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王继续说道:“宴会那日,老四本来在海棠树下睡着了。待东方瑞和太子走近,老四突然发狂攻击太子,手中还多了一把不知道从哪儿来的短剑,东方瑞将老四击退后,护着高律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请太子去叫侍卫,自己则想折返回去一探究竟。她就是这个毛病,案子办的太多了,什么事儿都想冲在前面。好在刚走到半路,就被我拉住塞到了马车里,老四的确不是东方瑞杀的,可我也没有看到杀害老四的凶手。我一开始暗中跟着太子和东方瑞跑了一段,又觉得不对劲想回去看看老四,我回去的时候,老四就已经死了。我之所以一直没有替东方瑞作证,是因为我确定老四不是太子亲手杀的,但是这里面有没有太子的功劳,我就不知道了。”
吴蔚的心头一跳,转瞬就控制住了这股情绪,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宜王,见对方没有发现自己短暂的波动后才放下心来。
也就是说……
第一个发现四皇子尸体的人,是眼前的这位宜王!
像这种不涉及到情杀的案件中,第一犯罪嫌疑人,一般会先锁定那个报案的人,排除作案嫌疑后,才会顺着线索摸下去。
宜王虽然没有报案,但他是第一个发现四皇子尸体的人!
无论是东方瑞,还是太子,最后见到四皇子时,人都是活着的。
通过宜王的描述,吴蔚推断:宜王应该也就离开案发现场几分钟就返了回去,四皇子就这样死了?
第218章 安排三花
宜王没有察觉吴蔚的异样, 继续说道:“你猜的不错,‘雨山先生’就是雪的拆字,可下面的那个‘山’需要扭转过来才是对的, 或许这是东方瑞和高宁雪师徒之间的默契吧。东方瑞便断定《郑伯克段于鄢》只能对上现实情况的一半。原本我们手里还差最后一点儿证据, 就是老四在海棠树下发狂的原因。我本来打算派人到扶桑去找的,可是没想到一切发展的这么快, 而那个重要的线索应该就在高宁雪的手上。”
吴蔚皱着眉问道:“所以东方瑞就用这种方式逼高宁雪现身?”
宜王看了吴蔚良久, 说道:“你未免也太看不起东方瑞了。或者说……你把这件案子想的太简单了。说起来……东方瑞的以身入局,你也有一份不可磨灭的功劳。”
“我?”吴蔚愣了,她并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刺激东方瑞的话。
宜王叹了一声, 说道:“我和东方瑞也相识好多年了, 我还从未见过她这般欣赏, 信任过一个人呢。信任到,在没有建立任何沟通的情况下, 愿意将自己的性命托付到这个人的手上。”
吴蔚的心口一滞,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宜王却没有给吴蔚一个缓冲的时间,直接说道:“这个人就是你, 吴蔚。”
“怎么可能是我?我和东方瑞,我们……总共也不过见了几面。”
宜王勾了勾嘴角, 说道:“有些人哪怕是认识了一辈子,也是离心离德,而有些人不过是见了几面, 便相见恨晚。你难道不是这样吗?为了你口中那个所谓不过见了几面的人,拿着自己的脑袋当押物。”
“吴蔚, 你还记得不记得你说过这样一番话?你说……若是你遇到官官相护, 无力伸张的事情,你不会硬抗, 你会把案情和证据写一百份,一千份,洒在大街上,贴到衙门口,贴到御史台的鸣冤鼓上,甚至贴到京城里?”
吴蔚张了张嘴,已然惊愕到说不出话来了。
“没错,本王的确是安排小梅记录你的一言一行,不妨告诉你……这件事本王早就在做了,因为东方瑞很欣赏你,她数次和本王举荐你,请我重用你。不过本王有个习惯,不会重用一个不知道底细的人。小梅把你说的这番话一字不落地记录了下来,同你给东方瑞的书信一起送了回来,东方瑞看完你说的话以后,先是沉默,而后大笑,连说了三声‘天意’。你的话让东方瑞想明白了一件事,如此局面,一个活着的东方瑞永远不可能翻案,但是……死了的东方瑞可以。东方瑞请我找些死士将案情抄写千遍,万遍,待她被千刀万剐之时,将案子的来龙去脉和线索撒到各地,撒到京城的每一处。吴蔚啊,吴蔚……若说高宁雪是那个将东方瑞引出来的人,你就是那个将东方瑞推入局中的人。”
吴蔚沉默了,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
因为她明白,东方瑞这最后一计,翻案的成功率其实是很高的。
若宜王说的都是真的,可以证明原来的太子高律,并不是直接杀死四皇子的凶手,那么一旦民意沸腾,他就没有理由坐视不理,即便这件事是高律指使的,高律也必然要决断一番,弃车保帅。
不管是什么情况,明镜司必然能沉冤得雪。
东方瑞在用自己的命,行逼宫之事。
而给她提供了这个可行性思路的人,正是自己。
用自己的生命去换一个真相,真的值得吗?吴蔚的心里没有答案,也没有人能告诉吴蔚答案。
这一刻,吴蔚不禁在想:若是自己没有穿越来到这个时空,这件案子该如何收尾?
东方瑞还会死吗?
……
“好了,你可以走了。”宜王说道。
宜王和东方瑞打了一个赌,若是吴蔚凭借自身的智慧摸到了这件案子的真相,宜王便将一些事情告诉她,并在东方瑞死后,悉心栽培吴蔚,让吴蔚代替她,成为宜王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