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朱明画卷(192)

作者: 西木子 阅读记录

差强人意!虽与计划有差,但总算还在自己的预料中,只是可惜不能在朱棣走之前,提拔了郭软玉 ... ..不过这样也好,再多些时间观察,于自己总是有利的。

仪华一袭心转间,已抬头对阿秋吩咐道:“三郡主可能是饿了,你抱她下去,和乳娘一起伺候她用些吃食。”

阿秋像是没听见一样,双眼呆愣地望着仪华,双唇微微张嗡。见阿秋像掉了魂似地,仪华笑容没变,声音却严厉了几分:“让盼夏过来伺候。”

阿秋仍没有动。

抱着曦儿立在一旁的陈妈妈看得心急,暗里腹诽了一句“怎么这么不灵性”,就忙悄悄地推了阿秋一把,将一方白杭绢帕顺手拢进了阿秋的袖笼里。一番动作一气呵成,在众人没发现之前,陈妈妈已面色如常地站在一边,手拿着个拨浪鼓逗得曦儿咯咯直笑。

阿秋微踉跄了半步,整个人完全清醒了过来,她怔怔地抬起头,见已有几人诧异的看向自己。不由地她心中一紧,下意识的紧了紧袖口的帕子,就忙转身背对众人,矮身从仪华手中接过哭声渐小的三郡主,放在三郡主身下的手却极快的往仪华腿上一撸。

仪华忙捻起腿上的绢帕,在手里用力搅了几下,心里方才平静了下来。

阿秋低头看着三郡主身上多出的一块带血帕子,还有被绊开的金镯子上那根滴血的金针,她脸色霎时一白,连忙死死压住三郡主的腋下,逃也似地三步并两步的出了厅堂。

这时,仪华望了一眼阿秋有些慌乱的背影,似有若无的在心里叹了一声气,便对三郡主的乳娘道:“穿过左边的厅堂,过了月洞门,就有个一溜儿五、六间的小罩房,你先带着三郡主去那吧。”

那乳娘听了吩咐,怯怯地看了一眼李婉儿,又看了一眼仪华,心里似乎在掂量着什么,终是向仪华福了个身,领命而去。

低垂的目光看见乳母青色的锦缎裙摆晃过,李婉儿抬起头,嘴角微微一扯,翘起了一个嘲讽的弧度,旋即却敛了下去,又恢复成了官宦千金出身的亲王次纪。

然而,她却没想到,这一个极其微小的动作。落入了朱棣的眼里,让本就恼怒她带三郡主出来的朱棣,越发对她不喜。于是,只见那乳娘还没走出大厅,朱棣便对左右吩咐道:“婉次妃,身子有恙,也扶她去后罩房歇着,顺便再给她请个平安脉。”

陈德海恭敬应是,点了那两名随李婉儿来的婢女搀扶她下去。

李婉儿任由婢女扶她起身,双眼却一眨不眨地盯着朱棣,满目的不可置信:“王爷……”本就虚弱的身子,似受了何种打击一般摇摇欲坠。

朱棣浓黑的剑眉,往眉心笼了一笼,语气依然淡淡道:“三郡主在哭,本王想你是放心不下她,就先下去看看她,等她不哭了你在过来就是。”

李婉儿让病弱的身子折腾了太久,让这半年里的独守深闺寂寥了太久,也让这月里的不平愤恨蒙蔽了双眼。

如此,李婉儿一听朱棣这样说,就想起朱棣对三郡主的关心,脸上立刻漾出了一抹柔美的笑容,宛如一朵六月盛开的睡莲般洁白美丽:“谢王爷关心,臣妾这就去看看。‘我们’的小女儿。”

说完,让身边的女婢搀扶退下。

在坐的诸位夫人都略微怔了一下:这个婉次妃居然如此好颜色!一句感慨后,诸位夫人目光一转,不觉望向仪华。看着仪华那张白净的笑颜,再一想王府中的情形,心中却又是一叹——只怕又一个红颜薄命。

而她们之中,却又一人手抚上了自已称脸颊,望着李婉儿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

一连少了两位郡主,一位次妃,却没有影响到大厅的气氛。

众人说说笑笑了几回,曦儿周岁抓周的吉时便到了。

内侍们端了一张罗汉床摆在大厅正中,婢女们放上象征各种寓意的物什。

到场的夫人们又推出了三四位身份稍贵重的夫人,由她们取下身上随身的饰品放下,再由朱棣、仪华一人放下一样事先准备好的物件,一把黄金弓箭,一方竹简书。

众人见朱棣拿出的物件,竟是一把做工精细的黄金弓箭,只见弓约一尺来长,磨得光亮的弓背上镶嵌着一颗颗大小不一的红色宝石,闪闪亮亮地直晃人眼!

见此,众人双眼登时亮了亮,望着坐在罗汉床上曦儿,不觉带着几分紧张气息。

于是,一时间只见一个豪华的大厅内,拥用推推的围了一大群人,他们都屏气敛息地看着中间的那个小人儿。偏生那个小人儿也不怕生,他歪着脑袋也去看众人,直到听到一个熟悉的女音不悦的叫了一声“曦儿”,并向他指了指围在他身边的各种摆件,他这才转了注意力,好奇的东爬西滚,像以前一样随手抓起一个小物件,扔到地上等侍人捡起,又将它扔在地上。如此反复,而乐此不疲。

第140章 终了

“啪”地一声脆响,一方竹简书落地,打破了众人的沉静。

李进忠刚捡起一本蓝皮纸书放下,就见仪华的竹简书被扔在地上。当下,他只感眼前黑了一黑,暗叫了一声小祖宗哟,连朱棣、仪华的脸色也不敢瞧一眼,忙蹑手蹑脚的去捡竹简书。

仪华却瞥了一眼朱棣,见朱棣要板脸训斥,到时场面难免不好看,便抢在朱棣开口前,叫住了李进忠:“搁在那.别捡了!”

李进忠尴尬的住了手,讪笑了两声,退到了一旁。

仪华脸上没一点不快,盈盈地立在那里,面向众人含笑道:“小儿顽劣,让诸位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