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年!全家团灭前,天降小福宝!(379)
不得不说,一个好的族长对一个家族来说至关重要,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睿智明理。有一个长辈时时提点,族人才能走正路,有力气往一处使,日子越过越好。
邰老爷子心里满意,到底为族人百般谋算没有白费。
他想了想说道,“那成,县衙寻人情的银钱,大伙儿平摊吧。但山上建木屋的吃喝花用算我们家的,毕竟大伙儿也不常进山,大半时候都是我们家在住。”
这次,邰三爷没有再坚持,应道,“好,这事说定了。以后村里人偶尔去落个脚儿,你别往外撵人就行。”
“那不能,多搭出两间木屋呢,大伙儿随便住。”邰老爷子呵呵笑。
这些事情说定,杨丽华才开始按照各家的账目发银子,各家的当家人上前按手印。
这个时候,有人又发现了惊喜之处。
“这免徭役的罚银不是三两多吗,怎么才一两多?”
旁人立刻跟上,同样嚷道,“是不是大嫂子算错了?”
邰老爷子示意众人低声,压着嗓子解释道,“县老爷念着同咱们邰家相熟,嘱咐官差没有要双倍罚银,所以一人只有一两,加上给官差的好处平摊下来,一人就是一两多。
“大伙儿出去一定不要乱说,否则传扬出去,外人找去县衙要说法,咱们就坑了人家,也害了自己。”
众人听得高兴坏了,他们不但躲过了徭役,还只花了这么少的银子!
“不会,不会,六叔放心,我们绝对不乱说。”
“太好了,一下多出二两银子,够吃多少顿饺子了!”
“是啊,我还以为今年要白挨累了,没想到还剩了这么多。”
村人们纷纷应声,喜笑颜开,妇人们更是高兴,毕竟她们当家呢,钱匣子满一些,没谁比她们高兴了。
邰三爷也跟着嘱咐,“各家妇人管好嘴,不要回娘家乱说。谁家交了罚银子都上火心疼,若是知道咱们占了便宜,怕是就要把咱们当眼中钉了。”
一个妇人听了这话,半是不高兴半是玩笑一样应道,“三伯总是提醒我们这话儿,好像我们随时要把婆家卖了一样!娘家再好,我们也是泼出来的水了,如今我们就是邰家人!傻子才出卖自家人呢!”
“就是,就是,三伯太伤我们心了。”
“三伯不信我们,我们儿子姓邰,老爷们儿姓邰,我们当然也是邰家人了!”
其余夫人也是开口,一起讨伐。
邰三爷赶紧举手讨饶,“我错了,错了!以后再也不这么说了,都是邰家人,都是邰家的好媳妇儿!”
众人忍不住哈哈笑,又说了几句才继续发银钱。
今年的苞米有人种多有人种少,但支持戍边军却没一个退后的。
幸好戍边军也不赖,没有让大伙儿吃一点亏。
待得杨丽华合上账册,所有人都是怀里沉甸甸,神色恍惚,隐约还带了一点儿后悔。
早知道,就是买地也要都种上苞米啊,实在是太高产了!
邰老爷子瞧着众人神色,开口说道,“之前被服徭役的事闹腾的,很多人都耽搁了买苞米种子,估计明日过后就会热闹起来。大伙儿若是往外卖,一定要看好买家,价格不要贪高,尽量找稳妥的,银钱要算清楚,要检验好……”
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不等他说完,已经有村人心里打鼓了,赶紧应道,“六叔,你们家不是也要卖苞米种子吗?不如把我家的带着一起卖吧,我怕上当受骗啊!”
旁人得了提醒,也是立刻接了话头儿,“是啊,六叔,辛苦您一起找买家吧,我们只管收银钱就行。万一上当受骗,这一年可是白辛苦了!”
“对,对,六叔带我家一个!”
“我家也是。”
其余村人也不甘落后,纷纷嚷起来,生怕被落下。
邰老爷子同邰三爷对视一眼,哭笑不得说道,“这些赖皮缠,我还甩不掉了!多大的人了,卖个东西还要我出面,他们等现成的!”
邰三爷也是笑,劝道,“能者多劳,你就别抱怨了!大伙儿是信得过你,再说你是当六叔的,你不操心谁操心啊!”
邰老爷子无奈,只能说道,“那好,我尽量都带着。若是有城里大户上门是最好的,银钱稳妥价格好,咱们也都省心。”
众人赶紧笑着道谢,至此事情就算是圆满解决了,老老少少捧着银钱往家走,脚底下好似踩着云彩一样。
当然,他们回了家之后,又是一番悄摸摸的鸡飞狗跳。
一会儿耗子洞里多了一个装银子的小罐儿,不等耗子看个新奇,又被掏出去塞进了鸡窝……
老话说,家里有粮心里不慌。邰家村则是家里有银子,心里更慌。
但这份惶恐,却是旁人羡慕也得不到的。
各家妇人激动的在炕上“烙饼”,早起就不约而同的要进城。不为别的,给辛苦的老爷们割肉包顿饺子,扯布做套新衣裤总是应该的。
于是,村口的共用马车,眨眼间就被挤满了。
这般,还有七八个没地方坐,急的跺脚了。
邰三爷背着手,捏着烟袋锅儿,早起例行绕着村子“巡视”,见到这般就做主又添了一辆马车。
妇人们可是高兴坏了,叽叽喳喳把老爷子哄得高兴又脑瓜子嗡嗡的。
杨丽华倒是没什么买的,就是想着儿子要休沐了,于是托付村里人去点心铺子送个信儿,让儿子明日回来住一晚!
待得两辆马车拉着兴高采烈的妇人们一前一后出发,村里又恢复了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