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灾年!全家团灭前,天降小福宝!(334)

作者: 花期迟迟 阅读记录

最好第一次,也就是浅淡的红色。

这种紫色的气运,还是第一次。

就是不知道紫色代表什么,紫气东来?

他的脸色有些沉重,不知道救了这人是福是祸。

邰永禄、邰永悦和陈瑞阳被关在木屋里,但实在是惦记爷爷和妹妹,想出门又被刘全死死守着,只能趴在窗户上,恨不得把脖子抻出二里地。

好不容易远远瞧着爷爷等人回来,他们都是欢呼起来。

“爷爷回来了!”

“刘叔快开门!”

刘全也是松了一口气,回身打开门栓就去迎了众人。

三个小子冲过去,围了爷爷,又好奇看向那半死的年轻人。

衡器临时用树藤编了一个担架,那年轻人长的瘦高,小腿耷拉在下边,看着很是凄惨。

“爷爷,这是谁?他怎么受伤了?”

邰永禄还知道不能生张,小声问着。

陈瑞阳接过珠珠抱了,也是一脸的好奇。

就是大黑马都带了媳妇儿凑过来,嗅嗅担架上的人,被冲了满鼻子的血腥气,然后嫌弃的打了个大喷嚏。

老爷子赶紧吩咐,“衡器,你们会处置伤口吗?先帮这个小兄弟止血,刘全回家找永禄他娘,就说我要王大夫留下的伤药,让她都拿来了。还有干净的棉布带子,一套永安的新衣衫。对了,永宁先前腿伤吃的药还剩两副吧,都拿来!”

衡器和刘全赶紧应了。

刘全抬脚就要下山,永禄怕他说不明白,就自告奋勇陪他一起回去。

留下邰永悦和陈瑞阳赶紧帮忙烧热水,那人伤口太多,只是擦洗就是个大工程……

杨丽华正在家里后院忙着,车队这次从草原又带了不少羊绒回来。

村里妇人忙了几日,清洗晾晒,邰继业又送去染坊染了颜色,如今重新拉回后院,就要开始纺线和编制了。

村里妇人不怕活计忙碌,就怕没有活计啊。

这会儿,大伙儿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说着八卦,手里不停忙着,真是各个眉开眼笑,高兴的不成。

杨丽华带了春红,要记录原料,进出成本,更要记录妇人们的出工,方便以后开工钱,也是忙的脚不沾地。

幸好,胖丫头被老爷子带走玩耍了,否则,她怕是也不能这么专心的忙碌。

第二百八十八章 虚惊一场

刘冬娘同样不轻松,最近家里打制木板车,又雇了木匠师傅,住在排房,但吃却是家里负责。

老爷子是个场面人,那是宁可饿着自家,也不能慢待客人的。所以,这饭菜方面,她就格外要费心一些。

趁着今日孩子们不在家,没人捣乱,刘冬娘剁了肉馅和豆角沫,准备包大菜饺子,蒸上两帘子,连木匠师傅和自家人都够吃了。

正是忙碌的时候,邰永禄和刘全儿就回来了。

邰永禄瞧着灶间冒热气就冲了进去,正好看见大菜饺子出锅,于是伸手就抓了一个,咬上一大口。

刘冬娘下意识拍了他一把,笑骂道,“饿死鬼托生啊,天天这么嘴急!让你娘看见又该罚你了,赶紧去洗手!”

说罢,她才突然反应过来,追问道,“不对啊,你不是上山了吗?你爷爷呢,珠珠呢?”

邰永禄烫的吸冷气,含糊应道,“爷爷让我回来取伤药……”

伤药?!

刘冬娘立刻变了脸色,几步冲出门就奔到了后院。

“大嫂,大嫂!你快来,快来!”

杨丽华惊了一跳,扔了账册就出了门。

“怎么了,冬娘?”

其余妇人听到动静,也是纷纷探头到窗前张望,不知道出了什么大事。

刘冬娘反应过来,赶紧捏住了手指,装作疼痛模样,说道,“大嫂,我切手了!给我找点儿伤药啊!”

众人松了一口气,了然的笑了。

大伙儿这是出来做工了,家里活计被婆婆或者妯娌接过去了,否则平日也是围着灶台转,割个手都是常事,不稀奇。

但杨丽华太熟悉妯娌了,猜到她是遮掩,就赶紧同众人说道,“你们继续忙,我去前院一趟。”

说罢,她就扯了刘冬娘出了角门。

邰永禄一个菜饺子下肚儿,眼见老娘和婶子脸色不对跑过来,也知道闯祸了,赶紧往回找补。

“娘,二婶!你们别害怕,没事,咱家人都没事!”

杨丽华和刘冬娘都是松了一口气,但也气坏了!

刘冬娘一巴掌拍在永禄后脑勺上,骂道,“臭小子,你要吓死人了!怎么就长个吃心眼儿,有话不说明白了!”

邰永禄委屈的挠挠后脑勺,他也不敢辩驳啊。

方才确实没说清楚,但婶子也是窜的太快了,他来不及补充啊!

刘全在一边憋笑,赶紧上前解释,“大夫人,二夫人,老爷子带着珠珠去上坟的时候,碰到一个受伤的年轻男子,流了不少血。

“老爷子让我们回来取些干净的棉布,还要一套永安的衣裤,最重要的是王老大夫留下的伤药。”

“对了,还有二哥先前腿伤时候喝剩下的伤药!”邰永禄跟着补充,末了瞄一眼灶间的大饺子,又嘿嘿笑着说道,“爷爷和妹妹他们都没吃饭了,给我多带些饺子就更好了。”

刘冬娘听得哭笑不得,家里人也没受伤,她放了心就赶紧去装饺子了。

杨丽华也是赶紧进屋寻东西,用一个包裹装好塞到背筐里。

但她怎么想都不放心,生怕刘全和儿子不说实话,万一是珠珠或者老爷子受伤怎么办。

索性,她同妯娌说一声,就跟着两人一起上山了。

半山腰上小木屋里,衡器等人已经麻利的给年轻人清理了伤口的血迹和泥土,忙的满头大汗,实在是伤口太多了。

上一篇:山河美人谋 下一篇:东宫掌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