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266)

作者: 渔眠 阅读记录

说完,还一个劲给陈小满使眼色。

陈小满却拉住老李头的衣角,奶声奶气道:“爹哪只眼睛进沙子啦?我帮爹吹吹。”

周大丫瞪向老李头的眼神更凶狠了。

老李头哪儿多话哟,赶忙道:“已经出来了,你赶紧跟你娘去忙吧,爹还得酿酒呐。”

“下次爹眼睛进沙子了告诉我。”

陈小满特意道。

老李头敷衍着应了声,连哄带推地把周大丫和陈小满推出厨房。

把厨房门一关,老李头摸了把额头。

嗯,大冬天也没什么汗。

又是长长舒口气,才苦着脸去忙活。

今儿他得一个人干完往日三个人的活呐。

陈小满带周大丫到东屋时,李初元正端着托盘给村里人倒茶。

见她过来,李初元就埋怨起来:“怎么这么慢呀?我都忙不过来了。”

光东屋就坐了四十多个人。

“我来帮你好了。”

陈小满跑过去,帮着拿了碗倒水。

老李家只有十来个碗。

可光东屋就坐了五十来号人。

张桂兰将孩子给桂花抱着后,就把火盆搬过来,还在上面烧着一壶水。

水得滚烫后,李初元就来倒水给大家端过去。

好在村里人不讲究,大伙儿喝完水,就换别人喝,不用洗碗。

“哟,今儿真有福气,让未来的秀才老爷倒水喝。”

“不止呐,还有咱们的福星小满奶,看来以后咱们都有福了。”

屋子里的女人们都笑得前仰后合。

不知谁来一句:“咱们都要学纺线织布了,以后能挣钱贴补家用,可不就是有福了吗。”

这么一说,大伙儿笑得更大声。

只是一个个暗地里都铆足劲儿。

小满奶说了,只要六个人。

听说西屋还有四十多号人。

这竞争可不小。

周大丫笑道:“大家闲着也是闲着,我给你们讲讲织布吧?”

大家也不笑了,一个个都提起一股劲。

陈小满却跑过来拉住周大丫:“娘,先教纺线,咱们没有线织布呀。”

周大丫才反应过来,当即笑着道:“那成,我先教纺线。”

纺线机在西屋。

今儿来了百来号人,光西屋肯定塞不下。

周大丫一琢磨,干脆和正在西屋招待村里人的张桂兰一块儿把纺线机抬到院子里。

才端了凳子坐下,四周就被人围满了。

后面的人看不见,只能一个劲扒拉前面的人,让她坐下。

第一排的人只得蹲下,第二排就坐在矮凳子上,第三排坐长条凳。

至于更后面的,就只能站着了。

再往后看不见的着急啊,就想往前挤。

陈小满就道:“我教你们挑棉花籽呀。”

“那我们学不到纺线怎么办?”

“是呀,明儿就得考试了,我们学不会不就考不成了吗?”

陈小满脆生生道:“明天要考很多的,有给棉花挑籽啦、弹棉花啦、搓条啦,今天都要教你们,你们可以换着学嘛。”

一听还要学这么多,那些看不见纺线的人赶忙围到陈小满跟前。

陈小满棉花拿出来,翻找出里面的包裹的棉籽给大家看。

“这就是棉籽,得全部挑出来,才能进行下一步。”

第221章 挑棉籽

围着的人纷纷去箩筐里拿了棉花,就开始挑棉籽。

一开始不熟练,挑起来很慢。

可大家都是庄户人家,平时干惯了活儿的。

没一会儿,她们就熟练起来,棉籽挑得极快。

没一会儿,一筐棉花的籽全挑完了。

张桂兰又提了一大箩筐棉花过来。

李初元将手背在身后,在大家跟前走了一圈,就大声宣布:“二妞挑的棉籽最多!”

围着的人一下就嚷嚷了。

“咱们竟然还比不过一个没出阁的小丫头?”

“嫂子们,丢人了啊!”

“我刚刚是不知道这东西还要比赛,这回我肯定干得比二妞强!”

二妞得了第一可得意了。

她道:“我肯定还是第一!”

“瞧把她给能的。”

“嫂子们,可不能再丢人了啊。”

“今儿我就得让二妞知道嫂子们不好惹。”

“婶婶们更不好惹!”

大伙儿说着笑着,手上的动作却越发快。

李初元看得兴致勃勃,跑过来小声对陈小满道:“一会儿让她们把棉籽都挑完。”

“咱们得换着人来挑棉籽,不然就暴露啦。”

陈小满小声道。

“等娘那边学得差不多了,咱们再换人嘛。”

李初元还想多让她们挑棉籽呢。

一会儿大哥得再往家里搬棉花。

要是棉籽都挑完,能省下很多工钱。

说话间,牛车马车已经停在院子外。

李大宝和车夫要把棉花往屋子里搬。

李初元赶忙喊住他。

“大哥,搬到这儿来。”

李大宝道:“两大车棉花,放这儿可不好。”

“我们能挑完,她们手脚可快了,现在多练练,明天比赛就更快了。”

李初元一点不避开人,还大声嚷嚷起来。

大伙儿一听,纷纷对李大宝道:“快搬过来,我一个人就要一篓子。”

“我也要一篓子。”

大家纷纷呼喊起来。

得,他还省事了。

李大宝带着车夫把棉花往女人们面前放。

棉花分完,还有三个人面前没有。

其中就有桂花。

桂花急了:“大宝我没得罪你啊,你怎么不给我一筐棉花?”

“咱车子里的都放下来了,实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