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船棺渡(22)

作者: 共耳三兔 阅读记录

“既然如此,那就大家做个伴吧。如果哪天你们想回去了,随时可以。”简宜对二人的选择颇为感动。

简宜不会骑马,手上的伤又还没好,只能又被玥辛叫上了马车。

一行人赶了一天的路,在夕阳西下时分,找了个酒家投宿。

第17章 疯老头井中出

几人谎称是一家人来鸣齐探亲,包下了三间房。

众人安置好后天已全黑,几人围了一桌正吃着饭,就听见另一桌的两个年轻人正讨论着一桩公案。

话说,这鸣齐山下住着一个疯老头,整天疯言疯语,自称可通古知未,靠着占卜赚点小钱。还别说,经他卜算过的事情还真的挺准。近些日子,邻居家胖婶发觉自家的鸡越来越少,便留了心眼,天不亮便躲在自家屋子旁的草垛里,想查查到底是谁偷了自家的鸡。

这胖婶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清晨,从旁边疯老头家屋子的堂前房梁上钻出一条蛇,沿着两家之间的篱笆墙迅速游走到胖婶家院子里,又迅速钻进鸡窝,在人和鸡都还在熟睡着的时候,张开大口活吞几只鸡。就在胖婶想靠近看得更清楚些时,只见那蛇头瞬间变成了人脸,就这样蛇头人脸交替变化着,又迅速游走回疯老头家的院子里。

自那以后,胖婶就变得疯疯癫癫,胖婶说的话大家也自然就当是听故事。

一旁的玥辛害怕地向昌若身边靠了靠,这时报乙出了声:“别怕,我有弓箭,如果遇上了,定能一箭解决了它。”

玥辛瞧着报乙憨憨的样子,心里宽慰了许多。

一旁听着故事的简宜却握紧了筷子,若有所思。

简宜和玥辛同住一间房。夜深,待玥辛睡着后,简宜悄悄出了房门,来到昌若的门前敲门。开门的是萧子音,昌若则在灯下擦拭着佩剑。

“那日在石屋同我说话的就是这会变人脸的蛇!‘井中出’这个名字也是它最后留给我的提示。”简宜紧张兮兮地和昌若汇报着。

“这些你和父亲说过。”显然,昌若已从父亲昭明王那里听说了。

突然,简宜就没了话题。

“回去休息吧,明日我们就去鸣齐山。”昌若将佩剑入鞘。

简宜觉得昌若一定有所打算,便也没再多说什么,静静地退了出去。昌若走到窗前打开窗户,对着月亮看了好久。

第二天晨起,大家启程赶往鸣齐山。出发前,萧子音给每个人发了一个布袋,玥辛凑近袋子闻了闻,问昌若里面长着什么。

“是雄黄。随身携带此物,蛇就不敢近身了。”听罢,玥辛问萧子音又要了两个,别在了腰带处。

几人很快就来到了鸣齐山下。

简宜瞧玥辛一路上都很紧张,便提议玥辛留在车上,并让报乙候在马车外保护玥辛。

简宜和昌若几人在进村前就下了车,步行进村寻找疯老头的院子。一大早刚下过雨,村里的小路曲折泥泞,好不容易走到了村子的最东头,刚看见农舍,就听见一位妇人在自家院子里絮叨,并来回踱着步。

“大蛇吃了鸡,分不清东西……”嘴里念叨的总是这两句,目光呆滞,头发凌乱。看来,这就是大家嘴里的胖婶。那这旁边的小院,就应该是疯老头的家了。

萧子音走在最前面,轻轻推开了竹篱笆做的院门。院子里杂草丛生,像是很久没人打理的样子,院子的西角落里有一个荒了的大石磨,。上面摆着一把破扫帚。

院子里只有一间茅草屋,几人走到屋前,发现屋子连个门都没有。

“进庙拜神,进屋敲门,来者何人?”屋子里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头正坐在桌前,端着个酒壶倒着酒。他一脚踩在板凳上,身体倾斜着,两边的鬓发散落着,长而杂乱的胡须上还沾着花生米的皮屑。

昌若让萧子音掏出随身携带的一个布袋,自己拿着走进门去,来到桌前,弯腰拱手向老头行礼,郑重说道:“老人家,打扰了。我等是慕名而来,有要事请教。我见老人家桌上只有一碟花生米,特地给您添道下酒菜。”说完打开袋子,放在了桌上。

原来是包牛肉干!

简宜着实佩服昌若的情商。

老头撇了一眼桌上的牛肉干,用手指将布袋勾到面前,凑近闻了闻,轻蔑的眼神瞬间放光:“这是牦牛肉?”

“正是。”

老头仿佛意识到有所不妥,又开始摆起了姿态:“哪有人上门求人就拿一袋肉干打发了的。”

“我们来得匆忙,日后定当重谢!”昌若承诺。

老头手拈了一块牛肉干塞进嘴里,嘬了一口酒嚼了起来。

简宜心中实在焦急,大跨步进了门,走到老头身边,急切地问道:“老人家可是‘井中出’?”

老头看了一眼简宜,倒是放下了筷子。

“你又是所为何事?”

“我要寻找个孩子,我的儿子禹宸。”简宜直接道明自己的诉求。

“那你打算何以为谢?”老头打量着简宜。

简宜正愁着如何回应,老头先开了口:“维延兄,你瞧她手上的手串如何?”

一条花蛇忽从房梁上倒挂了下来,吓得众人后退。

“是你?就是你在石屋教我说了那句话!”简宜认出,这条花蛇就是当日在石屋从墙缝里钻出来的那条。

“这手串还真是不错。”花蛇的蛇头又变成人面。

简宜不明白,手腕上的这串手串到底有什么魔力,竟然被这么多人惦记着。

“有什么想要的,尽管跟我提。”一阵熟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众人回头,只见昭明王不知何时站在了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