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娘是村长(408)

作者: 桂仁 阅读记录

昔年吕州有户鼎鼎大名的孙姓世家,出了一桩奇事。

二十多年前,原本家中有位小姐要嫁给自幼订亲的未婚夫崔家,谁知那崔家意外受了一场天灾,败落下来。

那位孙小姐怕嫁去受苦,竟是在出嫁途中动了坏心,鼓动了同行的商贾,谋夺了男方的聘礼和自己的嫁妆,想要私逃外地做个富家女。却不料反被那商贾又将了一计,逼着她和自家儿子成了亲,并拿那些不义之财,发家致富。

可谁知风水轮流转,若干年后,那孙小姐原定的夫家渐渐又有了起色。可这位孙小姐所嫁的商贾之家却是败落下来。

这位孙小姐再次携了箱笼私逃,却不曾想坐船时遇到一场洪水,所带箱笼尽数倾覆,这位小姐也变得一穷二白。只得做起船娘,捕渔操船为业,辛苦异常。

过得几年,这孙小姐在撑船时,偶遇娘家亲人,哭着编了一通谎话,说自己是被逼着胁迫嫁人,又逃了出来。

因路途遥远,时局动荡,娘家人一直不知她的境况,倒是给她哄了过去,还嘘寒问暖的带回家中。

原本还想去找她那原先的夫家说清这些年的境况,省得人家误会,不料人家对这位孙小姐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知道得清清楚楚,回信说得明明白白,这孙家才知女儿究竟干了什么好事。

娘家人当即大怒,径直拿了三尺白绫,把这位小姐送去她夫家谢罪,意思是让她自尽,以全两家颜面。

谁知夫家人却宽厚,并不曾要她性命。只是听说当年家中给的几样传家聘礼,遗失在了那次洪水中,便让她去把那几样聘礼给捞回来,就算原谅她了。

如今那位孙小姐便给娘家人逼着,日日夜夜在那条河上撑船找寻当初遗失的箱笼,凄苦异常,并给当地并两岸人家引为做人的警戒。

倒是孙家和崔家重修旧好,听说崔家又提携着孙家几个孩子上进,重结了姻亲之好。至于那位孙小姐,只怕至死,都是不会让她上岸的。

可这又能怪谁?

无非是为了一已之私,贪图安逸,就能做出这等事来,遭受这样的报应,也活该是她的报应。

叶秋听得咋舌,此事不说她也基本猜得出了。

这孙小姐估计就是陶夫人,这段传奇恐怕就是陶管家和陶家恩怨情仇的由来了。只是没想到会是这样狗血淋头,这人生啊,果然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

不过别人家的故事,听听也就罢了,有空还是多操心操心自家的事情吧。

叶大村长还是挺忙的。

陶家的盒饭发放完毕,后面就要开始刷公主及其他人等了。

第217章 你是

回了仙人村,叶秋总算是抽了个空,好好的跟儿子谈了一回心。

小地瓜有许久没有趴在娘的膝头上说过话了,这会子重新趴上来,小小的人儿心里头竟是有了些大人般的感慨。

把一张小脸埋在娘的腿间,呼吸着她身上宁馨而熟悉的味道,久久不愿意说话。

见他如此,叶秋蓦地心中一片柔软,自己看起来长大了的孩子,其实也不过才是个四岁多的小不点呢。

抬手抚着儿子柔软的头发,竟是诧异的发现,在不知不觉间,儿子的头发都长长了不少。虽说这时代男女基本都是留长发,但乡间小儿,为着打理方便,倒是多半要修剪的。眼看着天又要慢慢热起来,头发太长,容易出汗不说,还易长痱子。

叶秋拉起儿子一绺头发,跟自己的手掌比比,“地瓜,头发长好长了哦,要不要剪剪?”

地瓜一下子抬起头来,想也不想的说,“不剪!”

叶秋笑了,小家伙还是和小时候一样,特别不喜欢剪头发,剪一次好象割他一块肉似的。小时候还哭鼻子,现在能讲道理了,但也要浪费半天口舌。

“那要是不剪,就得扎小辫哦,跟小贤哥哥一样。你愿不愿意?”

小地瓜挠着头,有些纠结了。

想着鲁季贤每天早上都被他姐姐,鲁小凤强押着坐在小板凳上,跟女孩子一样愁眉苦脸的梳头,小地瓜总觉得那是顶顶没有男子汉气概的一件事。

所以他问叶秋,“那我不扎小辫,嗯……就随便扎一扎,舅舅也是这样。”

叶秋忍笑看他。“可舅舅是大人了,而且舅舅头发是全白的,多干净啊。可你是黑的,要是那样的话,还得天天洗头发。”

小地瓜苦恼的揪揪自己一点也不白的头发,又找了个借口。“可小贤哥哥也没有天天洗头。”

他很喜欢洗澡。可不喜欢洗头,尤其揉了澡豆之后的头发,再怎样总会有不小心蜇到眼睛的时候。那滋味可一点也不好受。

可叶秋又道,“那小贤哥哥每天早上都没有出去玩,还要做功课,写至少四张大字。你有没有写?”

小地瓜不吭声了。

小肩膀塌下来,叹了口气。才比划着小手说,“可以只剪一点点吗?就一点点。”

叶秋一本正经的点头,“可以。就剪到刚好不用扎小辫,行不行?”

地瓜不怎么信任的看她一眼。却到底还是无奈的点了点头。

一个问题谈定,叶秋紧接着进行更重要的下一项,“地瓜有没有想过。要跟小贤哥哥一样多学点本事?”快说愿意拜师父。

可地瓜立即警惕了,“我也要写四张大字?”

叶秋道。“不用这么多,不过你看村里好多小朋友都开始练字了,你以后是不是也要练练?”

“我有练啊!”地瓜不服气的道,“我天天在沙盘上写的,小贤哥哥都夸我最聪明,一教就会。”

上一篇: 唐朝大龄剩女 下一篇: 一品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