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春风不回头(490)
迎亲的队伍回程时加了这许多人,特别是加了许多女人,行程便慢了许多,还好时间打得足,不至于那么赶。管家朱聚忠一路掐算着时间,要踩着点进香溪。宇文天牧自上次闻到那股子药味后,一直留了心,还当真能在队伍里的脂粉香气中,不时闻到那熟悉的药味,他心中纳闷不已,莫非这其中有人生病?
时间一天天的逼近了,八月十二,新娘子的花轿已经到了香溪外,朱府早安排了一处庄园,打扫一新,静候新人。
朱景先自听说新娘子到了后,有些心神不宁。朱景清还以为是大哥有些紧张。老劝他别紧张,放轻松,朱景先只是不语。
八月十四日,晚饭后,朱景先约朱景清在自己院子里喝几杯,他也不说话,只是一杯接一杯地喝着。
眼见一坛酒快下去一半了,朱景清道,“大哥,你可别喝了,你明天还要早起呢!”
朱景先淡淡笑道,“你怕我会醉?”
朱景清望着他,神色有些担忧。
朱景先仰头望着明月,周身散发着的忧伤气息,“若是我真的能醉,倒好了。”
醉了,是不是就不用结这门亲了?朱景先真的很想任性一回的逃避。
第三卷 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娘
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娘
朱景清不知该说什么。只得道,“好!大哥,你既然想喝,我陪你喝!”他使劲灌着自己,几乎要把那半坛酒全灌进自己肚里。当他趴在桌上时,听到大哥在喃喃的说着“对不起”,当他黎明前醒来时,自己躺在了床上,他站在窗前,看见大哥仍坐在院里,手里拿着个小块木头,仍在不停地说着“对不起”。
朱景清终于明白过来了,他不忍再瞧,坐在房内默默的发呆。
天刚泛白,朱景先就起身,神色自若的回了房。不多时,有人过来了,朱景先按照吩咐一样样的做着,沐浴更衣,祭拜祖先,认真而负责。只是他的眼里似两眼黑潭,深邃的望不到底。
朱府锣鼓喧天、大红的鞭炮炸了一串接一串,大红地毯直铺了几里路长。新娘子的嫁妆先来了,真真的十里红妆,连绵蜿蜒,每一担俱是那么华贵精巧,让人眩目。
近了,近了。大红花轿终于来了。
朱景先站在大门口,依旧是那么丰神俊雅,只是他的脸上异常平静,没有任何的喜怒哀乐。
连宇文天牧都瞧出来了,这个表弟看着就象一个木偶,一个失了心的木偶。
牵着大红的绸花,朱景先领着新娘一步一步走进了朱府,随着司仪的唱合,拜天拜地拜祖宗,夫妻对拜,然后一路牵着新娘,把她送入新房。
朱景珊瞧着新娘却疑惑不已,这个人看这个子就分明不是她选的那人啊?她想跟进去揭那新娘子的盖头瞧瞧,却被旁边的仆妇拦住了,说那是只有新郎才能揭的。
可新郎已经出去应酬宾客了,觥筹交错间,朱景先似觉得自己的灵魂已飞出躯壳,在一旁冷冷的注视着自己。
那个人还是自己么,又或是自己身在梦中?他统统不想理,只是不停的微笑、点头、饮酒、应酬。
宾客们都在称赞新郎官的冷静自若和大方得体。只有至亲的人才瞧得出他内心的深深忧伤。
若是可以,朱景先宁愿就一直呆在这酒宴上,直到天明。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终于到了不得不面对的时候。
应酬完之后,朱景先没有回洞房,却径直往相思园走去。
朱景亚道,“大哥,你走错了,你的新房在那边。”
朱景先却道,“我知道我要去哪里,我答应爷爷的,已经做到了。爷爷答应过我的,也要兑现!”
朱景亚无法,只能跟了上去,朱家那几位公子加上宇文天牧也一并跟了过去。
相思楼上亮着灯,朱景先道,“我上去,你们不用跟来了。”可他走到楼下,却发现楼门上了锁。
朱景先站在楼下大喊道,“爷爷!我做到了,您把她还给我!”
朱靖羽的面容出现在窗前。他缓缓的道,“景先,你若是真的做到了,她就在你身边了。”
宇文天牧冲上来道,“朱爷爷,您把小莲子藏哪儿了?您要是不要她,给我吧,我们家要的!还有罗姑娘!”
朱靖羽微笑着道,“谁说朱家不要小莲子了?至于罗姑娘,她可不是我说了算的。你们这些孩子们啊,都去吧!”
说完,便关上了窗户。
朱景先呆立了半晌,他知道,他必须回去面对他的洞房之夜。他的手在袖里紧紧攥着,不知不觉掐出了血。
“哥!”朱景亚上前道,“你还是先回去吧,爷爷既然这么说了,不会骗你的。也许明天早上,莲子姐姐就回来了。”
朱景先重重的一甩袖子,没留意里面飞溅出几点血花,洒在他大红喜袍的下摆,迅速消失了踪迹。
几兄弟跟着他回到了新房,朱兆年已经在院里等候多时了,他瞧见儿子,神色严肃的道,“景先,不管你决定怎么做,你自己都要想清楚后果。若是不能不犯错的时候,也要把错误降低到最小。你想好。再进去吧!”他转头对着那帮兄弟们道,“你们都跟我回去!”他转身带着人走了。
院子里空荡荡的,只剩下朱景先一人站在新房门口,他的眼神闪烁不定,似是在做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
三更都过了,朱景先仍站在新房门口,如雕塑一般。
快四更了,他似是下定了决心,推开了门,手指在门框下留下几个血指印。他咬紧牙关走到喜床前,一身红装的新娘子靠坐在床边,大红盖头依旧蒙着,看不见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