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国子监留级生(130)

“还好。”

“不怕,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帮你。”

看着山长苍老的模样,想到之前他对原主和明知言的照顾,俞渐离心中一阵柔软,轻声道:“我并不想去他们那里。”

“嗯,其实可以考虑,这个不急,你若是真的觉得哪里合适,我也不会强留你。这关乎你的未来,需要慎重思考。”

“嗯,好。”

“你积分的事情我也听说了。”山长提及了俞渐离积分的事情,显然是有特殊关注过他,“我想着,你若是下一次考试仍旧能拿两分半,我可以破例让你提前升到国子学,如何?”

俞渐离一怔,这可真的是破例了。

而这是山长挽留他的方式。

俞渐离受宠若惊:“这……自然是极好的。”

“想升上去?”

俞渐离想了想后回答:“嗯,我想去陆怀璟和纪砚白在的支堂。”

山长也不质疑他的选择,直接道:“好,我来安排。”

*

白胡子老者有些纳闷,一边离开,一边嘟囔道:“崇玄学的人凑什么热闹?那莽夫连俞渐离擅长什么都不知道吧?”

“俞渐离最近和纪砚白走得很近。”柳映桥这般回答。

提到了纪砚白,白胡子老者瞬间想到了什么,停住脚步惊讶地问道:“难不成……姓姚的不从我们司天台要人,看上了俞渐离?”

“很有可能。”

“还真会挑人……”白胡子老者气得掐腰,最后也无可奈何,“你说能不能我们让出两个司天台的天文生,把俞渐离换过来?”

柳映桥并不认可这个提议:“这个就要看我们和俞渐离有没有缘分了。”

“可惜了,被姚老儿先下手了。”

*

俞渐离返回太学的途中遇到了在等候他的明知言,他赶忙走过去轻声安慰:“不必担心,我这边无碍,并且山长答应了我很不错的事情。下一次考试我若是还能获得两分半,我可以升到国子学去,我想和陆怀璟、纪砚白一个支堂。”

明知言听完之后点了点头,没有什么不悦的情绪,低声道:“这很好,我离开国子监后他们也能照顾你。”

听到这句话,俞渐离意识到了什么,语速都变快了些许:“太子给你安排差事了?”

“嗯,不过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太子来说是坏消息,对我来说倒是无伤大雅。”

“怎么?”

“昨日一位翰林院的五经博士意外去世了,说是突然暴毙,导致职位空缺。刚巧在此之前太子递上了帖子推荐我,圣上便让我去顶替这个位置。”

“翰林院?”

“嗯。”

翰林院算得上是成为阁老,或者重臣以及地方官员的必经之地,是养才储望之所。

但是俞渐离知道,太子对明知言的期望不止如此,他甚至不需要经历翰林院,就可以去到更重要的位置,直接地帮助到太子。

可这位五经博士没得太过巧合,这个位置又算得上不错,安排到这里太子也不能质疑什么。

“怎么死的?”俞渐离莫名地想到了这个问题。

“人在酒局,突然暴毙。”

“中毒?”

“未能查出。”

第65章 国子学

国子监凉亭。

今日聊天的内容有些特殊, 俞渐离和陆怀璟干脆坐在凉亭内单独吃晚饭。

近些日子天气闷得很,仿佛在酝酿着后几日的大雨,此刻的二人却无暇顾及。

“正八品?”陆怀璟听完翰林院五经博士这个官职后, 眉头紧锁,嫌弃得直咧嘴,“太子哥哥亲自推荐, 明知言在国子监的积分都已经历史最高了,最低也该是个正七品吧?怎么……”

俞渐离也是这个想法:“知言如今的成绩, 封为翰林院修撰都绰绰有余,毕竟他堪比状元郎。”

“对啊!”陆怀璟大手一拍桌面, 也在帮明知言鸣不平, “那些之前嫉妒明知言的人可要笑死了,这个官……嗐呀!”

俞渐离则要多想一些。

在原著里, 明知言也假意归顺了太子一阵子, 被安排在了通政司,并且是官居五品的右参议。

之后也算是平步青云, 在和太子决裂彻底帮助七皇子时, 他已经是史上最年轻的通政使。

在结局时,七皇子才封他为宰相。

如今剧情偏差得有点大啊……

能够改变剧情的人,只有后出现的变数。

要么是他, 要么是林听。

俞渐离影响不了明知言的官途。

那么做手脚的就只能是林听,毕竟这位五经博士死的时间太过巧合,俞渐离很难不多想。

此刻,俞渐离只能努力稳住局面:“知言自己没有怨言,我们也不必再多说什么了。”

“他能抱怨什么啊?难不成抱怨圣上?”

俞渐离看了看周围, 确定没有旁人在偷听,才放下心来提醒:“你可谨言慎行吧!”

陆怀璟也跟着一阵踌躇, 想了想后问:“他何日离开?”

“已经在收拾东西,明日便会上任。”

陆怀璟竟然有些难过:“我来国子监后便开始找明知言麻烦,现在他要去任职了,我居然还有点舍不得了。要不今日我给他办个饯行宴吧?”

“他不喜欢这些,不如给他置办一些实用的践行礼。”

陆怀璟很是苦恼:“送什么?笔墨纸砚?”

“……”俞渐离也被问住了。

随后两个人一起叹气。

事发突然,他们都找不到好的礼品。

*

明知言去翰林院上任那日雨开始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连绵一整日不停歇。

国子监进行月试的那几日,雨越发大了起来,让参与考试的监生不得不撑着伞,在雨雾中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