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夫人正斟酌着措辞,绣娘却先开口了,只听她的声音依旧平静和善,脸上带着笑意,说道:“这世上有的人喜欢吃鱼,有的人却受不了鱼的腥味,有的人还会嫌弃鱼有刺,不敢吃。一道小小的菜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个人呢?大姐既然觉得晦气,为何还掐着项圈不放,快还回来吧。”说着便将柳翠翠手中的项圈拿了回来。
柳翠翠瞳孔一缩,眼中满是不可置信,她总算是组织好措辞了,眼前这个小妹……真的变了,变得伶牙俐齿,还敢从自己的手上抢东西了!
张老夫人接过项圈,把被褥也收了,捧着一并交给绣娘,慈爱地说道:“三娘啊,你把这些送到你二姐的房里,顺便帮我照看着,我照应外面,你二姐就交给你了。一会儿吉时到了再把孩子抱出来洗。”
绣娘捧着东西,笑着曲了曲膝算是和所有人行过礼,转头笑着对柳翠翠说道:“我相信蔚蔚是清白的。”说完才朝西屋去了。
张老夫人对柳翠翠说道:“亲家姑娘,你先找地方坐下,我们娘几个要去做饭了,你是远客不敢劳烦,一会儿我再让她们好好陪你喝一杯!”
张老夫人着重加强的“远客”二字,听得几位张家的娘子们一阵嗤笑,张老夫人笑容不减,招呼着张家的女眷到土灶那边去做饭了。
柳翠翠的脸一阵青,一阵白,恶狠狠地看着西屋的方向,若是按照她一贯的脾气和作风,这会儿定是也要冲到西屋去的。
都是娘家姊妹,她三娘能去,自己就不能去了?
凭什么虎子洗三的时候,三娘只吃了一顿干饭,二娘生了个儿子就能得到一副银项圈还有银锁呢?
论起来,虎子可比刚出生的这个小崽子更亲一些,虎子姓柳,是三娘的亲侄子,这个不过是个外甥!
柳翠翠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按照她以往的性子,不说把这副项圈拿走吧,也得让绣娘答应了给虎子一副更好的才是,可这会儿……柳翠翠却无论如何也迈不开步子了。
她想起那个姓吴的当时把自己狠狠摔到地上,她的脑海里闪过适才绣娘从自己手中夺过项圈时的坚决。
三娘不怕自己了,她敢盯着自己的眼睛看,还敢和自己顶嘴……
柳翠翠在心底琢磨了半晌,直觉告诉她:自己这回进去,怕是听不到什么好话,这会儿张家女眷又多,真闹起来自己是占不到便宜的,自己那个二妹夫……竟能和自家铁牛打了个平手。
想通这里柳翠翠心生惧意,朝着西屋啐了一口,转身往自家母亲的方向去了。
绣娘来到柳二娘子屋里,表现如常,孩子刚吃了奶睡着了,柳二娘子头上戴着一副二指宽的抹额,盖着薄被靠坐在炕上。
“大姐又出幺蛾子了?”柳二娘子开门见山,大夏天的虽然没开窗户,门却是开的,挡了一道隔风的门帘,根本挡不住声音。
绣娘点了点头,轻叹一声。
柳二娘子拿过项圈端详着,说道:“这项圈的做工真好,好看,还不压脖子,蔚蔚有心了。”
绣娘的目色一暗,她有两日没去县衙看蔚蔚了,也不知道她过得怎么样,在那样一个潮湿的地方却不能每日都换衣裳,会不会起疹子。
“蔚蔚怎么样,伤好点了吗?”
“好多了,回春堂老先生给的药,外敷内用,双管齐下,伤口已经结痂了,只是腰里面还有些疼,我问过大夫,说是要好好养几个月才能好。”
柳二娘子正了正身子,煞有介事地对绣娘说道:“有个好消息,你听不听?”
“是什么?”
“张成中了,我听你姐夫说,前几日有人到村长和里正那边报喜,说是张成中了,好像是什么,二……啊对,二甲四十二名,马上就要到清河县去赴任了。你住在半山腰上可能没注意到,这几日村里公出了银子,给张成做了一块匾,说是等张成回来就开祠祭祖,把那块大匾也挂上去。”
“清河县?”
“对啊,你二姐夫说清河县出缺,张成被点了清河县的知县,估么着这几日就快到了!”
第103章 直面冲突
姐妹俩深深地对视一眼, 显然两个人想到一块儿去了。
柳二娘子说道:“正所谓县官儿不如现管,张成是从咱们张家村出去的,马上就到隔壁县当知县了, 蔚蔚到现在也没定什么罪名, 也不知道这张宽打的是什么心思,既然如此咱们不如去找张成求求情, 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若真的只是冲撞公堂, 打也打了,罚也罚了,就算是罚点银子咱们也认, 先把人接出来才是要紧的。”
绣娘面露喜色, 觉得这个办法十分可行, 只是不知道张成几时才能回来,便问道:“二姐, 张成哥大概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快了吧,我听说也就这几日了,村里前日就派人打扫祠堂了。张成回来第一件事肯定是祭祖, 到时候公爹和你二姐夫他们都得去,祭祖这么大的事儿, 会提前几日就通知,也好洗个澡换身新衣裳。我们一得到消息立刻就去告诉你,你二姐夫说:到时候他会请张成给孩子起个名, 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和张成说蔚蔚的事儿。”
“那……我要准备些银子么?”绣娘问道。
柳二娘子摇了摇头,说道:“你还是不了解张成这个人, 他的性子孤僻得很, 你要是给他银子说不定会适得其反,你没看他从前都没什么能说得上话的人吗?我记得他临走前还特意去了一趟你们家和蔚蔚道别, 如今他发达了,总不能翻脸不认人,咱们还是好好和他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