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炉雪(202)+番外
“李子桀,此话当真?”裴臻道。
却见他面不改色:“臣与县主并不相熟,只遥遥看了一眼,其实并不大确定,但世子说了他在湖畔见过县主,想来就是那时候不错了。”
戚玦心想,还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论胡说八道,还是李子桀更胜一筹。
没能让戚玦倒霉,姜宜还是不甘心:“可……小侯爷说的这些又何以为证?”
李子桀微微一笑:“的确无以为证,但姜姑娘,本侯与县主不过一面之缘,有何理由帮平南县主作伪证?且按照姜姑娘的逻辑,难不成每个证人都还要再找一个额外的证人,来证明所言为真?”
姜宜面色发窘,却无从应答。
“陛下。”戚玦道:“歹人已经逃走,当务之急应是及时封锁城门追查,只是臣女不知,姜姑娘如此执着于证明是臣女故意放跑歹人,又如此一口咬定是内外勾结,究竟是为了报和臣女之间的私怨,还是为了给歹人争取逃跑时间?”
“戚玦你胡说八道!”
“闭嘴!”广汉侯厉声斥道。
姜宜又气又急:“父亲!”
姜浩也知道,再让姜宜说下去,对姜家一点好处也没有:“太久不曾管教你,倒纵得你敢在陛下面前大放厥词,还不快退下!”
姜夫人身边的婆子上前,硬生生把姜宜拽走了。
姜浩这才道:“平南县主,你在广汉侯府上受伤,是姜家待客不周,可事有轻重,你不该在此事上信口雌黄。”
“侯爷,平南敬你是尊长,一时话有不敬,也是被无端猜疑在先,还望见谅。”
随即,戚玦话锋一转:“但刺客用于刺杀的箭毕竟是出自广汉侯府,且陛下当时也在场,那支箭当时究竟是要射向我还是陛下,无人知晓,往小了说,这件事是伯爷失察,让家中进了细作,险些伤及圣驾,但往大了说——谁也不知道那位刺客究竟是细作,还是别的什么。”
不是细作,那便只能是姜家人的安排了。
姜浩连忙叩首:“陛下!臣岂敢生异心啊!陛下明鉴!臣愿倾尽全力配合调查此案!”
戚玦看着裴臻,他的食指摩挲着拇指关节,不知在思索什么。
想来他也是不愿怀疑姜家的,他登基后花了几年时间才把姜家扶持起来,如果姜家真的有不臣之心,那于他而言,此番努力便白费了。
但是,他若是想继续用姜家,也不是不行,只不过,所谓“有无相生,高下相倾”,如此一来,他又需要再找一股势力来与姜家相钳制了。
“李子桀。”裴臻道。
“臣在。”
“你将今晚所有人的行踪记录在册,此案交由你和内卫御林军总领冯旭共同调查,刑部你可随意差遣。”
李子桀和冯旭齐声叩拜:“臣领旨!”
笔录之事,一直折腾到了子时过。
由李子桀负责此事,倒是给戚玦和裴熠省去不少麻烦,毕竟他们的行踪都由他编好了。
宁婉娴倒是怪得很,脸上粉敷得格外厚,她说话的时候更是异常紧张,脂粉底下的苍白都快透出来了。
……
回到忠勇侯府的时候,已是深更半夜。
正厅。
戚家人脸色各异。
顾新眉尤其阴沉:“玉珩,把门关好。”
戚玉珩一愣,顾新眉斥道:“关好!”
戚玉珩只能照做。
戚玦着看顾新眉此番架势,想来少不得又要拷问她一番。
果不其然,她坐定后便道:“戚玦,今晚这件事是你惹出来的?”
“母亲这话是什么意思?”戚玦含笑道。
“你跪下!”顾新眉厉声。
但戚玦却岿然不动:“母亲,有话请说。”
“你!”顾新眉气得胸口起伏不定:“小南安侯是不是容夕?你们什么时候开始有勾结的!”
戚玦默了默,如果戚家的人对今晚之事毫无反应,那才是见鬼了。
“小南安侯便是小南安侯,和容大人有何干系?母亲,容大人来提亲时,我尚在祠堂罚跪,根本没见过他,更遑论勾结,不知母亲此话何意。”
戚家人里,只有戚珑知道她和容夕见过面,戚玦有些心虚地看向她,却见戚珑只是神情恍惚,并未有要揭露她的意思。
“不认识?那他何故替你说谎!?”
“母亲难不成认为是我在姜家纵火?也是我找人刺杀的自己?母亲眼里,我也太神通广大了些吧?”戚玦定定看着顾新眉,语气平静。
“你就是个灾星,戚玦,你早晚会把我们都害死!”顾新眉竭声骂道。
这话实在刺耳,戚玫听不下去了:“你胡嘴说什么!”
“没你说话的份儿!”顾新眉指着她:“你娘就是个给我洗脚都不配的贱奴,也配插我的话?!”
戚玫险些要和她动手,戚玦反手拉住她:“玫儿。”
戚玫愤然作罢。
戚玦不动声色叹了口气,顾新眉总有法子在她最千头万绪的时候,给她平添几分心力交瘁。
她一时发笑:“如果母亲眼里,我真有此等神通,又有这般坏心眼,戚家早没了。”
“既如此,你是有什么勾当不能说出来的?!”顾新眉问道。
说什么?
戚卓和戚家列祖列宗甩给她这么个烂摊子,她要怎么解释?
顾新眉说着说着,便因为激动而止不住眼泪,看着格外狼狈:“你若是退出这家门,和戚家没有半分关系,你想做什么,我自是一个不字都没有!但如今,你把持着家里,又把所有人都性命都挂在脖子上,你活够了便出去招惹是非,早晚有一天,全家都得被你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