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天下(604)+番外
高显的考虑很实际,也很男人。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算是他的亲闺女,要是生不出孩子来也得让人纳妾。况且高绣茹又不是他的亲闺女,她又没个亲生的兄弟姐妹,就更加需要孩子来承欢膝下,后继有人。
不管那妾室有多贵,但绝对不可能贵过他的闺女去,日后生了孩子也得管高绣茹叫一声母亲。这对于在登基前就有三妻四妾,登基后更有三宫六院的男人眼里,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再说他才处罚了高绣茹,高绣茹就闹得小产了,这让皇上心里也很过意不去,所以这样的小小请求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就答应了。
至于女人们的日子要怎么过,那就不是高显操心的事情了。更何况这事是高绣茹自己主动提出来的,又能有什么说头?
这些全是后话。
在高绣菇离开欧阳家时,老太太最后只说了一句,“希望郡主将来不会有后悔的一日。”
高绣茹当时很笃定,觉得自己肯定不会后悔。
可是等到若干年后回想起来,她才明白,老太太当时劝她的,是怎样发自肺腑的一片好心。
礼不可废。
不仅是待人之礼,还有夫妻之礼。
是她先废了自己的夫妻之礼,再往后是苦是甜,都只能由她自己去承担了。
(唔,这三个人还引发大家挺多讨论的。只能说,性格决定命运啊。如果说,高绣茹能冷静一点,卫宜年能果敢一点,慕兰不要那么冲动,很多事情就会不一样了。可他们偏偏就是这样的性格,所以。。。下一章,转主线!最后一天双倍了,求粉红!)
第361章 流言
皇上给欧阳慕兰的赐婚只是让京城中多了一份波澜不惊的小小谈资,只有欧阳锦喜得头发眉毛一起跳。觉得终于攀上皇亲国戚了,连走路都趾高气扬了三分。
他要如何卖弄宣扬自不必提,只是蕙娘听说此事后,很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念福,你怎么看?”
我能怎么看?念福撇撇嘴道,“卫郡马和常国郡主的人品似还都不坏,慕兰往后的日子不会太难过,不过磕磕碰碰是免不了的。”
这不说了不跟没说一样?蕙娘横女儿一眼,却是叹了口气,“要说人家订亲,算是喜事,应该去恭喜一声的,可我总觉得不大合适。嗳,要按辈份来说,你是常国郡马的姑姑,他眼下又娶了欧阳姑娘做小,那欧阳康岂不也要比你矮一辈?”
老妈,你难道一定要哪壶不开提哪壶吗?念福忿忿甩了记小白眼,“又不是亲生的,不过是义女,哪有这么多讲究?”
一面嘟囔,一面把锅盖揭开,把炒好的红豆沙均匀的抹在已经蒸了三层的米糕上。
那日听说九层糕之后,念福就上了心。祝四霖这回倒是愿意指点一二了,告诉了她几种米糕的做法,不过具体要怎么搭配,还得念福自己来摸索。眼下,这已经是她做的第七锅了。
要说慕兰这门婚事,念福是真心不太赞同。
她原以为,这样的一时气话肯定会很快打消,却没想到高绣茹竟把事情闹到这个地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虽然高绣茹心里可能还残留着公孙弘的影子,但念福却看得出来,她已经更加习惯卫宜年的存在了。所以她才敢在卫宜年面前各种任性,不讲道理。
可爱情不是可以任意挥霍的摇钱树,光索取没有付出,就是再深厚的感情也会被消耗殆尽。
眼下她亲手把自己的丈夫推进另一个女人的怀抱,只要慕兰懂得珍惜,跟着卫宜年这种会疼老婆的好男人。日子肯定不会差。到时高绣茹看着一对新人恩恩爱爱,她还能保持大度,保持这样无动于衷?
恐怕未必。
不过这世上的东西就是这样,在你没有失去之前,永远不会觉得它的珍贵。
念福挺同情高绣茹,但她更同情慕兰。
好好的一个姑娘这就得去做小三了,她到底是要祝福她幸福好呢,还是希望她不那么幸福好?
念福很纠结,一分神,加错了料。结果这第七锅也废掉了。
“算了。今天不做了。”把做砸的五层糕取出来晾凉切块。又把人把剩下的原料送厨房去做别的点心,念福洗了手,挽着蕙娘一起回房闲话。
今天老爹又进宫了,是去干什么?最近几天老爹着实有些怪异。有时看着看着她就会出神,也不知在想什么。
蕙娘不知道,“你爹对不想说的事,嘴巴可紧得很。你说康家人今天去见太后,会说什么?”
“告我们的状呗!不过娘你不用担心,到底爹才是太后的亲弟弟,康家人不会怎样的。”
可蕙娘还是有些放心不下,“怎么说,大姑姐都是你爹唯一的亲姐姐。老这么不讨她喜欢,我总觉得不大好。”
“没事!等你给爹生个弟弟,姑母肯定会喜欢你的。”
蕙娘耳根微红,嗔道,“又胡说!”
念福撇嘴。“我就不信,您不想的。”
“坏丫头,拿你娘开心是不是?”看把老妈惹急了,念福呵呵笑了,随手抓起那碟做失败的糕点来吃,却意外的发现一点不同的味道。
念福再吃一口,眼睛一亮,“我又有点新想法了,先去厨房了!”
蕙娘瞥了女儿背影一眼,嘀咕起来,“真是女大不中留,就是对你老娘也没见对人家奶奶这么巴结的!”
不过她转过身,却是喜孜孜的取出一双小小巧巧,精致之极的虎头棉鞋出来把玩着,要是能再生个儿子……就是个女儿也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