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亡国父皇偷读我心后,支棱起来了(125)

作者: 红豆煮水 阅读记录

户部蒋励:“……”

他无话可说,只能脸红低下头。

“臣已经催促户部的人,每日都给臣想一个赚钱项目。”

“但没一个能用的。”萧云州翻白眼。

蒋励轻咳一声,“皇上再给臣一点时间,最近钱行的事忙完,大家也都有了空暇,可以思量怎么用钱挣钱的事了。”

萧云州勉强颔首。

这时候他真是无比想念自家仙子转世的闺女。

可是闺女的仙力,必定修炼不易。

他这个父皇也不能厚着脸皮,次次都要靠闺女行事。

这样下去,若闺女有一天飞升,景国怎么办?

景国下一代下下代君臣,还能撑着不亡国?

萧云州看着这满书房站着的户部、内阁大臣,就忍不住敲打他们,“都想,都想,谁第一个想出挣钱项目。”

“超过百万两,朕就给他升官。”

“超过五百万两,朕就给他发一个免死铁券!”

“!”

书房大臣全都震撼。

免死铁券,是臣子最高荣耀。

自从景国建国后,都没发过多少这玩意儿。

只有几个开国功臣才有啊。

萧云州挥手,“建国固然有功,但力挽狂澜、拯救我景国国力于危难者,自然也是大功臣。”

“行了,你们想吧,想到随时递折子上来。”

他刚说完,书房外站着的魏正就一个通报。

“皇上,柳嫔娘娘请见,说是有重要事情。如果您没时间见,她写了份文章,请您有空的时候瞅瞅。”

“?”

书房重臣闻言都惊了,转头看向外面。

啊?

皇帝刚让他们想法子写折子,结果大臣还没写,后宫妃子先写了?

嗯不可能。多半只是情诗。

大臣们很快镇定,不感兴趣地移回目光。

“什么文章?”萧云州倒也新奇。

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嫔妃来见他不是送汤羹点心,而是来送文章的。

“成乾写的?”

“不是,是柳嫔娘娘自己写的。”

“!”

萧云州瞪眼,转而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

咳了一声,朝户部蒋励、内阁重臣道,“你们先到偏殿去用些茶点。朕待会再与你们讨论银子的事。”

魏正很快带柳嫔进书房,正好与大臣们擦肩而过。

柳嫔微笑与几个大臣打招呼后,见了皇帝就立刻开门见山。

“皇上,臣妾今早在太后娘娘处见到丽妃换下平日华服,改穿普通绸裙。”

“臣妾就想到一个能让后宫自给自足的挣钱好法子。”

啥?

这一句话,不仅让萧云州有些听愣,就连书房外本来已经朝偏殿走的户部蒋励都停下脚步了。

后宫自给自足?

挣钱法子?

蒋励挪不动腿了。

皇宫开销,向来不低。

虽说现在把血燕、人参什么给管住了,但还有冬日用的银丝炭,各种羊肉鸡肉猪肉,还有冬日稀有的新鲜蔬菜……这些内务府开销都不轻。

还有皇宫里宫女、太监,养了好几百人……

蒋励停了脚步,竖起耳朵。

果然就听,柳嫔思路清晰地解说,“皇上,臣妾想着,后宫嫔妃旧时不穿的衣物、不戴的簪环,与其放着堆灰,时间久了虫蛀鼠咬坏了。还不如拿出来,凑在一起办一个后宫的新年义卖。”

“!”

柳嫔这一席话,叫蒋励、萧云州目瞪口呆。

有道理。

放着也是放着。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啊。

但萧云州也有点不好意思,看了眼柳嫔身上本就不新的湖色宫衣,“这……柳嫔,有些后宫女子本也不算富裕,若是把首饰拿出来卖钱,这钱进了户部,户部都用的亏心啊。”

户部蒋励:“……”

柳嫔笑了,“皇上,臣妾也想过,不能一味让大家亏了。”

“我们这义卖,可以安排成让商人、百姓一方叫价的方式,价高者得。”

萧云州、蒋励的目光顿时大闪。

“你仔细说说!”

柳嫔嗯了声,“譬如臣妾刚入宫,得的一对翡翠耳坠,臣妾戴着觉得坠的慌,有些疼。”

“这耳坠,臣妾就不怎么爱用,臣妾就愿意拿出来叫卖。”

“我自己心里估计,它能卖个大约三两白银。”

“如果最后有富商愿意花,高于三两的价格。”

“那臣妾不就赚了三两?还有多的,不就能再给咱国库吗?”

萧云州听得大喜。

宫妃自己报出底价,也得到一笔收入补给自己,心甘情愿,也有所收获。

而义卖若是得到超出这底价的银两,就收入国库日常所用。

如此后宫、国库都有的赚。

“此计大善啊!”萧云州乐了。

柳嫔却是一脸担忧,“但这只是我今日看到丽妃时随便想的,义卖到底有没有富商、百姓愿意出高价买我们的首饰、茶碗,也不确定。”

这有啥不确定的?

站在外面偷听的户部蒋励都急得跺脚!

肯定有傻子,咳不是,有富得流油的人,愿意买皇宫的东西啊!

内造的贡品,平时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宫内精致的物件,寻常人见也没见过。

他们户部到时还能收这义卖的出席观摩钱、参与叫价钱!

蒋励越想越激动,他都能预料到,大家为了一件太后、皇后、妃子的小物件,而争相叫价的热闹场景了。

随便得一件宫里贵人用的东西,都可以作为传家宝,富绅都不心动!?

价高者得,绝对愿意出三倍五倍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