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商店街经营指南二(696)
桐花镇的居民不会买机器人,路遥调查过小镇周围的经济情况和人口就知道这一点,所以她把出售机器人的业务调整成了租借。
如果换一种更易懂的方式解释,路遥想做乡村版共享机器人业务。
她前两天让圆梦系统修改店铺的招牌,“路遥的机器人小店”更名为“路遥的机器人租借小店”,主营业务还是与机器人相关,但是改变了经营方式,意外的没有受到规则阻拦。
圆梦系统开始被支使修改店招时不太愿意,它觉得这做法肯定犯规。
顺利修改好之后,它都惊了一下。
路遥觉得或许是基于某种隐藏规则才能成功,因为她在规则不明的情况下被困在无神之地,作为补偿才出现了允许修改经营方式的漏洞。
她和祂们的游戏一直是她占劣势,但冥冥之中有一条看不见的“公平规则”,以至于对方只能不停尝试钻规则的空子来阻拦她。
翌日不到六点,路遥就醒了。
身体好像完全变成老年人的生活作息,觉少。
天边泛起蓝灰色的云边,又是一个好天气。
星棠熬了一锅玉米粥,做了两个小菜,还煎了荷包蛋。
木质矮茶几放在地坝边,粥食放在上面,路遥坐下来吃早餐。
各家各户都起得早,有人已经背着背篓、带着口袋往田里走。
春日正好,田里的茶树冒出嫩芽,正是采茶的好时候。
前两日就有人叫路遥去采茶,她跟着去田里转了几圈,没有下田。
匆匆吃过早餐,家里丢给星棠收拾,路遥揣了两个预备用来装新鲜茶叶的布袋、带着名叫“燕归”的农用机器人出门了。
和燕归一起被购入的农用机器人都是老式机器人,星域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刚起步时,它们被大量投入使用。
后来农业机械化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这一批机器人就被淘汰。
老式农用机器人智能程度不高,没有学习能力,但是只要任务指令设定足够准确,应付机械化作业十分实用。
0815费了番工夫才找到这样一批淘汰了好多年的老机器,都是当年没有卖完的库存,尘封在仓库深处,保存得还算完好。
路遥带着燕归沿田坎走了十来分钟,停在一片不甚标准的梯田上。
田里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拢茶树,这些田地分数不同的人家,田里的茶树也是各家的私产。
路遥的身份在桐花镇也有几块田,可惜田里的茶树已经被砍伐,只剩下光秃秃的桩子和刚发出来的细苗。
不过小镇如今人少,大家采茶都是自家喝。
村人见路遥家今年没有茶树,热情地招呼她和他们一起采摘,反正她一个人也摘不了多少。
路遥笑吟吟地走下田埂,朝一位老太太走去。
老太太和路遥是邻居,姓苏,两家的房子就隔了十几步的距离。
苏老太太六十八了,短发花白,穿一条黑色长裤,红色碎花上衣,戴着一顶旧草帽,脖子上还挂着一条汗巾。
她见路遥在田里步伐艰难,笑得满脸褶子:“快来快来,给你留了一拢矮树。”
树矮,不费力。
路遥笑着摆手,指示燕归上前去:“那些你摘,不好摘的都让他来。”
第332章 第十二间店
采茶挖笋。
燕归是老式农用机器人, 身材粗蛮,身高是标准的一八零,五官冷硬, 棱角分明, 浑身充满金属机械的硬派风格。
为了让他看起来亲切可爱一些, 路遥给他穿上了深蓝色直筒牛仔裤和白棕相间的男士格子衬衫。
看在村人眼里, 就是一个奇怪的金属疙瘩穿着人的衣服, 在田垄上缓慢移动。
燕归的脚下安装有老式履带, 在平稳的地面可快速移动,在这种还未翻土的坑洼田地里, 只能步速缓慢地行动。
只是看起来行动有些缓慢, 燕归步幅大, 比路遥更先走到苏老太太身边。
他眨动眼睛, 左右晃动脑袋,扫描周围环境,把人和环境的信息录入程序中。
苏老太太和她身边的人也惊奇地打量燕归,不知道这金属大块头的来历。
路遥在路边捡了根木棍当手杖, 慢悠悠走近,笑眯眯地介绍:“这个机器人叫燕归,‘燕子归来’的意思。他会做农活。”
苏老太太和周围采茶的村人围着燕归打量, 不太相信的模样。
路遥指示燕归卸下背篓,拿口袋去摘茶叶。
采摘茶叶的动作指令昨晚已经设定好,大块头燕归果然听话的放下背篓,又从背篓里拿出布口袋,像村人一样挎在手腕上, 站在茶树下开始工作。
他看起来粗蛮, 动作却是细致, 只摘枝叶中间刚冒出来的那一根三到四厘米的嫩芽,动作又快又轻,攒一把就丢进口袋里。
村人好奇地走过去探头看燕归口袋里的茶叶,翠翠嫩嫩,没有一点揉捏压坏的伤痕。
路遥站在苏老太太身边,慢吞吞地摘那一拢特意留给她的矮树。
苏老太太凑过来低声问:“机器人会说话吗?”
路遥点头:“我家的机器人很智能,对话当然没有问题。燕归是农用机器人,最擅长处理农作物相关的工作。家里还有厨房用机器人、清洁机器人、陪伴机器人,待会儿摘完茶叶,可以到我家看看。”
苏老太太意动,随后又升起几分警惕:“你弄这么些机器人来做什么?”
路遥神色坦荡,像常见的老人家那样开始炫耀:“哎呀,还不是我儿子不放心我一个人回乡住,担心我这老胳膊老腿做不了事,从市场上淘了几台机器人。你别说,现在的科技发达,机器人做事不比人工差什么。我回来好几天,家里都是他们帮忙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