寂?

戚玦注意到了让人极其不安的一点:戚卓没有骑马,而是坐着一辆马车回来的。

马车停在戚府门口,整个队伍里,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血腥味。

驾车的人是叙白,他一脸风尘仆仆,脸上还有干涸的血迹。

“叙白,将军呢……”便是顾新眉也已经意识到不对,面色大变。

却见叙白撩起车帘,里面伸出一只佩着护腕的手来。

“怎么回事?”顾新眉三步并两步走上前去。

幸而,戚卓下车的时候是自己下的。

顾新眉松了口气。

戚卓的铠甲外面,厚厚地裹了件斗篷。

几月不见,他苍老了不少,分明四十出头的年纪,却在几个月内两鬓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