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同人)快穿之炮灰不走剧情(229)
厨房里两口锅,一口半大的用来煮饺子,另一口大锅专门拿棒子骨和鸡吊汤。煮饺子的汤就是大锅里煮好的高汤兑水,煮出来的饺子更香,也更有营养。
等饺子一端上来,尝了一口,真是意想不到的惊艳。北方人爱吃饺子可不仅仅是说说,逢年过节,谁家日子再困难也得吃顿饺子。但说实话,吃了这么多年饺子,味道这么惊艳的还真没吃过。饺子皮柔软劲道、皮薄馅大,馅料鲜嫩多汁、满口清香,能把简单的食物做的如此美味,看来这家店有一把刷子。
桌子上有香醋壶和油泼辣椒罐,爱吃醋、爱吃辣自己放,配上店家赠送的糖醋蒜,真是吃得酣畅淋漓,不少人走的时候都说下回还来。
白露家的饺子素馅儿两毛钱十个,肉馅儿两毛五十个,煮好捞到盘子里,饭量大的可以多要些,饭量小可以少买。汤是单盛到碗里的,根据自己的口味,可自行加葱花、香菜及其他调味。
程山负责在外间给客人点餐、收钱,杜月琴负责在隔壁厨房煮饺子,厨房和外间有个窗台,煮好的饺子放到窗台上,程山端着给客人送过去。客人吃完,他把碗筷收了,放到窗台上,杜月琴负责收到厨房清洗干净。
没客人的夫妻俩就包饺子,白露买的冰柜不小,包好的饺子放进去冻上,客人来了直接端着就能去煮,方便了不少。许是吃完饺子的顾客觉得味道好给宣传了,下午五点多就开始有客人进店。
白露帮着煮饺子、端饺子、收拾桌子,忙得不可开交,一直到晚上八点,心疼闺女的程山看人不多了,主动表示关门,没卖完的饺子反正都已经冻冰箱里了。
关了门后,杜月琴煮了糖水荷包蛋、馏了几个馒头,炒了个芹菜牛肉和小葱鸡蛋,吃了十来天的饺子了,他们夫妻俩暂时是不想吃任何馅儿的饺子了。吃了饭,白露催着他们俩去洗漱,然后用清洁符来了个大扫除。
她准备等开学后,给家里安排个清洁机器人,每天晚上等父母睡了之后给店里来个大扫除,做餐饮的卫生必须得到位,正好就当每天晚上消毒了。
洗完澡后,一家人聚到堂屋,程山把装钱的箱子拿起来,把今天收到的钱倒到茶几上,都是块块毛毛的零钱,一张一张的铺平,同面额的放到一起,最后数了数,一共卖了三十六块七毛,减去成本,今天开业第一天赚了二十挂零,让程山和杜月琴一脸喜色。
一天赚二十,一个月就是六百,这还只是刚开业,只卖饺子赚的,以后名声打出去,加上灌汤包和馄饨,肯定要比这个赚的多。
白露把卷好的钱用小皮筋儿扎好放进钱箱子里,对程山说:“爸,等我开学了,你俩晚上营业时间到七点就行了,钱赚多少是个够啊,不能累着了。”
程山点头:“行,到时候我估摸着时间,七点到七点半之间吧,七点关门好像有点儿早。行、行、行,咱家你说了算,就七点准时关门。”
忙了大半天,也都累了,现在不是后世,也没啥夜生活,看会儿电视,就各自睡去了。杜月琴见缝插针,趁着看电视的时候还端来了饺子馅,把剩下的饺子皮儿给包了放冰箱里冻着,真是看电视包饺子两不误。
白露和程山包饺子的手艺也不赖,尤其是程山,别看他一个大男人,但包的饺子像元宝一样精致好看,关键包的速度特别快,两手一挤就成了。白露就不会包元宝饺子,但她速度也很快,包出来的饺子鼓鼓的肚子,看着就有食欲。
第114章 八十年代小炮灰对照组6
开学那天, 程山和杜月琴在门口贴了一张纸,上面是白露用毛笔写的“歇业一天,今天店主要去京大送女儿上学, 明天正常营业。”她其实没有带多少行李, 就几套换洗的衣服和两双鞋子, 外加两个脸盆和一些洗漱用品装一个帆布包, 褥子和薄被子枕头床帐放另一个帆布包,两个帆布包用一辆自行车驮着就可以了。
但程山和杜月琴不乐意,说他们早就准备好了要送她去报道,连报道这天穿的新衣服和鞋子都买好了。白露一听, 行叭, 谁还不是个宝宝了,她还不到十六岁,确实是需要爸妈送上学的年纪。
仍然是白露骑着自行车驮行李, 程山驮着杜月琴,骑着去了京大。自行车可以直接进校园,但人很多,骑车还没走路方便。一家三口进校园后找了车棚, 把自行车锁了。程山拎着帆布包,白露挎着帆布包,挽着杜月琴的胳膊去办了入学手续。
白露询问办入学手续的老师,大一能不能办走读, 被告知, 大一是不允许学生外宿的。她道谢后拿着寝室钥匙,领着父母去了女生寝室。她的寝室在二楼, 离水房和厕所比较远,不过正合白露的心意, 住的离厕所近了,冬天还好些,夏天一股尿骚味,实在是太倒胃口。
计算机专业的女生比较少,白露是跟其他理工科的女生住一个寝室,许是学理的女生较少,她住的这间寝室是六人间。上下铺,进门后靠墙是一排柜子。床铺都是提前分好的,白露是靠窗的下铺,按照床号找到自己的柜子,打扫干净后把铺上褥子、床单,把套了被罩的薄被叠好放到床尾。
杜月琴帮着把做好的床帐给挂上,住下铺挂床帐很方便,不一会儿就把床围得严严实实。收拾好之后,寝室里其他学生也陆陆续续到了,看到白露的床帐后,几个女生好奇的凑过来看,想也学着做个挂在自己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