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年!全家团灭前,天降小福宝!(110)
“母子”俩并排躺在灵棚里,陈舅爷的几个朋友上香烧纸,尽了礼数之后就回城了。
留下邰老爷子带着族人们,还要在这里守满七日。
负责记账的管事受了主子的嘱咐,出手也很大方,为邰家众人安排了饭菜。
因为不是郑氏一族的血亲,所以众人也不用吃素。
大盆的白米饭和猪肉炖菜,管饱管够。
邰家众人惊喜之极,若不是场合不对,怕是都要欢呼起来。
邰老爷子想起家里的郑小少爷,带着儿孙们只吃了白米饭,算是替不能到场的郑小少爷尽尽心……
当晚,邰老爷子带人守了灵。
第二日一早,附近的邻居,还有同郑家或者陈舅爷有些交情的人,开始陆续登门吊唁。
邰老爷子假装困顿,坐在灵棚旁边打盹,实际仔细观察来人的神色,试图找出这场灾祸的幕后黑手。
可惜,来人有的悲痛,有的叹气,有的嫌弃应付,却没一个瞧着像奸计得逞的痛快模样……
第六日时候,陈舅爷的几个朋友又过来了一趟,商量起郑家人的埋葬之地。
因为横死,郑家的祖坟是不用想着埋进去了。
当然,郑家以前也是穷苦人家,南边逃荒出身,根本没什么像样的祖坟。
后来郑大人娶了妻,又捐官离开泰安,甚至老娘都带走了,这边就更没安排了。
陈舅爷的几个朋友很为难,他们家里倒是有些山地,但也不能埋郑家人啊,不能容留死的如此凄惨的冤魂。
万一犯些忌讳,真是没地方买后悔药了。
最后还是邰老爷子说道,“郑家或者陈家有没有庄子,不如单独开一片坟茔地。以后郑大人或者陈舅爷回来,想要迁坟也方便。”
其余几人得了提醒,都是亮了眼睛。
他们还真知道,陈家有个田庄。当初桃花开的时候,他们还同陈舅爷一起去庄子喝过酒。
如今虽然不知道田契是不是一并烧毁了,但有郑大人的颜面在,这泰安县想必也没人敢抢夺。
最重要的是自家地安葬自家人,就是犯忌讳也同他们没关系啊。
于是,事情就这般定了下来。
可是,找寻风水先生选宝地的时候,又遇到了难事。
郑家被灭门,实在太凶险了,每个风水先生接到邀请都是百般推脱。
生怕他们法力不够,反被伤害了!
无法之下,老爷子突然就想起当初那个算命瞎子了。
他亲自进城去请,瞎子还真在原地。
于是,一百两银子砸下去,瞎子就收摊去陈家庄子“干活儿”了。
出殡这日,看热闹的是人山人海,但愿意上前帮忙的却是寥寥无几。
三十几个棺木,最少也需要百十人抬啊!
邰老爷子只能让人回村去喊人手,邰三爷亲自带了邰家剩下的所有男丁前来支援。
为此,邰家村都空了大半,邰家院子的修建也停了。
郑小少爷跪在屋子里,朝着田庄的方向磕头,听着外边院子静悄悄,感激的眼泪流成了河……
一路出殡,一路满城出动看热闹。
原本众人以为郑家下葬会很冷清,没想到四人一副棺材,居然各个没落空。
有人就问道,“郑家这事这么晦气,谁这么胆子大,居然跑来抬棺材啊?”
“是啊,他们也不怕犯忌讳,回去掉层皮!”旁人也是惊讶。
但也有人知道内情,同众人解释。
“抬棺材的是南边邰家村的人,带头的是邰三爷和邰六爷。先前郑家大手笔送谢礼,你们还羡慕了好久的那个邰家!
“人家可是有良心,念着郑家的好呢。知道郑家出事了,从第一天一直到如今,出人出力,随叫随到。不得不说,这是个知道感恩的人家,有良心呢!”
“啊,原来是那个邰家啊。我听说正建房子呢!”旁人恍然大悟,应了一句。
第九十四章 郑小少爷已经死了!
“都放下了,还建什么院子啊,邰六爷把同族的老少爷们都带来帮忙了。”
“真是有情有义,真是比旁人家好太多了!”
“是啊,这样的人家错不了。以后有机会结个儿女亲家,真是有事也能依靠。”
“这话有道理!”
众人议论纷纷,倒是把邰家的声望抬了不只一个台阶。
若是邰三爷知道,怕是要高兴坏了。
这会儿,他也同老兄弟感慨呢。
“这人啊,一辈子平平安安比什么都重要。有时候富贵不是好事,反倒是催命符啊!你看郑家三十几口,活蹦乱跳的,一夜之间就都成了黄土一堆!”
邰老爷子点头,下意识望向远处的山峦,低声应道,“三哥说的对,富贵有时候就是杀人刀,还是刀刀不见血。”
不远处,三十几个墓穴已经挖好了,棺材正缓缓放下。
当先两个并排的墓穴最大最宽敞,安葬的是郑夫人和“郑小少爷”。
待得填了土,立了碑,烧了大批的香烛和黄纸,这场白事也就算结束了。
陈舅爷的几个朋友真是长松一口气,他们辜负了陈舅爷的嘱托,但如今死者得以安葬,就是以后见到陈舅爷,也算是有个交代了。
再看看忙前忙后的邰家人,几人也是真心的感激和佩服。
特别是邰老爷子,其余人还拿了赏银,但他老人家可是一文都没收。
纯粹是因为先前郑家的帮扶,如今真心诚意送郑家人最后一程。
几个人一商量,请了老爷子到跟前说话,然后半送半塞,把账目上剩下的八十多两,统统给了老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