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春风不回头(312)
上前拾起一看,丝帕里包着一物,他抖开丝帕,大吃一惊,里面居然是安宁那支早已遗失的银簪!怎么又出现在这里?
秦远大声喊道,“来人!来人!”
侍从们见他发脾气,哪里有人敢进来伺候,这会儿听见叫人了,有个太监才战战兢兢闪了进来。“二殿下?”
秦远拿着那簪子道,“此物从何而来?”
那太监道,“奴才实在不知啊?”
秦远咆哮道,“把这宫里所有人都叫进来!”一时外厅里跪了一片。
秦远冷冷道,“这簪子究竟从何而来?若你们都说不出,那便全部拖下去砍了!”
半晌,有个宫女哆嗦地回道,“回二殿下,前几日奴婢打扫屋子,换洗被子,在夫人的枕头里发现此物。但奴婢绝没有动过,换了枕头,照旧放好了呀。”
秦远的眼神凌厉如刀,他把簪子收进怀里,踢开面前几名侍从,就往宫外冲去。见了侍卫,他从牙缝里挤出五个字,“备马!回五清山!”
安宁和梁淑燕白天做了些针线,晚饭后在旁边树林里散着步闲聊,秋桃和春霞提了灯远远的走在前面,素琴提了灯缀在后头,只有小熊跑来跑去的跟在她们脚边。
安宁一时感慨道,“这日子过得真快,过些天便是七夕了,今日若不是来你这儿,我几乎都忘却了。”
梁淑燕笑道,“你整天有人陪着。不觉得闷。只有我这么闷的人,才会惦记着这些。”
安宁脸微微一红道,“梁小姐,你也取笑我?”
梁淑燕道,“不是取笑,是羡慕呢。”她忽地轻轻叹了口气。
安宁道,“你有心事?”
梁淑燕道,“也不知周大哥瞧见香袋里的信没有,准备得怎么样了,怎么也没个动静?”
安宁轻声道,“这里虽不是皇宫,却也是守卫森严的,他们想进来,恐怕不易。耐心些,慢慢等吧。”
梁淑燕点了点头。
安宁道,“你若是出去了,准备上哪儿呢?晋国肯定是不能呆了。”
梁淑燕道,“我也不知道,周大哥带我上哪儿,我就上哪儿。”
安宁听得诧异,瞧着她半天不语。
梁淑燕一时发觉失言。脸也红了。
安宁忽轻笑了起来,“周大哥是个好人,值得托付终身的。”
梁淑燕瞧见两边侍女都离得远,方鼓起勇气道,“安宁姑娘,周大哥他也喜欢你吧?”
安宁柔声道,“周大哥是个好人,对谁都很好。我早就嫁了阿远了。”
梁淑燕道,“可我觉得他心里还惦记着你。”
安宁道,“周大哥这人很重情义,心地又好,他不过看我孤身一人,所以对我多些关怀,我们没什么的。”
梁淑燕道,“我相信你们。”
安宁微笑道,“你若喜欢他,就好好珍惜他,周大哥聪明能干得紧。你知道他的过去么?”
梁淑燕道,“知道,周大哥跟我说过。”她附耳在安宁耳边道,“我知道他是做山贼的。”
安宁笑道,“他连这些都告诉你了么?足见没有把你当外人。”
梁淑燕听得心里甜滋滋的。
安宁道,“他们可不是坏人,我跟他们相处过一段时日,他们都是些好人。”
梁淑燕笑道,“我知道,我第一次见到他就觉得他是好人。”
安宁道,“你们究竟是怎么认识的?”
梁淑燕把认识周复兴的经过讲了一遍。
安宁笑道,“原来如此。看来你们还真的是有缘份呢,这样也能认识!”
梁淑燕脸又红了,忽又一忧道,“也不知我能不能出去?”
安宁道,“会的,一定会的,你们都是好人,老天会保佑好人的。”
梁淑燕道,“安宁姑娘,你也是好人,老天也会保佑你。”
安宁叹道,“我只要能平平安安的,多过一天是一天吧。”
梁淑燕道,“你怎么这么说?”
此时,忽听前面秋桃道,“娘娘,前面就是拜月亭了,没路了,咱们回头吧?”
梁淑燕和安宁对望一眼,不约而同笑道,“咱们去瞧瞧月亮!”
加快了脚步,走到那亭子里,抬头仰望。一轮明月高悬空中。亭子下面便是悬崖,晚上也瞧不见有多深,凭栏而立,夜风凉爽,果是赏月的好地方。
安宁道,“七夕时若仍能在这住着,咱们便到这里来拜月乞巧吧。”
梁淑燕道,“好!只是不知你到时得不得空。”
安宁道,“我尽量来!”忽听旁边不知哪里传来两声短促轻忽的竹哨声,她心中一惊,忙竖耳倾听。过了一会儿,又是两声竹哨,安宁心里怦怦直跳,莫非是周大哥来了。
梁淑燕见她脸色变了,问道,“怎么了?”
安宁耳语道,“快把人支开,好象是周大哥来了。”
梁淑燕大喜,想了想道,“咱们回去吧!秋桃春霞,你们仍走前面。”
秋桃春霞转身先走了,安宁和梁淑燕却站在那里不动,素琴本来就没进亭子,一直在后面跟着,她在宫中多年,极是会察颜观色,眼见安宁和梁淑燕刻意不动,也不惊慌,安宁对她作了个手势,她点点头,退到一旁,更不上前了。
此时,两道劲风一闪,两个黑影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一个高个的黑影到秋桃和春霞的身后,两手分别一戳,点了两个丫头的穴道,她们只觉似被什么东西轻轻叮了一下,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一个矮个的黑影窜到素琴旁边,刚想动手,素琴却轻声道,“自己人!”
那黑影一犹豫,安宁道,“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