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枝上东君信(60)

作者: 甘笔 阅读记录

东年虚弱一笑,道:“傻妹妹。你哪里懂得……姐姐就是怕行差踏错了,让爹娘伤心,累爹娘被整个万县的人耻笑了去……。”

东华有点吃惊,道:“怎么可能?姐姐这般好,谁会来耻笑我们?何况还有大伯在,难道那些人想找不自在不成?”

东年摇摇头,没有说话。

东南方再有权势又如何?

这世上最难管住的,本就是世人的幽幽众口。

前世的情景,她尚还历历在目。

东家出了县令又如何?最后还不是被她累得声名扫地?

只是,这些既然都已经是过去的事,她就没必要再重新提起。

她只想尽力不让爹娘再重历前世那些尴尬,尤其是,不让自己和妹妹再如前世那般在外人面前受辱。

前世是她不懂事,自己先走错一步,便怪不得别人用异样眼光看她。

但这一世,她会连同前一世的那份一起活下来。

两姐妹又说了会儿话,东年渐渐感到倦了,微微闭上了眼睛。

东华不放心姐姐,虽然看她睡了,自己仍没有离开。

门轻轻响了下,小翠将早点端了起来。

说是早点,现在的时间却已经快近午了。

东华也没什么心思吃,胡乱塞了两口,留了那碗白粥和两样小菜下来,别的便叫小翠再端下去了。

东年睡着了,东华没了说话对象,守了一会儿后,见自家姐姐没有要醒的迹象,想了想便站起身,轻手轻脚出了门。

小翠正在门外守着,见到东华出来,忙走了过来,听她吩咐。

东华压低声音道:“小云现在回家未归,你就先守在这里吧,听我姐什么时候醒了,想吃什么喝什么也没个人听唤。我现在去厨房看看,若是等下我姐醒来时我未回,她问起来,你就将这话回给她就是。”

小翠应了。

东华看了看紧闭的房门,转身出了院子,向厨房走去。

厨房现在正是做午饭的时间,不过当初东年学做点心时,下人们特意搭了一个小灶给她。所以东华正好用那个闲着的小灶煎药。

说起煎药,基本每次都要煎几个时辰,将药材的药效全部熬入药水中才罢。东华到厨房时,小灶上已经有下人将东年的药又煎上了,她只是过去看了看火,又伸手打开煎药的盖子,看了看里面的水量,便盖了盖儿。

一闲下来,她就忍不住想起那个让姐姐动心的江湖人。

关于那个江湖人的情况,姐姐并没有说得很详细,很多时候只是略略而谈,甚至没有告诉她那人到底在哪里养伤。但她明白姐姐这样做也是为了她好,所以也并不生气。

只是,能够牵动姐姐的心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从东年的描述中,她能想像得到那人武功很好。那么……外表如何呢?

应该会很出众吧?不然如何惹得姐姐动了心?

当然,这样说似乎也不对,好像把姐姐说成以貌取人的肤浅女子一般。

但从心而论,东华自己都不希望那个让姐姐动心的江湖人居然外表丑陋,举止粗俗,那样就太破坏在她心目中的形象了。

想了一会儿,东华不由叹了口气。

想再多又能怎么样?

那人现在已经走了,而且,再也不回来。

还累得姐姐淋了雨,着了凉,发了烧。

从那个人的角度来看,其实他的做法没什么不对。

但她再想想姐姐,就觉得那个江湖人实在是可恶,可恶透了。

如果不是他,姐姐哪会变成这样?

她这边东想西想着,那边厨房里的下人们早习惯了这两个小主子动不动就跑厨房来,只自己忙手头上的活,并不去打扰她。

眼见着中饭准备得差不多了,外面进来了姚氏的贴身丫环小清,问午饭的准备情况,进来时先看到了东华,忙过来请安。

东华点点头,也没心思和她说太多,挥挥手让她自己去忙。

小清却没离开,站在一边悄声问道:“年姑娘病了只能在房里吃中饭,华姑娘要在哪里吃?陪年姑娘还是与老爷夫人一起?”按说东华要与东氏夫妇一起用餐,但东家规矩并不严苛,再加上东年与东华出名的感情深厚,所以她才有些一问。

东华想了想道:“我还是和我姐一起吃罢,她一个人怪冷清的。你们等下弄点入得下口的清汤过去,再多加些清淡的果蔬一类。”说着她突然想起之前自己离开院子时小翠端过去的粥还在,也不知道姐姐醒过来吃了没有,忙站了起来。

小清得了东华的话,也不再多说,转身准备食盒去了。

东华找了块垫手的厚布,掀开煎药罐的盖子,看到里面药水很多,还要熬很多,自己在心里稍算了算,便决定先去东年院子里看看。

小翠仍如她离开时那般守在东年的房门外。

东华走过去,轻声问道:“我姐醒来过没有?有没有叫人?喝了粥没有?”

小翠答道:“醒了一次,喝了杯水,粥只吃下半碗就又躺下睡了。”

东华皱了皱眉头。

东年的身子骨原本就不如她壮实,平时饭量也不如她,但不管怎么说,只喝半碗粥未免太少了。她胡乱点点头,皱着眉头轻轻推开门,悄悄走了进去。

东年静静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如果不是因为她呼吸时胸口一起一伏,远远看去几乎就似个死人一般。

死人?

东华一想到这个词,突然胸口一滞。

她以前从没想过这个词。

就算跟东年感情不好时,东年出疹子闷在房间里,她站在窗外咒骂东年,也只是说些“病鬼”、“失宠”一类的词,从没想过若东年不治离开人世了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