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已穿荒年,有事记得烧纸(339)
冬月你是个好人,放过你乔二哥他们爷仨吧,咱那边院子,锅灶都是齐全的,我跟好婆借点米面柴油,一会儿我们自己去煮了吃就行。”
“那行,”只要理由合理,陈冬月也会不勉强人家,“一会儿你们就拉宋得柱走,不用急着还回来,等明天我来瞧你们的时候再来带它.......诶?!昨天宋得柱和尤娘子是怎么回来的?!”
正在一旁准备送行的尤娘子无奈笑道:“昨日芙蓉来说你去了孙府,我左右等不来人,便去美味斋,央了李秀才去孙府问,孙府却说已经送你回来了。
我又不会赶牛,芙蓉便给我叫了马车,送我回来的,宋得柱是李秀才赶回来的。
等我回到这里,你却不在,孙府却莫名其妙送来了一个石狮子。
咱们左右等不着人,急得都不行了。
好在后来宋柯回来了,咱们就让他赶紧出去问问孙府,这人给送哪儿去了。
结果人才走到门口,就看到你咋咋呼呼地骑着人家马车的马,然后带着张大人他们回来了。”
“诶?”陈冬月反正对昨天发生的事儿,一点儿记忆都没了,“我怎么还骑马车的马?”
“可别提了!”拿着包袱帮忙装车的乔三妹轻拍了一下陈冬月的背,“你何止骑马车的马,还当着大墩子爹的面,说大墩子是自己的亲弟弟。”
“诶呀,吓死人了,”乔二嫂抖了一下,“你是没看到,墩子爹那脸上是,姹紫嫣红,啥颜色都有。”
“你还指着大墩子跟张大人说:‘看看,这就是我跟你说的惊喜,怎么样?!见到你儿子,和你儿子的亲姐姐,惊不惊,喜不喜?’”乔三妹继续补充。
装行李的宋常年也来邀功,“还好我赶紧解释,说你对大墩子有救命之恩,所以两个人结拜了姐弟,要不然大墩子解释半天,他爹那脸是越来越绿了。”
“你别说,大墩子见到他爹那脸色,倒是挺白。”乔二哥补充道。
“不叫挺白,那叫煞白,说话都带抖的。”满仓又说了一句。
陈冬月在这些人的话语中,大致拼凑出了昨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装完了车的众人,则赶紧跑路了。
他们急得甚至都来不及跟张大人等人打个招呼。
宋杨原本也想一起跑,结果被陈冬月给一把揪住了后脖领,“你哥有事先走了,你就在家待客吧。”
“不是,嫂子......我这,我这还是个孩子呢,上不得台面啊!”宋杨在做无畏的挣扎。
陈冬月能搭理他?!
必然不能够啊。
于是可怜的宋杨,逃跑未成,被派去跟胡庄头抓鹅去了。
这么冷的天,来一锅铁锅炖大鹅,多好啊。
另外.......
“老太太,”陈冬月突然想到了什么,“昨天被我薅了毛的那俩兔子呢?”
“在你那牲口棚里待着呢。”宋好婆答。
“这么冷的天,会冻死的吧?”陈冬月担心地问道。
老太太随口答了一句,“我看悬。”
“那杀了吃了吧。”陈冬月道。
兔子:好好好。你就杀吧,你个活阎王。
第256章 招人烦
酉时晚饭。
天色已然擦黑。
陈冬月让婆子们在主院的偏厅里头摆了一桌,另外又在厨房的外间摆了一桌。
男人被请在外头吃饭,陈冬月则跟着女眷都窝在了厨房里头。
虽说陈冬月本没什么男女大防之类的想法,但架不住身处的时代就是如此。
再加上也实在没人想要吃饭的时候,还得守着太多的规矩,看人眼色动筷,所以女眷和孩子都觉得能躲在厨房里头吃饭简直太好了。
宋杨和大墩子也是在厨房里头磨蹭得实在不能再磨蹭了,这才你拉着我,我扯着你,一起去的前院。
两人都生怕对方突然跑了。
也是好在那桌上还有李秀才,陆先生,姚大夫这几个,宋杨才敢上桌。
要真只有他一个圆场说话的人,他宁愿躲在桌底,也绝对不会愿意上桌吃饭的。
另外,自从昨天张侍郎他们来了之后,张诚立刻开启了敬业模式。
他也不往大墩子跟前凑了,昨天晚上开始就带着人轮流巡逻整个庄子。
连住都搬到后头一排工人房里住去了。
所以陈冬月还特地在锅里留了饭菜,等张诚和他的小弟们巡防回来就能吃得上热乎的。
庄子里的婆子们做饭,也不讲究什么色香味俱全,主打的就是一个简单实在。
一个炖大鹅,一个焖兔肉,再加上一盆葱头炒鸭蛋,再是一盆咸菜煮豆子,和一盆醋溜白菜,就是这一顿全部的菜式了。
菜色不算多,不过好在菜码够大。
要炖的大鹅,原本杀了一只,一焯水,陈冬月觉得少了,又让胡庄头再去杀了一只。
杀完再一焯水,诶?又好像少了,然后又杀一只。
第三次焯水~~~~~诶?!
宋好婆不准焯了。
老太太就怕这鹅肉一焯水又缩了,她那好儿媳能把庄子里的鹅全给剁了。
实在太吓人了。
而且杀了俩兔子,老太太也不想多说什么了,可谁家炒鸭蛋,一炒炒四五十个的?
见过吗?
听说过吗?
就这一顿饭,把庄子里所有的鸭蛋全给干完了。
别问为啥不炒鸡蛋,问就是现在就只剩下一只鸡了,庄子里的鸡棚在哪儿陈冬月还没摸太清,实在不太好作弊啊。
现在反正就是有啥吃啥呗。
前院饭桌上。
李秀才给张侍郎,季崇宁、张侍郎等人都倒上了酒,然后笑道:“几位贵客,这酒是鄙人从咱们美味斋带来的,诸位尝尝味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