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312)

作者: 渔眠 阅读记录

“我们家太穷啦,捐不起粮,但是我们可以跟县太爷换庄子呀。”

王县令一惊:“你们家有十四万斤高粱?”

陈小满惋惜地摇摇头:“十四万斤高粱太多啦,我们没有。”

王县令大大松了口气。

想到刚刚自己的反应,又觉得好笑。

一个农户怎么可能有十四万斤粮食。

只是下一刻,就听陈小满道:“我们家只有十二万五千多斤高粱。”

王县令一口气卡在了喉咙里。

十二万五千斤?

他折腾这么久,县衙的救济粮都不到十万斤!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僵硬着偏过头看向陈小满:“你……是不是说错了?”

陈小满很自信:“我没说错。”

她和初元哥哥算了好几次,纸上都记着呢。

王县令喉头滚动,半天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旁的村长赶忙拉了把老李头,慌张道:“满仓爷,可不能让孩子在县太爷跟前乱说话哟!”

老李头对老村长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还凑近王县令,小声道:“这事儿你可不能说出去啊。”

老村长心灵遭受着巨大的冲击。

他上半身晃了下,还好手快,及时抓住老李头的衣袖。

“满仓爷……是你傻了还是我傻了?”

老李头毫不犹豫:“肯定是你傻,你看你一把年纪了,都老糊涂了。”

他机灵着呐,怎么会傻。

老村长抹了下自己花白的头发,愣愣道:“我都老糊涂了吗?”

完了,他耳朵都老没用了。

竟然听到小满婶说有十二万多斤粮食……

老村长顿时生出一股悲凉。

人啊……老了都没用了。

瞧瞧,初元叔又问县太爷庄子卖出去没有。

哪儿来的庄子哟。

别人老了是耳朵听不见,到他怎么变成幻听了?

咦,不对啊。

他们嘴巴也在动。

说的就是十二万五千斤粮食。

老村长浑身一个激灵,一把抓住老李头胸前的衣服,往自己面前扯过来。

浑浊的双眼紧紧盯着老李头:“你家真有十二万斤粮食?!”

第259章 你们可真敢想

老李头敷衍着道:“差不离。”

“我的天爷呀!你们哪儿来这么多粮食?!”

老村长尖叫起来。

手里的拐棍随着他的动作高高扬起,又狠狠敲下,直接戳到老李头的大拇指。

老李头疼得“嗷呜”一嗓子,一屁股坐到地上,抱着脚就龇牙咧嘴。

老村长心慌了,赶忙去拉扯老李头。

“满仓爷,哎哟满仓爷,伤着了吗?”

老李头疼得一张脸跟揉了几十回的皱纸似的。

他一把甩开老村长,紧紧捏着脚。

陈小满和李初元赶忙蹲过来,你一句我一句问着。

“爹你怎么了?”

李初元被他这模样吓着了。

陈小满去拽老李头的鞋子:“我帮爹看看。”

老李头却不肯撒手:“不成,我太疼了。”

扭头就指着老村长,跟两孩子道:“你们记着,我要是疼死了就是村长害的,他就是你们的杀父仇人!”

老村长脑门一个劲冒汗。

他赶忙道:“我哪儿敢啊,满仓爷你可别胡说了。”

老李头压根不放过他。

还道:“你干什么用拐棍砸我?”

老村长气势弱了:“这不是被你吓到了吗。”

说起这个,他伸出两根手指,压低声音道:“十二万斤粮食啊!你家真是不得了!”

“你还想大声喊,让别人都知道是不?”

老李头双眼一瞪。

老村长可算明白了,这是怕他把事儿传出去呐。

这糟老头子,净是瞎咧咧。

县太爷还在哪,他就来这么一出。

老村长都嫌丢人,赶忙道:“我不说出去,说出去你也不怕,县太爷在这儿呢,谁还敢打你粮食的主意哟。”

老李头扭头看向王县令,连连点头:“是是是,咱县太爷在呢,谁都不能打我粮食的主意。”

“大家都说县太爷是好官,县太爷一心为咱老百姓,咱家底子都在这儿了,县太爷指定得护着咱呐。”

一顿马屁拍下来,王县令有点懵。

他实在想不到老李头脸能变这么快。

怎么就扯到他身上了?

他哪里知道老李头的心思。

家里这么多粮食,还被县太爷看到了,县太爷不要脸抢走怎么办。

老李头就故意把县太爷往上捧,把他哄高兴了,就不打他家粮食的主意了。

陈小满安慰老李头:“爹,我们的粮食跟县太爷换庄子就好了,不会有人拿走我们粮食的。”

王县令忍不住了:“你们可不够十四万斤粮食。”

他实在怕了这家了。

说着说着,话就变了。

别回头把他给坑进去。

陈小满点点头:“我们先跟县太爷定下来,等粮食够了,再把庄子给我们就好啦。”

“你定下来,粮食不够,我这庄子岂不是一直卖不了?”

王县令可不傻。

陈小满就道:“我们今年会努力种高粱,年底就能把剩余的粮食给你啦。”

“你们一年能收一万多斤粮食?你们家得交赋税,还得一家子吃,怕是剩不了一万五千斤。”

王县令直言道。

各家今年能填饱肚子都算好的了。

还想结余一万多斤粮食?

那不是难于登天吗。

李初元不觉得这不能解决:“县太爷把庄子先交给我们种粮食,到年底就够了。”

王县令:你们可真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