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女千岁(184)

作者: 陶苏 阅读记录

“可是裕王殿下毕竟是新贵,安王殿下的势力也不容小觑。”

“也是呢,虽然安王殿下如今的声望有些受损,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裕王殿下也不一定就稳操胜券。”

“其实不管哪个皇子登基,咱们一样都是做奴才。今上也好新帝也好,总不能不要人伺候吧,一样都是伺候人,谁做皇帝与咱们又有什么干系。”

“你的话也没错,哪个皇子登基,对咱们影响有限,可是那些妃嫔娘娘们就不一样了。按照惯例,皇帝去后,内宫有生育的娘娘们倒还好,或者跟着孩子们过活,或者新帝辟一处地方赐住;但是没有生育的娘娘们,要么殉葬,要么进庙里清修,要么就住冷宫。新帝一登基,这些没有子女的娘娘们一辈子也就算到头了,后半生只有孤苦等死。”

“啊?!咱们宫里头,除了先皇后,可只有尹淑妃生育了一位公主啊。”

“那岂不是说。连丁贵妃,也要殉葬?”

“所以说,要是安王殿下即位,丁贵妃是他亲姨母,少不得挣个太妃当当,只有比现在更加荣华富贵;而要是裕王殿下即位,那就……”

这些宫女太监们虽然都是奴才,但在宫里工作这么久,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不少,说出来的话也都由切实的道理。

他们的这些对话。却被刚去长寿宫探望过金太后、回到丹阳宫的丁贵妃听个正着。

回到丹阳宫,遣退了其他人,丁贵妃只留罗三娘在身边说话。

“你也听见了吧。如今连宫女太监都知道,我们这些嫔妃都是要倒台了的。”丁贵妃满脸冷笑,“怪不得如今连我的吩咐,底下都出现阳奉阴违了。”

罗三娘道:“娘娘如今也不指望皇上了,又何必跟这些奴才怄气。”

丁贵妃挑了挑眉:“倒也是。”

她调整了一下坐姿。压低声音道:“怎么样?东西送进来了么?”

罗三娘道:“已经送进来了。据说是八百年的老东西,可费了老大的劲。”

丁贵妃嘴角轻扯道:“就是要年头越久才越好,越是年头久的,效果便越大,咱们既然要做这惊天的事,自然要一举成功才行。否则便是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了。”

罗三娘不无担忧道:“可是,娘娘,万一不成功。或者露了马脚……”

丁贵妃抬手阻止了她的话,脸上划过一抹决绝。

“皇上不给我留后路,那我也没必要替他尽忠。况且这计策是大家反复商量后的,隐秘不说,那不是还有一个替罪羊准备着么。没那么容易怀疑到我的头上来。”

罗三娘想了想,也没再说什么。

如今丁贵妃跟安王赵容止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就算后悔也来不及了。

************

大庆宫。

太医刚刚看着赵晟吃了药,道:“皇上,如今最要紧的,是保重龙体,切记不可劳心费神。饮食上也以清淡滋补为宜,切记不可吃燥热、生冷、刺激的食物。”

赵晟疲惫地闭着眼睛。

顾太平道:“太医放心,这些忌讳,奴才都记着的。”

太医便不再多说,拎着药箱退下了。

赵晟这才开口道:“昆马那边的事情,商议得怎么样了?”

顾太平道:“三位皇子召集大臣们商议了几次,如今倒有两个主意决策不下。安王殿下的意思是,先派人出使昆马,与他们谈判交涉,弄清楚事情真相,若嘉期公主真是清白的,咱们自然不肯让公主受了委屈,势必要跟昆马国要个交代。”

赵晟哼了一声:“他难道怀疑公主真的有弑君谋逆不成!”

顾太平笑了笑,道:“安王殿下身后的那帮支持者,都是朝中的文官,自然是以谈判功夫见长。而只有出使昆马,才能显出他们的能耐,他们的态度如此,安王要收拾人心,自然也要支持这个主意。”

赵晟冷笑不已。

因为贪污案,赵容止与他身后的利益集团产生了裂痕,差点失去了他立身的根本,如今自然是急着修补关系,难怪会主张先派使团去谈判。只要证明嘉期公主是清白的,使团自然可以向昆马要个说法,有大庸在后面撑腰,昆马自然得俯首,那么使团便得了个弘扬国威的功劳。他们得了好处,他们身后的赵容止自然也会受益。——赵晟是这么认为的。

“裕王殿下的主张却跟安王殿下截然相反呢!”这时出声的是常乐,“裕王殿下主张陈兵边境,震慑昆马,一来保护公主不受委屈,二来也是做出我们大庸的姿态,督促昆马尽快查清真相,还公主清白。”

事实上,赵晟心里是肯定相信自己女儿的清白的,害死图喀什对嘉期公主来说没有任何利益,所谓与逆党勾结一看就是诬陷。赵容止的法子算是稳妥,但是却让赵晟不满,因为这样的做法显得好像对嘉期公主没有信心似的。赵晟当然不愿意别人质疑自己的女儿。

而赵容毅的主张,就强势多了,尽彰大国底气。而且更让赵晟满意的,是赵容毅无条件维护嘉期公主的态度。

他把赵容毅过继成儿子,见到赵容毅这样维护嘉期公主,自然也相信自己死后,赵容毅也能善待他的女儿,这是赵晟最满意的一点。

“明日一早,把三位皇子和三省长官都叫来,朕亲自做决断。”

赵晟如是对顾太平吩咐。

顾太平自然应了。

此时太极宫今日的争议已经结束,三位皇子和大臣们都已经出宫回家,只等着明日天子做最后决策。

天色黑了下来,夜里起了风,却还是闷热闷热的,明日可能会有场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