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娘是村长(182)

作者: 桂仁 阅读记录

他们今天随何渊下乡,好不容易一家家采购到了菘菜萝卜,又找了几辆牛车来运。只没想到这该死的老天又开始下雪,这样拖沓下去,他们两天之内,怎么可能把菜送回军营里?

要是没菜,让那些长途奔波而来的兄弟们吃什么?

所以铁蛋一着急,平时还算挺好脾气的一个人,眼下也耍起了横,扬起鞭子就想抽人了。

何渊见此,忙过来拦住,又跟那老农好说歹说,最后把运费提了一倍,才勉强让老农同意走这一趟。只不许他们催,免得伤了牲畜。

这样的关口,由不得何渊不同意。只是瞪着又飘起满天大雪的老天,心中把侯亮又骂了千遍万遍。

等天色全黑,都快二更天时,秦彦才披着一身大雪,匆匆回来。

看叶秋要给他热饭热菜,忙道,“多备着些,阿雍待会也要过来,说不定还有人跟着。刚刚我去衙门复命,商量明天的赈灾之事,正好碰到他了,叫了他来吃饭。唉,这么大雪,他们在外头扎帐篷实在不能住人。可要颜大人给他们调集木材搭篷子,又谈何容易?”

叶秋他们早已经吃过,听说此事也是忧心不已。

只有地瓜很欢乐,听说叔叔要来,连忙说要提着他的小冰灯,出去接人。

这样冷天,叶秋自然不肯让他出去,只带着他,把他的小冰灯挂在门前,照亮道路,就把他赶回屋去了。

三更天,等男人在漆黑寒冷的冬夜里,看着温暖的橘红色烛光,从明亮的冰灯里透出来,乖巧微弱却执着的照亮着他的路,一时间,竟是怔住了……

地瓜:作者君让我来代表她,谢谢大家的关心,顺便亲你们一口,mua~~~病了果然是要吃药啊,她今天吃了药,感觉好多了。现在去码明天的了,再次谢谢大家!顺便月底了,讨几张粉红票票。

第98章 非礼

叶秋回了房,可是没睡着。当小院的木门在寒风中吱呀一声,被轻轻推开时,她就醒了。

进来的有三个人,但男人的步子她是听得出来的。带着军人特有的沉稳坚定,总是让人格外安心。

大屋里的人一直没睡,小伍和称心迎了出去,把三匹马牵到后头的马棚里去擦干净雪水,再喂上草料。

这边秦彦让几人进去,先坐炕上暖和暖和,又问称心,“哪个罐里是热汤?”

叶秋听着马上从炕上爬了起来,披衣下地,那位爷可不是伺候人的主,还是她去吧。

“我来。”挽着头发进了大屋,叶秋迅速接手了秦大公子不熟练的活。

先给几人倒了一碗滚烫的米汤喝了暖胃,再把留好的山药炖羊排放在炕上热着,顺便就把冷了的馒头也放在炕边烘着。等一会儿,就能吃了。

李雍看着她行云流水般的忙着,没有招呼,只问秦彦,“门口的冰灯谁做的?”

“地瓜啊。”秦彦很奇怪他怎么突然想起这件事了,“小家伙听说你要来,原本还要接你,只困得不行,才抱去睡了。对了,你们商量得怎么样?有想到去哪里借住了吗?”

男人的目光又往叶秋身上瞟瞟,暗沉的眸子里多了一抹暖意,不答他的话,只看向叶秋,“那冰灯是你做的吧?”

呃?听他问得古怪,叶秋扭头,“怎么啦?”她没做错什么吧?

男人又问,“那冰里既然可以点蜡烛,可不可以住人?”

冰里住人?秦彦愣了。

可叶秋却立即明白男人想问什么了,“当然可以啦。有些极北的寒地,没办法盖房子。就是住冰屋的。唔,我也是听我爹说的。就拿那些堆在门口的积雪就行,拍成冰砖。垒成帐篷样,就能住人了。不过唯一不好的是,帐篷里生不了火。”

男人摇了摇头,暗沉的眸子里却隐隐闪着光,“你说如果我修一堵冰墙,把营地围起来呢?”

聪明!这样既能在营地里生火。又能挡风保暖了。

叶秋顺嘴就道。“那你还不如修几个大碉堡,警戒起来也方便。”

“碉堡?你画来看看。”

秦彦捧来笔墨,叶秋简单几笔就在纸上画了一个歪歪扭扭。但很有样子的碉堡雏形,“你若搭成两层楼高,把墙砌得厚些,拿雪砖搭成阶梯,人还能上去走动,四下里的动静都看得到了。这墙上留的小洞是用来观察的,要是……”

“要是遇到敌情。还可以格杀。”秦彦的眼睛也亮了,闪闪发光,他只可惜一点,“就是冰砌的屋子太不结实了,这些砖缝处难道还能拿米浆去糊吗?”

“谁说要米浆糊的?”叶秋和男人跟看白痴一样看着他,“拿水一泼不就完了?你怕不牢固。多泼几层也就是了。到时你要砸得开。那才叫神人呢。”

被鄙视的秦大主簿恼羞成怒,忽地闻到一股子焦糊味。“你的菜!”

哎呀,叶秋一惊,赶紧回身去看。

她的排骨有汤汁,倒是没事,只是馒头烤焦了几只外皮。

男人不动声色的把叶秋画的图收起,换了话题,问堂兄,“那个脚上缠麻绳的法子是你想的?”

秦彦略赧颜,“不是。是一早扫雪时她弄的,只没想到这么快大家都知道了。”

看他不好意思,叶秋把饭菜端来,爽朗笑道,“你放心用吧,只当我交房租了。”

反正这法子也不可能拿去牟利什么的,若是能帮朋友赚些前程,不如爽快给了人家,自己还可讨一人情,又何乐而不为?

只是李雍得到确切的答案,又瞟了她一眼,眸光暗沉,有不满一闪而逝。有什么话本想说的,他也不说了。

上一篇: 唐朝大龄剩女 下一篇: 一品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