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龄剩女(14)
说话间,一行人到了家,古闺秀请她爹妥善安葬巧碧,又亲自带上三百两银子去了古玩店。她要去古玩店找洪筝,因为洪筝跟巧碧是老乡,她希望洪筝能亲自走一趟,去慰问一下巧碧的家人。
她向洪筝说了来意,洪筝一口答应,只是古玩店的生意不能丢下:“最近几天生意越发好,我这一走,可能要劳烦大小姐看一下店,都是大单子,交给小伙计,我怎么也不能放心。”
“这个自然没问题,还是那些给芮国公寿辰准备礼物的生意吗?”古闺秀问道。
洪筝点了点头。
古闺秀有些意外,说:“我以为并州接连出了两个案子,芮国公会无心过寿辰的。”
洪筝语气略带讥讽的说:“我听客人们聊天,军械库里出了大问题,芮国公自然是无心过寿辰,还要大肆整顿军纪,估计有不少人要遭殃,连宋都督都没办法完全幸免。因再过十天就是芮国公的寿辰,宋都督为了讨芮国公的喜,下令十天内必须破案,官吏们一方面着急查案,一方面,那些怕获罪的人,自然更加抓紧时间准备贵重的贺礼了。”
“十天内破案?”古闺秀想到狄仁杰连夜调查的样子,难怪这样辛苦。
洪筝与她交代了一下古玩店的事情,因大多数货物都是在质库里经过古闺秀之手的,所以交代起来还算简单,下午,洪筝就带着慰问金,回乡处理巧碧的事情去了。
古闺秀替洪筝守着古玩店,果然如他所说,客人很多,因都是高价求珍藏品的,并不是一次就能敲定,有些客人要来好几回,还要带行家过来验真伪,真正卖出去一件古玩十分麻烦。
她这天一下午,都在花精力让一位客人相信古玩店里出售的“错银铜牛灯”是东汉真品。
好再来古玩店里的这尊错银铜牛灯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装而成,灯座是一俯首站立、双角上耸的黄牛。牛腹中空,背负圆形灯盘,灯盘上有刻镂空菱形斜方格形纹的灯罩,灯罩上紧扣穹顶形罩盖。铜牛灯通体光滑,工艺精湛,巧用铜银二种不同材质的色泽,形成颜色的完美搭配。
不仅如此,这尊铜牛灯的巧妙在于当灯火点燃时,所产生的烟尘通过烟管导入灯座腹腔中的清水被溶解,从而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这样的设计,是汉代青铜灯具中的上乘之作,所以开价十分贵,高达六千两。
古闺秀看得出,想要购买这个错银铜牛灯的客人,并没有足够的财力来购买,但他却是一副非买不可的样子,他自己为难,古闺秀看着也觉得为难。
这位客人长了一脸的虬髯,通过他说话、提问,看得出是个古玩的外行人,他听古闺秀介绍了好久,犹豫不定的说道:“等等啊,我是一介草莽,不知道这玩意儿是不是真的值这个钱,我要叫个人来帮我看看。”
古闺秀也不着急,说:“买贵重物品的确得好好看一看,您且坐着,我让伙计给您上茶,您坐着等您的朋友来吧。”
虬髯客点了点头,没有坐下,而是焦急的在古玩店门口走来走去。
过了很久,他终于等到了他的朋友,是一个穿着青衣的文士。
古闺秀看着有些眼熟,仔细想了想,这文士正是头些天通知狄仁杰军械库被盗的那一位。
虬髯客引着文士进来说:“彭贤侄,花六千两买这样一个东西,真的能救我儿子一命吗?”
姓彭的文士低声说:“芮国公没别的爱好,独爱古玩,他平日十分严厉,想走他的路子,出了送古玩,没有别的办法。郝兄弟他因弄丢了军械库的火药,被定了玩忽职守的罪,这是要砍头的,六千两若能换他一命,有什么不值?”
虬髯客听完,坚毅的点点头说:“是,彭贤侄说的极对,那快帮我看看,这个东西是不是真品……”
正文 第十二章 叶白衣(4)
这位来购买古玩的虬髯客,正是因军械库被盗而获罪的司仓参军王友志的父亲王良柄,身旁给他做参考的文士,是并州司马彭庆。
两人商量了许久,终于是把错银铜牛灯给买了下来。
王良柄视此物为儿子的性命,如供奉神灵一般抱着装牛灯的箱子离去。古闺秀收了银票登记入账,抬眼目送他们离去,不禁叹了口气。
行贿受贿真的能救王友志一命吗?若她是豆卢仁业,身负皇命前来检验火药的效果,却发现火药被盗,这样的事,谁敢包庇?此事传到皇上耳中,必是要发怒的。
“不过,若能免去死罪判个流放,也是好的。”她自言自语道。
前脚送走客人,古爹爹后脚就进来了,他让古玩店里的伙计退了下去,闭上大门将古闺秀拉到一旁说话。
“爹,这是怎么了?”古闺秀看她爹行事诡异,疑惑问道。
古爹爹悄声说:“秀秀,爹今天要跟你商量一件事。”
古闺秀下意识问道:“不会又是看中哪家的好儿郎要我相亲了吧?”
“不、不。”古爹爹摇头说:“爹想走芮国公的路子捐个官。”
古闺秀大吃一惊:“捐官?”
古爹爹难得神色严肃,说:“爹考虑几天,咱们家的日子虽然过的好,但身份差了些,爹想把你嫁到狄家,就一定要谋个官位,这样才能勉强凑个门当户对。哎,说起来都是爹拖累了你,让你委屈了。”
古闺秀听她爹这样说,急的跺脚道:“爹,你说什么呢?有你这样的爹爹,是我几辈子的福气,你疼我,爱护我,给我吃穿,从不让我受苦,怎么能说是拖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