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娘是村长(261)

作者: 桂仁 阅读记录

叶秋本就不是小气的人,况且今天开坛子取酸菜又非常成功,所以对于这份歉意也就笑纳了。

合作可以继续,只是条件需要重新谈。

她不是想趁火打劫,而是时移事易,仙人村的乡亲们就算不知道村长家发了横财,却也从连升那个小小车马行的成长中,变得眼界渐渐开阔。

对于不讲信用的人,就算叶秋愿意大度的一笔带过,可仙人村的乡亲们却不一定愿意了。

都不用叶秋开口,朱长富首先就做了这个恶人。先是一口咬死不行,大家乡亲的情分还在,但合作是不提了。然后是来陪席的连爷爷和董大伯,又唱红脸又唱白脸的把话圆下来,合作可以,但也说清仙人村还那么多双眼睛看着呢,实在是不能徇私招骂。

弄得最后魏正英无法,主动做出一定的让步,然后又在细节上谈了许久,才最终敲定。

这回魏正英反怕他们变卦,愿意现场立下文书为证。

这么一闹腾,就到吃晚饭的时候了。

“都来尝尝,这酸菜煮出来的鱼,闻着都不一样呢。”朱方氏笑着把陈家甥舅俩让上炕桌,把叶秋刚做好一锅水煮鱼端了上来。

今天这条大草鱼是老魏家的女婿送的年礼,他们村子那边有鱼,只是冬天要凿冰去取,很是艰辛。

若能弄到几条活的,都是穷人用来送礼走亲戚的好东西。老魏这回来见叶秋,还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这新鲜鱼可跟上回送的咸鱼不一样,叶秋很是喜欢。见帮老爷子们在打嘴皮子官司,她就去收拾鱼了。

刮鳞去骨,把鱼肉剖成薄片,拿盐和生粉抓匀腌上,再准备好葱姜料,就准备开做了。

这也亏得有男人送来的铁锅,叶秋从潞州回村时,第一件记得要收拾的东西,就是这只锅。

因人多,把鱼头鱼骨煎了,跟炒好的酸菜豆芽一起打底,等到汤开,把腌好的鱼肉滑入。最后再烧锅爆了花椒的热油浇上,那股麻香,闻得人都垂涎三尺。

再不谈正事,倒上家酿的米酒先吃饭。

等到酒足饭饱,陈掌柜的瞧魏家爷俩也算是叶秋的合作伙伴了,这才将可能要打仗之事说出。

这一下,所有人都傻了眼,这若是要打仗,他们的生意还怎么做?

某猪:看到没?我还是很有用的!

某马:再没用就上年菜了,你敢不努力?

某猪:(悲愤)亲妈,都大过年的他还欺负我!

某马:别叫了,亲妈忙着去赶下一章了。她其实还忘了一件必须在今天办的事,我要不要提醒下她捏?

亲妈:(黑脸)我已经想起来了,我要还书!魂淡,乃早怎么不说?

某马:明明是你自己糊涂好吧?

亲妈:回来再跟你算账!忙得四爪乱扑的出门~~~

第141章 美人消息

叶秋对战争的认识,可能跟一般人不太一样。

战争确实是残酷的,可战争也同样意味着很多的机会。尤其是粮食军火,历来是大发战争财的利器。

可这种黑心钱,叶秋不打算去赚。她唯一想赚的,是她应该赚的钱。

“要不我带着酸菜往外跑一趟,试着卖卖?”

“你不要命了?不行!”朱方氏断然否决。

可叶秋却有些不为所动,“婶子,没事的。这不是还没打过来吗?就算打过来了,还有小伍他们几个呢。”

李雍让小伍等人送叶秋回村,可不是只让他们送这么一程。冲数回了宫,叶秋身边没有几个能打的人,他始终放心不下。

只是怕叶秋拒绝,所以先也没吱声,直等小伍到了仙人村,才告诉叶秋实情。打的旗号也不是保护叶秋,而是传授仙人村乡亲们武艺。

这也是叶秋之前提过的,只没想到,男人一直记在心里。

这样的一片好心,确实不好拒绝。尤其如今村里还有几个男人去了修渠,连升他们又天天在外头跑生意。能多几个年轻力壮的男人,说实话,村里的老少妇孺们看着都安心些。

后来还专门找了一眼比较好的空闲窑洞给他们收拾干净了住下,叶秋若要出门,是肯定要带他们几个去的。

小伍他们的本事她是信得过的,如果不行,李雍也不会单挑了这几人送来。只是想要说服朱方氏,却是件不太容易的事。

而且,朱长富也旗帜鲜明的站在老伴这边,“就算要去。也该是咱们男人去,要真让你去,才是让人笑掉大牙了。”

朱长富考虑得比朱方氏多一层。

叶秋说得对,这些酸菜一定要趁早卖出去,绝不能砸在手上。不是贪图那几个钱,而是这些酸菜是仙人村乡亲们寄托很大希望做的东西,比连升的车马行还让大家有感情。

陈掌柜他们不在村子里。有些事情不知道。

为了做好这些酸菜。许多人家都是把自家米缸水缸盖捐了出来,有事没事都愿意到放酸菜的窑洞跟前转转。不为了偷吃偷拿,而是怕有老鼠什么的来祸害了。

有些心细的老人还专门去割了荆棘。布在腌菜缸的四周。谁家孩子再调皮,也不敢上那儿去淘气。只要敢去那里,又给大人瞧见,绝对是一通好打。所以孩子们都很老实的绕开了,还自觉赶些想过去的猫猫狗狗。

等到今天早上终于开了缸。瞧见那些腌得酸香四溢的酸菜,村里人的笑脸是怎么也抑制不住的。如果这个时候跟他们说,酸菜卖不了了,这对于大家积极性的来说。将是个极大的打击。只怕有好些老人,都要心疼得睡不着觉了。

反正朱长富觉得,自己是睡不着了。

上一篇: 唐朝大龄剩女 下一篇: 一品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