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成功地应用了农书上的各种方法,提升了陈家村的粮食产量的老胡就成了负责农事的第一人选。
于是,景帝也顺便把他召进了宫。
刚回忠勇侯府没两天的老胡被召到帝王面前,被景帝跟三位宰辅一起看着。
现在他们都已经回到了御书房,握过农具翻过土的手也洗干净了。
被四双眼睛一起注视,跪下来行礼的老胡压力山大,没敢抬头。
就在他后悔回府之前没求意姑娘给自己看看年运,也好知道陛下把自己单独召进来是为了什么的时候,景帝的声音传来,让他平身,说道:“你是风珉的护卫?你在永安侯家待了大半年,学了屯田之法,颇见成效?起来,给朕和三位相公细细说说。”
老胡先是谢恩起身,然后脑子里才反应过来——原来陛下把自己召来,是为了问屯田的事?
你要说这个,他可就不慌了啊。
坐在御案后的景帝跟三位被赐座的宰辅就见老胡一改先前的样子,变得自信起来。
他开始从头跟他们说起了自己得到屯田法的来龙去脉,说着这大半年在江南的农事,还有实践出来的心得体验。
三位宰辅一边听,一边忍不住点头。
他们都是通农事的,自然听得出其中的要点,听完之后都觉得老胡这个人可以啊,担得起推广农技的重任。
见帝王跟三位宰辅都专注地听自己说话,频频点头,老胡胸膛里的自信越来越足。
最后,他一口气说了一个多时辰,说得口水都干了才停下,还有些意犹未尽。
“好!”老胡就听帝王满意地说道,“朕就授你官职,让你去司农寺,负责屯田如何?”
“司农寺?”老胡没想到这么大一块馅饼砸在头上,先晕乎了一阵才把持住了,“谢陛下厚爱!可是……比起留在京中负责农事,草民更希望追随公子爷到边关去。”
他从离开护卫营就跟着风珉了。
公子爷在哪里,他就在哪里。
“公子爷想要去边关追随厉王殿下,草民也想追随到底,公子爷去打仗,草民就给他屯田练兵……”
这也是他一开始向意姑娘提出请求的时候,她给他做的规划。
老胡觉得这个路线就非常适合自己。
因此,虽然拒绝帝王给出的官职,多少有些不识好歹了,但他还是不想改弦易辙。
他还以为自己拒绝以后陛下会冷脸,可没想到景帝却笑了:“一个两个都想着去边关——不过说实话,若是朕不用坐镇中极,朕也想同厉王一起去封狼居胥。”
老胡以为这就是最终结果了,正要有些遗憾地接受再谢恩,又听帝王说道,“这司农寺的官职你先做着,朕答应你,等到边关战事一起,你要追随风珉去,朕便让你去边关屯田。”
老胡眨了眨眼睛,顿时成了司农寺的一员。
他立马跪谢:“谢主隆恩!”
第234章
大年初四,文武百官就结束了休假,开始重新上朝。
裴云升也不再来侯府,跟他一样领了官职、年初四就正式上任的老胡却又住回了永安侯府。
论屯田法的实践,他是第一人。
但论及了解他不如陈松意,种地经验也不如陈父这样生下来就跟土地打交道的老农。
进了司农寺,他很有些惶恐。
在得到风珉的允许之后,他就立刻打包了行李,重新回到永安侯府来,遇到什么问题好直接向陈松意跟陈父请教。
年初七,世家谋逆与江南大案的罪魁祸首正式问斩。
菜市口再次聚结了等着看他们伏诛的百姓。
囚车经过时,人人都朝着他们扔石头、扔菜叶。
百姓的情绪甚至比上一次看那些谋逆的官员被斩首的时候更加激动。
因为今日要问斩的人当中不仅有牵涉到皇陵地动的世家,还有制造了江南惨案的官员。
尤其是马元清,京城百姓对马家这些年在京师横行霸道的记忆犹深。
在他的侄子马承死之前,不知有多少人命折在他的手上,又不知有多少良家女子受他的玷污。
如果不是这些人罪大恶极,根本不会在刚出年的时候就被推来问斩。
——皇家封陵定在年初八,就连被惊扰的先帝魂灵也在等着他们偿清罪孽呢!
余娘仍旧戴着面纱,很坚定地跟随着怒骂、攻击他们的人群走在囚车旁。
她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着这些仇人去死。
经过游天的看诊,她身上的病痛已经不那么痛苦了。
在看到囚车上那些披头散发、被万民唾骂,即将步入死亡的仇人时,她甚至有了一种松快的感觉。
这种感觉进一步冲淡了她躯体的疼痛,令她脸上露出了快意的笑容——
善恶到头终有报,就算他们死了,也会千年万年地受到唾骂。
下一世,这些人重新轮回,又会变成怎样的畜生来到世上偿还罪业?
陈松意走在她的身边。
今日是她去刘相府中接余娘过来的。
她们跟随着人潮,像是最普通的百姓一样,看着这比围观的百姓还要长的囚车队伍被推往西市。
西市菜市口上一次斩首留下的血迹已经清洗干净了,刚刚重建不久的地面没有缝隙,鲜血渗透不到底下去。
陈松意看着那些即将斩首的罪人从囚车上被放下来,被毫无尊严地牵到行刑台上。
行刑手在他们的腿弯上一踢,他们就跪了下来。
马元清、桓瑾、王瑜公……每一个曾经权势滔天、翻云覆雨的大人物,在死亡面前都是平等的。他们曾经在这盘棋上叱咤风云,现在也都成了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