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女千岁(103)

作者: 陶苏 阅读记录

昭阳宫中一切都已准备妥当。

例行公事地催了两遍妆后,盛装打扮的嘉期公主便被扶上了喜车,一路逶迤而行,路经各宫,都有宫女内侍簇拥观礼,声势浩大。

到了太极宫,公主下车,拜别父母。

“祖母!父皇!”

嘉期公主面对金太后和赵晟,才叫了一声,眼中便落下泪来。

“好孩子!”

金太后第一个忍不住,一把将她抱在怀里:“我的好孙女,这一去,祖母不是何时还能见到你。”

“祖母!”嘉期哭了起来。

旁边的妃嫔和宗室便适时地也陪着落泪。

赵晟道:“今天是好日子,不要哭。”话虽这样说,他自己却也是眼眶红红的。

嘉期从金太后怀里挣出来,对赵晟道:“父皇,女儿远嫁,今后不能在侍奉膝下,请父皇一定保重身体。女儿远在昆马,会日日替父皇祝祷,祝愿父皇平安康健。”

“好。好。”赵晟将她轻轻地揽进了怀里。

这时候,礼部官员便开始唱喏起来:“吉时已到,请公主上轿!”

嘉期公主将坐上花轿,从太极宫一路行到皇宫正门朱雀门,然后在朱雀门外弃轿登车,远去昆马。

“儿臣拜别父皇,拜别祖母!”

嘉期眼中含泪,最后一次对赵晟和金太后大礼下拜。

金太后用丝帕捂着脸,不忍心地扭过头。

赵晟亲手将嘉期扶起来:“好孩子,嫁了人不比在家里,上要孝敬公婆,下要和睦姑嫂,对夫君要敬重。须记住,你是大庸的公主,代表的是大庸的颜面,大庸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倚靠!”

嘉期用力地点头,离别在即,这个一向有主见的公主,决定在临别时再嘱咐自己的父亲一句。

此时父女俩近在咫尺,她低声道:“父皇,流芳殿一事女儿虽不知详细,但从今后,皇嗣只怕更加艰难。为天下计,请父皇勿以个人伤心为念,保重身体,天子安,黎民才安。”

赵晟鼻头一酸,嘉期虽然是他的女儿,年纪又小,可是她继承了父母的智慧,有主见,坚强果敢。赵晟也曾想过,如果嘉期生为男子,必定是最好的储位人选,可惜女儿身。

“好孩子,父皇知道你的苦心,你放心吧。”

赵晟最后在嘉期额头亲了一下,才目送着她被宫娥搀扶着走出太极宫,上了花轿。

一路喜乐环绕,鲜花遍地。

金太后执意要一直送到朱雀门去,嫔妃、宗室和朝臣自然也是一路跟随。嘉期公主的花轿后面,浩浩荡荡地跟了一大群人。

而赵晟却已经撑不住了。

他的身体本来就虚弱,经林贤妃一事的打击,消渴症加剧,只在太极宫站了这么一会儿,便腰痛腿酸,口干头晕。

顾太平立刻吩咐车驾,送赵晟回大庆宫。

今天不只是整个皇宫,整个庸京都在为嘉期公主和亲的事情而沸腾。太极宫中虽然热闹散去,但朱雀门外的热闹才刚刚上演。

昆马的迎亲队伍从朱雀门出发之后,更是万人空巷,百姓全都挤在队伍行进的路线上围观。

大庸公主嫁给昆马皇帝,实在是天大的佳话。

外面喜气盈天,大庆宫中却是寂静消沉,只有一炉清香袅袅。

赵晟回来之后便陷入了昏睡。

顾太平将其他人都打发出去,内室只剩岫岩和轻云照料,外室则只有常乐跟他,相对而坐。

“唉……”

不知是谁先叹了第一口气,另一个人也被感染,相继叹气起来。

常乐道:“太医说,皇上的病,其实不是身体的病,而是心病。如果皇上自己不能开解心绪,太医们开再多的药,也是无济于事。”

顾太平摇头道:“皇上也是人,不是神,总有过不去的坎儿。林贤妃的事,固然让他心痛,但真正造成打击的,却仍是为了皇嗣。”

常乐又叹了口气。

事到如今,谁也不会相信,皇帝还能有自己的儿子了。太医已经暗示过,皇上的身体操劳过度,又连番受打击,外面看着架子还在,其实已经是外强中干,很难再挽回了。

传宗接代历来是一个家族最重要的事情,更何况是关系天下的皇室。

皇帝无子,这不仅是皇帝自己的家事,更是整个国家的国事。按眼下的情形,迟早要因皇嗣生出巨大的变故。

顾太平和常乐再怎么担忧,也只是两个奴才,说不上话也起不到作用。

这时,童小言进来,道:“顾公公,太后来了。”

顾太平和常乐赶紧站起来。

金太后在袁松竹的搀扶下,带着一群人进来了。刚刚送走嘉期公主,金太后的神色略显疲惫。

“皇上呢?”

顾太平便回答在内室休息。

金太后便往内室走,跟着进去的人自然不会太多,除袁松竹外,也就是顾太平和常乐两人。

赵晟刚刚醒来,岫岩和轻云正伺候他喝水,见了太后,也赶紧见礼。

岫岩搬了一只春凳过来,放在床边,金太后坐了。

金太后看着赵晟苍白的脸,母子两个相对无言。

算年纪,金太后保养得当,看着虽然还年轻,但其实已经是七十多岁了。而皇帝赵晟,将近五十,看着倒比金太后还年长。这就是劳心劳力不同的差别。

尽管皇家不可能像普通人家那样,常常天伦聚乐,太后和皇帝并非每天见面。但金太后是赵晟的生母,自然也是真心地心疼儿子。

“皇帝呀……”金太后叹息着开了口,“有些事情过去了便过去了,不必放在心上。但是身为天子,有些事情,即便是再艰难,也得去面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