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301)

作者: 渔眠 阅读记录

坐在一旁的李初元正休息呢,偶尔教小满写字。

陈小满虽然把《千字文》背下来了,也抄写了好多遍,可有时候想不起来具体怎么写。

这时候,就得李初元教她了。

他就问刘老爷:“刘老爷你怎么不去别家拜年?”

“难得来你们家一回,总得坐会儿再走。”

刘老爷打着哈哈。

他好不容易借口拜年来打探消息,这还什么都没打听出来,哪儿能说走就走。

要不怎么说他养的那些人没用呢。

从年前到现在,附近村子的人都跑来老李家换粮食。

可他愣是不知道他们为啥要来换。

老李家换这么多高粱到底什么用途。

眼珠子一转,他扯了个笑脸:“如今稻米越来越贵,你们换成高粱不合算呐。”

“稻米更贵吗?”

陈小满来了兴致,立马扭头问他。

一看陈小满上钩了,刘老爷立马坐直了身子。

“去年稻米收成少,价钱长得厉害。你们多在手里放放,等二三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再把稻米卖出去,能狠狠赚一波。”

李初元听得入迷,就问他:“高粱不涨吗?”

“涨啊。”

“都涨价,我们不吃亏呀。”

“那还是稻米好,今年稻米收成少,到时候大家再把粮价炒一炒,能把价钱涨到天上去。”

刘老爷说到最后,还给两人一顿挤眉弄眼。

“我连这么挣钱的路子都告诉你们了,你们可不能什么事都瞒着我。”

陈小满却气呼呼盯着他:“原来你也是炒粮价的坏人!”

“钱都让你们赚了,老百姓却吃不饱饭。”

李初元鄙夷地看着刘老爷。

刘老爷一噎。

“我不赚这个钱,别人也会赚呐。”

他可太冤枉了。

他这么大的家业,总得有地方赚回来吧。

不趁着天灾多从穷人手里捞,还等啥时候?

他还等着今年收成差了,拿囤的粮食大量换田地呐。

他今年的任务很重,得买它个百来亩田地。

“你们家囤这么多粮食,不也是等着粮价涨了拿去卖吗?”

李初元拉了一把陈小满:“别跟他说。”

陈小满点点头:“我才不会告诉他。”

她才不跟这种坏人好呢。

刘老爷心里跟猫爪挠似的。

“我都修桥了,是十里八乡的大善人!”

刘老爷为自己鸣不平。

陈小满可不会被他忽悠:“桥半个月前就停工了。”

村里人换粮食时说刘老爷不想花钱修桥了。

她都听到啦。

“得放他们回家过年呐,你们家不也停工了嘛。”

“那你什么时候开工呀?”

陈小满才不会被他忽悠。

刘老爷便道:“开了春就得春耕了,总不能让他们耽搁种地吧。”

“春耕完了开工吗?”

“今年难啊,得让他们多伺候田地,才能多收成,要不然,他们得饿死。”

刘老爷说完还加了一句:“我这都是为他们着想。”

“那你不想开工了吗?”

陈小满追问。

刘老爷打着哈哈:“肯定得开工。”

今年可是大好的兼并土地的年份,他得收拢资金,可不能用在修桥上。

桥嘛,过几年修也一样。

第250章 大善人可真费钱

两人这边的话被院子里的人听到。

大家都是一惊。

他们靠着修桥赚了不少钱,要是刘老爷不修桥了,他们的收入就断了。

村里人又急起来。

他们又不敢得罪刘地主,只能满怀期望地看着陈小满。

陈小满摇摇头:“你不修桥就不是大善人了。”

“还在作恶。”

李初元补充道。

陈小满同情地看着刘老爷:“你攒的福报很快会用完的。”

刘老爷浑身一抖。

“我去年应该攒了不少福报吧?”

他花了大价钱修桥,那福报还不得攒得够够的?

“你消耗得更快。”

李初元无情戳穿。

刘老爷眼皮直跳。

不会又报应到儿子身上吧?

想到儿子,他慌了神。

“过完正月我就开工,谁有空谁来干活,没空的就算了,这总可以吧?”

陈小满和李初元都很满意。

“你修桥会有很多福报的,是大善人。”

陈小满适时地拍个马屁。

刘老爷:……大善人可真费钱。

村里人都长长松了口气。

再看小满和初元,已是满眼感激。

等离开老李家,刘老爷才反应过来,自己什么都没打听出来呢。

还承诺要开工修桥。

哎,损失大了!

不甘心的刘老爷连着来了好几日,可惜什么都没打探出来。

老李家院子里天天排队,就是谁也不说。

哼,他刘宗想打听的事,还能打听不出来吗?

还想不想在他这儿干活了?!

于是,他知道了老李家一亩水田收两千多斤稻米的事了。

大晚上,刘老爷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嘴里念叨着:“两千斤呐!”

吃早饭时,还在嘀咕:“两千多斤呐!”

刘管家看出他的心思,讨好地笑着跟他提议:“老爷,老李家换粮,不就是想把稻米换给大家去种吗。”

“你也是这么想的?”

刘老爷精神一振。

刘管家笑得更谄媚:“他们家想做好事,又不敢卖种子,就想出这么个法子。老爷您这么多水田,要是都种上他家的稻种,收成得翻几番。”

刘老爷心头火热。

就是想到这些,他才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