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灾:开局一座山,囤货?种田!(152)

作者: 寄英 阅读记录

穆奚回到家的时候,赵叶青端着碗正吃着蛋羹。

见他回来,起身走到门口,“你去哪了?”

说罢也没等穆奚回答,就探头往他篓子里看。

“辣蓼花?咱们要做甜酒嘛?”

赵叶青眼睛亮晶晶,好久没喝了。

大多的酒,包括放了冰糖酿制的果酒都难免有些苦味,只有甜酒才是她的最爱。

这蒸笼里的糯米饭还没出锅,糍粑都还没开始做,她又惦记上甜酒了。

穆奚笑着赶她走,“得先做酒曲,还有得等,过去坐着先吃你的蛋羹吧。”

有人操持她当然不着急,再催就有点不识好歹了,笑眯眯的舀了一勺蛋羹放嘴里,“吃着呢,这蛋羹人间美味。”

打糍粑之前,他先把辣蓼花洗干净晾干,等下午做酒曲的时候就不用再等,能节省些时间。

穆奚打开蒸笼,里面的糯米饭已经蒸熟了,米粒晶莹饱满。

蒸笼一笼刚好能全部放进石捣里面。

穆奚在石捣上抹了一层油,拎着屉布把糯米饭全部倒了进去。

以前做过年糍粑,都是用比人还高的大木棒,两人各持一根,交替着锤,现在只能坐着用短木棒慢慢锤。

年糕主要是要靠用力砸下才能把米粒砸碎,手里的动作不能斯文,每一下都要狠狠砸下去。

赵叶青吃完了蛋羹,把碗洗了就走出厨房。

把羊圈和牛圈的牧草和饮用水先给续上,兔子和鸡也得喂食。

昨天烧制的泥盆,今天炉子已经完全冷却,打开盖子戳了戳,泥盆已经烧制变硬了。

四个泥盆都轻轻拿出来,有三个都是成功的,有一个有细微的开裂。

赵叶青把这个放在了屋子外头,等开春了,去山里找几株野花种在里面。

还有一个泥盆留在工具间备用,剩下的两个装上了土拿进房间。

土里已经提前掺好了肥,把昨天泡上的豌豆种子,塞进手指挖出来小坑里,一个小坑里放两三颗种子,覆上土后浇透了水。

泥盆底下有小孔,下用木板垫着,多余的水从孔洞渗透出去,木板垫着也不会弄脏屋子。

厨房里还传来砰砰的锤击声,赵叶青洗了个手就走进去要换手。

“我来弄一下,你歇会。”

锤这个费力气得很,穆奚把木棒交给她,歇了十分钟觉得手没那么酸了,再接回来。

赵叶青连续锤十分钟已经是极限了,实在是费劲。

可想到糯米糍粑的美味,她觉得她又行了。

“你手酸了就说哦,我们换着来。”

石捣里面的糯米饭不算多,两个人来回交换两次就锤的差不多了。

盆里的糯米饭已经看不见米粒的形状了,变成了黏糊糊糯叽叽的一大团。

赵叶青伸手捏了一块,蘸了白糖就放进嘴里。

沾了白糖的糍粑香甜软糯,比蘸红糖的还要好吃,可惜没有炒好的黄豆面,蘸咸黄豆面也极香。

直接变身豆乳麻糍。

吃了一块后,赵叶青用碗装了一小碗打算一会吃。

剩下的就要做成一个个的糍粑了。

第134章 酒曲

双手抹了油,把糍粑用手捏出一个个的小圆球,再压扁了放在簸箕上。

蘸了油之后,糍粑就不会粘在手上,等放在簸箕上晒干了再放进清水里泡着,就能保存好久。

穆奚爱吃甜的,一小碗糍粑两人撒了白糖后就分吃了。

赵叶青吃了糯的就得站一会,不然就容易肠胃不舒服。

两人想着出去走走,顺带观察一下草甸上现在还有没有狼的踪迹。

他们这片区已经是草甸的边缘了,照理来说是没有什么可以供给狼群捕猎的动物群体了的。

就连靠近他们这边的湖边,都只有野鸭大雁之类的痕迹,最多也就是野猪。

不知道是不是上次吊起野猪,放置了两天才去取下,产生了一定震慑效果的原因,最近附近连野猪的踪迹也很少了。

两人在草甸上转了一圈,没有发现狼群捕猎和行走的痕迹,之前发现狼群的松树林里面,也没有再有新出现的脚印和粪便。

“难道是已经离开了?”

大白天出门相对还是安全的,两人就这么逛,除了鸟类也没有再发现别的动物。

闲逛到田地的附近,小麦还是那么高,青稞已经快要结穗了,等到结了穗灌满了浆,差不多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青稞就能收割。

家里的米面剩的不多不少,青稞收割后,粮食完全能撑到小麦收割。

小麦成熟得天气变暖和才行,到时候再种上水稻,有个一年的轮作期,家里就不会再缺粮食了。

穆奚随手割了两把黑麦草攥在手上,“拿回去喂怀孕的羊,给它们解解馋。”

羊也几天没有出门,绵羊还好运动量不大,山羊估计憋得难受,它们可喜欢在山头上蹿跳了。

这么多只羊怀孕两把可不够,赵叶青也攥了两把在手上才往回走。

草甸的风向来是大的,没风的时候就岁月静好,一刮起风无遮无拦的吹得人都要站不稳。

一阵风自草甸深处吹来,带着湿冷的潮气,推着两人快步往家里赶。

进入羊圈,新鲜的牧草一下子就吸引了羊群,赵叶青拼命往怀孕的羊面前伸,还是被别的羊抢走不少。

特别是有头公羊,平日里最闹腾,抢食也最过分,总欺负别的羊。

赵叶青冷笑,指着那头山羊和穆奚道,“等天气变冷,这头就先宰了。”

正好羊皮还能拿来做衣服围脖或是多囤几张做个床褥子。

想到这,赵叶青才想起天热的时候剪下来的羊毛,她之前就想着冬天了就能做羊毛毡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