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龄剩女(79)
如今他要进京当差,按照官宦世家的传统,他早就该娶个媳妇并一个小妾,媳妇在家替他侍奉双亲,小妾随他进京伺候起居。
这样的安排,狄仁杰完全无法接受,狄母和他三婶郭夫人急的天天凑在一起商量。
狄母身体不好,如今深冬,她头上围着抹额坐在热炕上跟妯娌说话:“如今怀英受皇上器重,身边的人一定要挑一个稳重大方知晓轻重的。我不要媳妇留在家里伺候我,跟着怀英上京照顾好他就行。京城可不比在并州,说话做事都有讲究的,这一时着急,我还真找不出这样的姑娘。”
郭夫人感慨说:“谁要是做了大嫂的儿媳,那真是修了几辈子的福,这么好的婆婆,不要媳妇立规矩,哪里去找?如今怀英升迁的消息整个并州都知道了,好多人家主动来问,大嫂慢慢挑,不要着急。”
狄母点头,让丫头去拿了最近的拜帖过来,一张张的翻,说:“读书人家的姑娘好,你们不喜欢姑娘家读书,我却喜欢,明理。他三婶,你看阳曲王家的姑娘怎么样?王家书香门第,虽然近些年没落了,可每一辈都有人考上进士。”
郭夫人摇头道:“这王姑娘的才学的确好,外面早有传闻,可也说她很清高,放这样一个人在屋里,不知冷暖的,不好。”
狄母失望的放下这张拜帖,又说:“江大人的孙女呢?江大人跟太爷是同科……”
郭夫人又连连摇头说:“江小姐只有四尺三寸高……”
“啊,这真是……”
两个长辈急的上火,狄仁杰也急的上火,多次在父亲面前旁敲侧击,说些如今难得机遇,他一定要当好差,不想这么快成亲,免得分心。
狄老爷却说:“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你身边有个人照顾,在衙门里做事也安心,何况同僚之间走动,你有些话不好说,妇人家却可以说,娶个好媳妇,就是你的贤内助。”
“一时之间,哪里去找这样合适的女子?”狄仁杰话一出口,脑海里却想到古闺秀,她聪慧懂事,屡次在查案的事情上帮助他,在京城时还照顾他的吃住,的确像个贤内助。
正文 第五十八章 雨中情(8)
狄老爷见儿子面色突然泛红,便问道:“你可是看中谁家姑娘了?”
狄仁杰没有否认,却也没有说话。
狄老爷也是个聪明人,他的儿子他最了解,在并州时,他天天钻在案宗里查案,哪里有机会认识女子?难道是在京城或是进京路上认识的?
这样一想,狄老爷突然想到了古闺秀,儿子和古家的姑娘一起上京,又一起回来,来回三四个月,肯定接触很多,是不是生出感情了?
可儿子不开腔……
他曾宴请李德淳到家中做客,话语中偶有聊到古闺秀,李德淳对这个“侄女”十分看重,让狄老爷情不自禁的试探问道:“你觉得古家的姑娘怎么样?听外面人说她十分能干,却因为各种原因一直嫁不出去。这次她进京面圣回来,多了一门卫国公府的亲戚,家里登门提亲的顿时多了许多,可我觉得她的情况有些奇怪。你跟她接触数月,你觉得她如何?”
狄仁杰心中慌乱直跳,低着头说:“她很好,可是……”
可是她的身世复杂,卫国公府和燕太妃那样重视她这个遗珠,等她认祖归宗后,必定会把她嫁给王公贵族,如何是他这样的官宦人家可以觊觎的?
他也有他的自尊,这样的话他说不出口,唯有埋在心里。
狄老爷以为他顾忌古家是商家,板着脸说:“你这些年读的书都读哪里去了?人贵有品,怎么能因为古家是商人就看不起?卫国公府那样的勋贵尚没有嫌弃古家,你不过做了六品小官就能看不起人。那古小姐若真的是很好,如何配不得你?”
见父亲想歪了,狄仁杰大急,忙说:“不是的,是我配不上她!”
狄老爷又诧异了。
他有这样一个儿子,一直是他引以为傲的事,狄仁杰绝不是自卑的人,可从他口里却说出他配不上别人姑娘家的话,这叫他不能理解。
“古家虽然有了卫国公府这门亲戚,可古小姐毕竟不是卫国公府的嫡女,我们狄家数代为官,你有是青年俊杰,怎么就配不上了?”这回换狄老爷不愿意了。
狄仁杰有些失落的说:“她就是。”
狄老爷不解的问道:“就是什么?”
古闺秀的身世迟早是要大白于天下的,也算不得是什么秘密,狄仁杰便对父亲说:“他就是卫国公府的嫡女,是李德淳李三爷和汝南公主的亲生女儿。”
狄老爷做了半辈子的官,也算是见过风浪,他表情惊讶的想了半天,知道这绝不是儿子开玩笑的话,不由得背着手开始踱步。
从儿子的话中,他知道儿子只怕是真的对古小姐动情了,可又因为古小姐的身世剧变,让他无所适从:“为父知道了,你且退下,你母亲那边我会让她缓一缓,不要急着催你成婚,容我想想。”
狄仁杰又惊又喜,惊的是父亲同意为他出面干涉婚事,喜的是父亲的话听起来竟然像是对和古家结亲很有想法。
狄仁杰高高兴兴的退出书房,忍耐不住上街买了盒福饼去古家串门。
古闺秀正在家选布料赶制过年穿的新衣,听说狄仁杰来看他,直接让琬碧将他请到了房里说话。
“你先坐一下,我这边忙做一团,布匹堆的到处都是,你别介意啊。”古闺秀从一堆繁锦后探出头来同他说话,随性又不见外的感觉让狄仁杰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