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本宫只想躺赢(276)
但当皇帝当面要求你看的时候,不管里面是什么,你也得看。
秦轲在心中暗叹了一声命苦,低头翻开了册子。
宫中记录帝王临幸嫔妃的册子,有专门的女官以朱笔写就,故名彤册。而负责记录的女官,名为彤史。
未免秦轲看不到该看的地方,萧九重还十分贴心地在其中某页夹了一张书签。
昭宁十六年五月十六,帝夜宿清云宫。
昭宁十六年?秦轲想了一圈儿,立刻放下心来。
萧九重是先皇第九子,生于昭宁八年。
萧九重后面只有两个皇子,分别生于十二年和十五年,都没有活过十岁。昭宁十六年以后,宫中就再也没有皇子出生了,倒是有两位公主,但时间也对不上。
只要跟皇室血脉无关,都不是大事。
不过……
秦轲疑惑地道:“这有什么问题?”这上面也没涉及任何嫔妃啊,话说当年清云宫住的是哪位妃子来着?
萧九重道:“朕已经让人查过封存在宫中的彤册,跟这上面有差异的三处都是先皇夜宿清云宫。”
秦轲和凌揽月齐齐看向萧九重。
萧九重道:“封存的彤册上,写的是先皇独宿钦安殿。”
“……”这是什么意思?先皇临幸了清云宫的嫔妃,却不想让人知道,于是授意彤史写了独宿钦安殿?
有这个必要么?
在这后宫中,先皇想要临幸哪个女子,谁敢多说什么?
半晌,凌揽月突然道:“清云宫…不是冷宫吗?”
第234章 皇室辛密
“冷宫?”
秦轲反应过来,抬手拍了拍自己的额头。
他把这茬给忘了!
清云宫并不是后廷十八宫之一,而是在最西北角上的一座废弃的宫殿。
据说前朝时候那里原本是座藏书馆,但因为太过偏远,后宫嫔妃们不怎么往那里去。皇帝要去也太远了,未出宫的皇子也要穿过整个后宫,很是不便,就渐渐将藏书馆移到前面的清宁宫了,清云宫就荒废了。
后来清云宫便成了失宠或被废的嫔妃幽禁的地方。皇帝夜宿清云宫,确实挺奇怪的。
但这应该也不值得,也不需要修改彤册。
还是那句话,皇宫里的女子本质上都是属于皇帝的,冷宫也是一样的。
“陛下可还记得,当年清云宫里都住了些什么人?”秦轲好奇地问道。
萧九重道:“当时清云宫里没有嫔妃。”
先帝是个好皇帝,但也是个多情的人。
虽然风流成性,但他对后宫的女子并不坏。先帝在位前期,几乎没有嫔妃被贬的记录。先帝开始大规模清洗后宫,是昭宁二十年以后,也就是先太子薨逝之后的事。
秦轲啧了一声,对先皇十分不敬地道:“总不会是太上先皇的后宫吧?”
闻言,萧九重冷飕飕地瞥了他一眼。
秦轲干笑着将自己的脸藏进了折扇后面,只露出了一双眼睛。
这也不能怪他胡思乱想啊,先皇的所作所为确实很可疑嘛。
不过昭宁十六年…太上先皇的嫔妃,最少也该有个四十岁了吧?
一不留神,秦轲的思路又往大不敬的方向去了。
凌揽月问道:“高明是不是知道些什么?”否则他怎么知道单藏起这份彤册呢?
更何况高明曾经在先皇身边伺候过,知道些什么也不奇怪。
萧九重点了下头。
秦轲无语,感情陛下你已经知道真相了?那这种皇室辛秘,您自己独享就好,干嘛还要拉上他们这些无辜的局外人?
萧九重轻轻敲了敲桌面,片刻后冷言提着高明走了进来。
冷言将高明丢在地上,微微俯身行礼之后便退了出去。
“说罢。”
高明抬头看了看阁中三人,脸上露出了一抹苦涩的笑意。
“启、启禀陛下,二十年前…昭宁十六年,老奴是先帝跟前的随行内侍。”
高明跪在地上,慢慢回忆着过往道:“老奴记得,那是…五月间,宫中的石榴花正开得好。有一晚,已经过了一更天,陛下才往后宫去了。因先前陛下并没有透露要去哪位娘娘宫中,奴才们自然也不敢问,便一路跟着陛下走。却不想一路走到了清云宫,老奴记得,当时陛下、先皇身边的大总管许公公已经等在了清云宫门口。陛下令我们在外面等着,只带了许公公一人进了大殿,一直到三更时分才出来。”
秦轲道:“为何有两份彤册?”
高明道:“老奴原本也没敢多想什么,在宫中侍候想得多并不是什么好事。只是后来…大约过了一个多月,许公公突然找到了彤史,命她将彤册上夜宿钦安殿,改成夜宿清云宫。”
“这么说…你手里这本才是后来伪造的啊?”
高明迟疑了一下,道:“并不算是伪造,两本都是真的。我手上这本上面的中宫宝印,是先皇亲手盖的。”
“太后不知道?”
高明摇头。
“既然如此,为什么被封存的会是另一本?这本不是先皇授意的么?”秦轲不解道。
高明道:“因为负责记录的彤史在几个月后死了,先皇下令,将这本销毁。”
御景阁里一片沉默。
“是不是…清云宫里那位,出了什么事?”凌揽月突然问道。
高明侧首看了一眼凌揽月,点了点头道:“是,老奴第二次去清云宫,是八个月后。那一晚,从清云宫里抬出去了几个死人,其中一个女子浑身是血。她的肚子、肚子…被人剖开了。”
提起那晚,高明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凌揽月有些明白了,先皇在清云宫临幸的那女子身份只怕有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