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夺回福运后我赢麻了(148)

更难得的是,她们还是处子。

所以像江南这样的富庶之地,哪怕是看着这些珍宝跟美人的份上,也一定不能叫乱党毁了安宁。

周萍话里话外都是对那些“乱党余孽”的愤慨,希望景帝不要姑息放过,自己这个代天巡游的天使下回再去江南的时候,才能全心全意为帝王搜罗更多的珍宝美人。

听着周萍的话,看到景帝被勾起兴致的表情,还有一旁笑呵呵的刘相,付鼎臣终究忍不住厉声怒斥了他。

他从江南带回的珍宝,都是从百姓身上压榨出的血汗。

江南的官员献上的女子,不知有多少是像余娘一样被从家中劫掠出来,深受其害的幼女。

“你——”

周萍被劈头盖脸斥责得一张脸胀红,说不出话来,真不知今日是倒了几辈子霉,居然又撞上这个姓付的。

景帝也觉得很扫兴。

刘相见状忙和稀泥,笑道:“付大人消消气,消消气,周常侍也是为了给陛下办事,没什么——”

然而等他看清付鼎臣眼中的决然,却停下了后面的话。

付鼎臣缓缓摘下官帽,在御书房中跪了下来,在景帝、刘相、周萍三人意外的目光中,他将官帽放在了地上:“臣有事启奏。

“臣请奏陛下,彻查两江总督桓瑾走私官盐、勾结朋党、劫掠女子、明设娼馆、侵吞漕帮……倒行逆施、欺君罔上,共计三十二条罪状。

“罪证在此,状书在此,从江南来的人证在宫外等候。

“此案不明,此水不清,臣这官,不做也罢。”

……

红日沉下江面,驶往漕帮总舵的船队破开水面,在江上留下一道道如梭的痕迹。

船队最前方是一艘吃水颇深的三杆大船,船身漆亮。

漕帮帮主首徒杨洪天站在船头,眺望着船坞的方向。

这个位置,已经可见到船坞的灯火。

漕帮之主潘逊身形高大,气势威严。

在他的一众弟子中,大弟子杨洪天是与他最像的一个。

杨洪天正值壮年,从被定为下任漕帮之主,他行事就开始模仿师父,培养威仪。

此刻他站在船头,就犹如一个年轻了几十岁的潘逊,同样威仪,但更具豪情。

江上的晚风吹拂着他的发须,他此刻心中有着期待,也有着紧张。

总督大人的命令下来了,他今日就要收手,真正把漕帮掌控到手中。

布置了这么久,经营了这么久,终于要收网了,自己终于要登上那个期盼已久的位置了。

这时候还想保持平常心,是不可能的。

何况杨洪天自己也觉得,那个位置早该轮到自己坐了。

身为潘逊的大弟子,最早跟随他创建漕帮的那一批人,杨洪天见证了漕帮从微小到如今盘踞江南的庞然大物的历程,为建立它流过血,流过汗。

他东奔西跑,一年都回不了几趟家,自问为这个大家鞠躬尽瘁,呕心沥血。

不管按资历,还是身份,都应该是他稳坐下任帮主的位置,得到众人的拥戴。

可是每次他回船坞,收到的热情拥戴,都远不如翁明川。

漕帮中有人可能不认识他杨洪天,却没有哪个不知道翁堂主。

杨洪天沉下了脸。

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就因为得师父偏心,让他打理帮中内务,身边又有一群野心勃勃的人想要推他上位,就在帮中有了好大的名声。

——甚至连师父都受到了影响,动了越过自己,把帮主之位传给他念头。

可是,凭什么?

论资历,他比不上自己,论功绩,他也比不上自己,只不过擅长沽名钓誉,就要把真正的功臣挤走。

作为开山大弟子,他扛下这些压力,带着一帮兄弟在外面累死累活,不就是为了让所有人看,身为漕帮子弟,只要做得够多,做得够好,就能登上帮主之位吗?

如果他这样的正统,付出了这么多,却连个帮主之位都沾不到,老爷子难道就不怕寒了漕帮上下的心?

杨洪天不愿见到漕帮上下离心,不愿师父跟自己这一班师兄弟创下的基业四分五裂,所以当总督府的人来跟他接触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就投靠了桓总督。

识时务者为俊杰,背靠大树好乘凉,这个道理三岁小孩都明白。

有了总督府的支持,漕帮之主的位置肯定不会旁落,毕竟这个世界,什么时候胳膊拧得过大腿?

而且,从他搭上总督大人的大船以后,整个分舵的情况就变了。

从前他们只是在运河上辛苦的讨生活,不管到哪里,都要看旁人的眼色,连县衙的小吏都要压他们一头,办个事情都敢索贿。

现在,就算是跟县太爷同桌宴饮,杨洪天也能跟他谈笑风生。

漕帮的地位提高了,兄弟们的日子好过了,他还新娶了个知书识礼的续弦,置办了家业,前阵子刚得了个儿子。

在他昧着良心给师父下药以后,阎先生还许诺,等以后带着漕帮基业,归顺了总督大人,他们也能得到做官的机会。

此言一出,杨洪天跟追随他的几个同门血都沸腾了起来——

这不比做个漕帮帮主、舵主更稳固?

漕帮的位置想传给子孙不容易,但是成了朝廷命官,就能封妻荫子,让子孙后代都跟平民百姓区别开来,他们忙碌一生,为的不就是这个?

在江上讨生活,风里来雨里去,哪有跟着总督大人好?

何况他们要做的不过是把运粮的船变成运盐、运铁,偶尔再装一些人。

江南就是总督大人的后花园,岸上的官府全都是他的手眼,他们船上装的盐铁已经过了明路,根本不需要担心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