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夺回福运后我赢麻了(566)

事实上,当时他去御书房,景帝的反应是这样的:

他在御书房一听到谢谦求见,便直接让刚刚回京的厉王回去休息,准备接见自己的礼部尚书。

原本这一次殿试他没有点谢长卿为状元,是觉得有些亏欠的。

毕竟谢长卿不是输在实力。

景帝都想好了,以后再找个机会来补偿一番。

春闱只是踏入朝堂的第一步,往后的日子还长着……

等听到谢谦的来意是想来请他指婚,景帝的第一反应就是——

机会这么快就来了?

人生四大喜事之二,便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金榜题名有所欠缺,那就由洞房花烛来补。

于是,听完谢谦的来意,景帝便和颜悦色地问道:“谢卿是想让朕给探花郎和哪家闺秀指婚?”

他可是知道京中有无数适龄闺秀想要成为谢家妇,就连自己的两个公主也不能免俗。

帝王已经打定了主意,这回就看谢谦的意思。

不管是要把谁指给谢长卿,拼着被自己的女儿记上一笔,他都担下了。

结果没想到,谢谦所提却是陈松意:“回陛下,昔年家母曾为永安侯与犬子定下婚约,只是后来造化弄人,她离开了京城,我们也与程家退了婚。

“谢家从来意属的都不是永安侯的家世,而是她这个人。如今事过境迁,永安侯云英未嫁,家母仍旧非常喜爱这个孙媳的人选,只望犬子取得功名,两家能够再续前缘。

“如今犬子点中探花,臣也终于能够厚着脸皮来请求陛下。”谢谦说着,一揖到底,“还请陛下为犬子跟永安侯指婚。”

谢家的态度很好,谢谦的请求也很端正。

任谁听了都会觉得他孝顺母亲,对永安侯也十分尊重。

如果没有厉王,景帝觉得指这个婚也无妨。

毕竟整个京城翻遍,最配得起永安侯的就是谢长卿。

可现在,厉王回来了。

他刚刚才见过自己的弟弟,此刻就再度想起了除夕夜自己答应过他的事跟他说的那番话。

景帝内心挣扎了一下,最终深吸一口气,向着谢谦道:“如果你来请指婚的是别人也就罢了。”——就算是要尚朕的公主都可以,“但永安侯的婚事朕做不了主,不能答应你,谢卿回去吧。”

“陛下就这样拒绝你,甚至没有多给一个理由?”

谢夫人听完只觉得失望透顶。

为什么永安侯的婚事,陛下就不能做主?

她难道不是陛下的臣子吗?

然而谢谦却有自己的考量。

他脱了外袍,说道:“陛下既然这样说了,那就算了吧。”

第249章

本身从上走,请陛下来做这个媒,是为了越过前一次定亲。

同时也表示自家对聘永安侯为媳这件事的看重。

不过永安侯毕竟特殊,她是有实权在身的亭候,而且之后大齐与草原开战,当中还有许多地方要倚仗她跟她师门的力量。

陛下既然不愿冒这个险开这个口,那就由两家先接触,让长卿自己去争取好了。

“这毕竟是他的婚事。”谢谦道,“如果是我们两家谈妥,永安侯自己答应,就没问题了。”

到时候,陛下也肯定会顺势指婚,给这桩亲事锦上添花的。

谢谦说着,问道,“夫人不会对我们的儿子这么没信心吧?”

那自然是不会的。

谢夫人感到眼前豁然开朗,心里也有了成算。

她点了点头:“那我就先去探一探那位陈夫人的行程,先同她接触看看。”

见妻子明白了这件事该怎么做,谢谦站在原地张开了双臂。

见她不动,谢谦无奈地道:“那还不快过来先帮我宽衣?”

把屋里的人都遣出去了的谢夫人欣然答应。

东市,胡商酒楼。

从上一次来了这里以后,风珉就对这里的酒念念不忘。

正好今日把谢长卿叫出来,时间又是下午,过了午食,又远未到晚食。

索性,他就把人邀到了这里来。

风珉在二楼订了座、叫了酒,还请了胡姬奏乐。

算是恭贺好友得了探花,为他庆祝。

胡姬奏完一曲,为两人斟了酒,然后退下。

风珉也知道这一次好友没能拔得头筹是一大遗憾,于是道:“虽然你这回夺的是探花,但明日一过,这就是过去了。”

他说着,朝谢长卿举起了酒杯,“这杯敬你,望你以后仕途通畅,一展抱负。”

旁人看不清楚,可他们两个在京中长大,都十分了解春闱不过是仕途的开始。

大齐举办过多少届科举,京城就出过多少状元榜眼探花。

在入翰林院以后,随便踢出个石头,都能砸中几个往届的前三甲。

前三甲的名次只不过是起跑线的差距,三者之间甚至相差不远。

往后能走多远,是登阁拜相还是籍籍无名,都要看造化。

谢长卿自然也听懂了风珉的意思。

这一次诚然是个遗憾,但他并没有不服,他只说道:“陈寄羽是个好对手。”

人生路上有一个好对手,往往比其他事情都更重要。

因此他只是在放榜的时候遗憾了片刻,然后很快就释然了。

他端起了酒杯,品尝起了让风珉念念不忘的西域美酒。

见他是真的没有执念于此,风珉也松了一口气,道:“看来是我白担心了。”

他喝完了自己的那杯酒,又伸手拿起酒壶再倒了一杯,随口道,“我是真怕你会囿于书院的荣光,打算拒敕,三年后再考一回。”

这种事,从前也不是没有人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