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娘是村长(259)

作者: 桂仁 阅读记录

“嘁!还不好意思了。”朱方氏嘟囔着,似是有些鄙夷,可眼中却是满含笑意,“那人不错,长得好。还知道疼地瓜,可以嫁的。”

“光长得好有什么用?那样一锥子都扎不出一个屁的性子,闷都闷死了。”朱长富似乎有点不满意,在那儿唱起反调。

朱方氏听得不高兴了,“那你当年怎么不去娶只麻雀回来?成天叽叽喳喳的多好?”

“你这人怎么说话的?那人跟麻雀能一样吗?”

“你还知道不一样啊?那人不爱说话,你逼他做什么?我就觉得那样挺好,安静。不闹腾。比那些只会说好听的。正事不干的可强多了。”

朱长富急了,“你这老婆子又不了解人家,连他家都没去过。一共见过几面啊。怎么知道能嫁?”再看叶秋一眼,他拿出家长作风,果断道,“咱秋儿就是要嫁。也得嫁个知根知底的。”

朱方氏下嘴唇拉得老长,“那知根知底的。你再寻个好的来看看?这整个八角镇的人都看遍了,有一个配得上秋儿的么?”

朱长富耐心劝服,“那没有也可以慢慢找不是么?连升他们的生意也做起来了,日后总能认识更多的人。那大个子是不错。可毕竟是个当兵的,太危险了。往后等他一出门,就得提心吊胆的过日子。难不难受的?”

这理由似是有几分道理,朱方氏原想反驳的。最后想想,也只嘟囔着道,“大个子也就这一点不好了。不过他好象是当官儿的,打仗也不用他冲在前头吧?”

这话是看着叶秋说的,可这让叶秋怎么答?

她能说大个子如今很有可能已经上了战场么?

虽然李雍没有明说,但叶秋知道他不会是那种让手下士兵冲在前头,自己躲在后头只顾着自己小命的人。

“这个,打仗的事情谁说得清楚?就是成天家里务农,难道就没个三病五灾的?”

她没挑明,可老两口对视一眼,已经明白她的心意了。

叹了口气,朱长富不想说话了,低头收拾东西。

叶秋忽地有些不忍,“叔,你别这样。我知道你们都心疼我,为我好。可是,可是这世道就这样了。咱们在这儿挑拣人家,还不定人家家里挑不挑拣我呢。”

“他敢!”朱方氏顿时眼珠子一瞪,话说得掷地有声,“他家里要是挑拣你,咱就不过了。”

叶秋心头一热,忽地就噗哧笑了,上前抱着朱方氏的腰,开始撒娇。

看她跟小地瓜一个德性,朱长富原本愁苦的脸上也泛起笑意,“行啦,你要觉得好就好。我看那大个子虽话少些,但办事倒还周到,应该是个靠得住的。”

朱方氏啧啧了两声,鄙夷了句,“你刚刚不还嫌他不好么?”

朱长富道,“那不是想着他当兵,怕危险么?不过如今这世道本就不太平,也说不准会怎样,走一步看一步吧。对了秋儿,他家是哪儿的呀?爹娘在哪,有什么兄弟姐妹,要是往后你们成了亲,是要带你走啊,还是能过来安家落户的?”

呃……这么复杂而具体的问题,叶秋好象一个也不知道。

看她这一脸茫然,朱长富刚舒展的眉头又皱起来了,“那你都知道他家啥情况不?”

叶秋忸怩了半天,才红着脸道,“我,我就知道他们原来的营长是他义父。呐个……已经过世了。”

朱长富再跟老伴对视一眼,忽地都有些无语。

他们说得热闹,这啥也不知道,谈的什么婚事?

朱方氏不忍太打击叶秋了,“那就等他来时再说吧。这回不要你了,我们去帮你打听清楚。”

看二老一副操心的样子,叶秋也忽地也有些不安。

她突然发现,自己其实真的不太了解那个男人。甚至可以说,什么都不知道。

就这样一个男人,她竟然动了托付终生的念头,会不会也太草率了?

某马:一锥子都扎不出一个屁来,这话我抗议,谁能一锥子扎出一个屁来?

某猪:只是个比喻而已,总之你们营长身世不清,有嫌疑!

某马:主人,咱们还是快点回去吧,这些破烂事情随便搞下得了,还是扑倒比较要紧。

某猪:所以,这是营长会很快回来的意思?那要不要快点给村长安排个男配?

某马:小妖精,你肯定又在想红烧猪蹄了~~~

第140章 少男心事

榆林县。

快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忙。

尤其今年母亲更是把部分祭祀之事交给徐三思打点,更是把个年轻人忙得自觉跟陀螺似的,团团转。

不过这样也好,一忙就没有心思去想那些不该想的事情了。

努力把脑子里的倩影赶出去,徐三思堆出笑脸,跟上门来送年礼的二姐夫家的管事寒喧,可话没说几句,那管事却突然告知一事。

“……原本家里大爷和大奶奶是要亲自来送礼的,准备的也不只这些。可突然听到要打仗的消息,也不敢来了。嘱咐小的先把这些送回来,说请不要见怪。回头若是风平浪静,我们大爷和大奶奶来拜年时会再补一份厚礼,上门赔罪。”

什么?要打仗了?

徐三思听得当即吓一跳,等把话问清楚,立即把来人带到了母亲面前。

徐陈氏也吃了一惊,“这消息可靠吗?”

管事的说,“应该有七八分准了。我们家姑奶奶的小姑子是嫁到潞州城的,这消息就是她送出来的。送来时就说正在收拾行装,打算回乡下避避风头,还说亲眼看到城里的士兵正在一拨拨的往外开。我们姑奶奶一得知这消息,便也差人送回娘家,大奶奶就忙打发小的来了。”

上一篇: 唐朝大龄剩女 下一篇: 一品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