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凤和鸣(201)
她的话诚恳,且充满了说服力。
小刀终于答道:“我从来没想过这件事,我想考虑一下。”
扶摇点点头道:“我希望你仔细地考虑,不管你的选择是什么,都要在第一时间告诉张伯张婶,告诉我。”
小刀点了头。
扶摇从屋子里出来,走到客厅里,青宁喝了两杯热茶,已经平息下来了。
她脸上的神情很平静,眼睛里却多了一种坚毅。
扶摇走到她身边,将她的脑袋揽进怀里,轻声道:“不要伤心,善恶到头终有报,恶人是不会永远得意的。”
青宁抿着嘴,道:“是,我相信,她不会永远得意的。”
阿棋和阿韵看着这对姐妹,眼眶都有些发红。
张伯张婶本来还想招待扶摇、青宁四人吃午饭,但是以姐妹俩的心情,自然是不可能在这里多待,最终还是告辞了。
要小刀认父母的事情,扶摇也已经跟张伯张婶说过。
对于小刀的身世,老俩口都充满了同情,如果能收他做儿子,他们自然也十分地高兴。并且扶摇还承诺,她会出钱出力,给小刀治病。
老俩口没口称颂扶摇的善良和仁慈,千恩万谢地将她们姐妹送到门口。
四位姑娘上车之后,阿旺驾着马车,低调地出了这个巷子。
“大姐,如今我们有了小刀的证词,可以证明是林春乔指使小冬,害死了我娘,是不是可以告诉爹了?”
在微微摇晃的马车上,青宁问了起来。
扶摇知道她报仇心切,自己又何尝不是对林春乔痛恶至极,但是她只能叹气道:“青宁,我们都知道小刀的证词是真实可靠的,但是一拿到人前,林春乔绝不会承认,她一定会反咬一口,说我们联合小刀污蔑她,我们没有证据证明小刀证词的真实性,要是被她倒打一耙,只会得不偿失,而且说不定,还会让小刀再一次面临生命危险。”
青宁急道:“那怎么办,难道看着她逍遥法外?”
扶摇握住她的手:“不要着急。你想想,我们本来什么证据都没有,但是经过努力,现在已经有了小刀这个人证,只要继续查找,一定还会有更多证据。等我们有了十足的把握,不怕她抵赖了,才能拿出所有的证据,把她给扳倒。你知道这个女人的厉害,要斗,就必须一次性把她斗垮,否则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最后的这一句诗,让青宁悚然。
半晌,她才平静地点头道:“大姐说得对,我们必须有耐心,必须收集证据,等待良机。”
她抿着嘴,眼里流透露出坚定和隐忍。
扶摇、阿棋、阿韵,她们都是她最忠实的盟友和最有力的帮手。
林春乔,总有一天,我会把你加诸在我娘身上的罪恶,全数奉还。
120、短短几日平静
慕家兄弟离开的第二天,就是立秋。
立秋日,苏北岳接到了朝廷的命令,要他率领东南水军,跨海作战,征战扶风国。
当年扶风国侵略,中原大陆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不知有多少手无存铁的百姓惨死在他们的刀尖之下,有多**人被惨无人道地凌虐糟蹋,有多少孩童失去父母失去家园,又有多少中原的大好男儿奋勇作战,却因各国互相猜忌不能形成统一有效的抗敌战略而白白牺牲。
大盛一统中原,到现在已经是第十八个年头。
对于大盛人民来说,仅仅驱除倭寇光复故土,只不过是第一步,对于倭寇的暴行,人人都恨之入骨,这将是世代流传的仇恨,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抹灭。尤其扶风在最后两座岛屿也被苏北岳夺回之后,却仍然盗走了大部分的矿产,这简直就是老虎头上拔毛,不知死活。
眼下大盛国富民强,连续三年都是大丰收,朝政稳定,所以最终皇帝作出了决定,在今年秋天,对扶风国进行跨海作战,势要将这个弹丸之地拿下,要扶风国王亲自到大盛的京都岳京城来,亲自为他们当年所犯下的罪行认错道歉、跪求原谅。
扶风国在大盛的东边,所以这场战事,被命名为东征。
当任命苏北岳为东征大元帅的委任状抵达将军府的时候,苏北岳很坦然地接受了,似乎早就对此有所预料。
靖国侯突然将慕家兄弟召回去,也跟这场战争有关。
皇室子息单薄,慕容、慕扬身为靖国侯府的公子,到军中历练虽然是必要的任务,但跨海远征这样的危险行动,却不是他们应该参与的。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他们的身份决定了他们不可以像平头小兵一样冲锋到最前线。
东征,打垮扶风国,一直是东南水军全体的愿望,这次终于能够堂堂正正地出战,全军上下无不兴奋得热血沸腾。
全军整戈待旦,出发在即。
从朝廷的委任状下来,到誓师大会,不过只用了十天的时间。
大盛的军队对这一天期待得太久了,他们用了数年的时间操练士兵,壮大军队实力,尤其东南水军,更是将扶风国视作宿敌,早就针对他们的作战特点和军队素质,做出了各种各样的作战方案。
他们早就已经准备得非常充足,这十天,不过是用来激发他们对开战的冲动罢了。
誓师大会一结束,全军就在苏北岳的率领下,下海登船,向着扶风国浩浩荡荡地进发。
当天,桐城人民夹道欢送全军远征,海岸线上欢呼激励的人群,久久不愿散去。
对于将军府的女人来说,打仗已经是家常便饭。
尽管这次的东征,是全国性的大事,其意义重大,远非往日小打小闹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