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色皇后(201)
“好,好好。”杨昭紧紧地拥住她,语气轻柔地哄着:“公主,不哭不哭了!”
熟悉的男性气息包裹住她的全身,温热的体温,抚慰着她饱受恐惧折磨的内心。
赵如烟抬头看着杨昭,仿佛从他那疼惜的眼神里,看到了杨勋的影子。
她立即擦干泪水,不哭了,反而回他一个优雅的淡笑。
那么绝色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能将枯萎染绿,更何况是杨昭这样硬汉的心呢?简直被她给融化了。
所以说英雄难过美人关!
杨昭的心,更着赵如烟的心跳在颤抖着,他紧紧的搂着怀中的女人,像怀抱着失而复得的无价之宝,这份迟来的珍贵令人惊喜,让他禁不住怀疑,自己是否深陷于梦境之中。
为了能让她投怀送抱,天知道他付出了多少努力,苦等了多久的时间。
一边,杨昭伟岸的身躯,有如铁铸的刚硬臂膀,紧紧地拥住怀中梨花带雨的绝色美人,做她最强大最坚实的依靠,他的动作很轻,充满柔情;另一边,他威严的目光扫过整个大殿,冷酷峻然,充满震慑的力量。
这一幕将军救公主的场面具有浓厚的戏剧色彩,与刚刚满朝文武齐声叫嚷着要处死公主和的氛围相比,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分外出人意料。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纷纷揣测着圣意。
杨昭见赵如烟的情绪差不多稳定了,将头转向赵光义的方向,瞇起了眼,神态阴冷,声音平滑而危险。
“臣请陛下,如烟公主究竟身犯何罪?”
他的语音虽然平稳,态度依旧本分有礼,然而那浑身散发的压迫感却让人有透不过气的感觉。
赵光义本来也不想处置自己的女儿,如今有杨昭出面摆平,他自然是乐意配合。
“孙卿家,将你的表文呈给杨将军。”赵光义立即将孙尧扬推了出来。
杨昭冷冷地凝望着孙尧扬,对方在他的目光下维持着大义凛然的态度,只是两腿都有些抖。他略一点头后,才接过孙尧扬的表文细读。
看完之后,杨昭再度冷冷一笑,泰然问道:“孙大人,请问你所奏之事,有何人为证?”
潘太师连忙打圆场:“表文中所奏之事,孙大人早已查明,证据确凿……”
杨昭不慌不忙地打断他的话:“证据在哪里?”
孙尧扬虽然心惊胆战,但仗着自己为官多年见识过太多的大风大浪,依然有一句没一句地敷衍着:“人证物证繁多,且路途遥远,无法一一调入京师……”
杨昭不再理会他,他转向皇帝,脸色平静,表情丝毫未变,一板一眼地驳道:“公主既然是皇上指婚给微臣的妻子,以臣对她的了解,表文中所奏之事,根本就是捕风捉影,一派胡言!臣愿以身家性命担保,公主冰清玉洁,蕙质兰心,断不可能做出任何伤风败俗之事。孙大人表文中所奏之事更是骇人听闻,分明就是非愚则诬,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孙尧扬恼羞成怒,阴测测的声音在一旁响起:“杨将军,言过其实了吧?”
杨昭用眼角的余光斜睨着他,话中有话:“孙大人,你本为两浙知州,想那杭州与蓟州儒州,相隔的距离超过三千里,何以对辽国攻占幽云十六州之事如此感兴趣?且越俎代庖的访查过问?”
孙尧扬被堵得哑口无言,一张嘴开开合合了数次,才愤愤说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孙某感念陛下深恩,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庶竭驽钝,攘除奸凶,所以未斟损益,进尽忠言。”
面对他道貌岸然的慷慨激昂,杨昭回以一声冷笑:“诸葛先人的出师表,孙大人掌握起来当真游刃有余。不过,若是要治公主的罪,仅拿出师表说事恐怕难以服众,公主乃金枝玉叶,若要加诸其通敌叛国的大罪,烦请大人拿出实质证据来!”
杨昭的声音低沉,眸中的光芒锐利如剑。
此话一出,孙尧扬自然是无话可说,他连忙将眼光瞄向潘太师。
潘太师刚想开口,却被皇帝打住了,赵光义趁此机会,正巧为女儿解围:“杨将军不愧为我朝大将,言之有理,孙大人所奏公主之事,证据缺乏,且事关重大,就暂且押后处理。如烟公主刚刚回宋,舟车劳顿辛苦,先行回宫休息!”
“谢父皇明察!”赵如烟上前一叩首,递给杨昭一个感激的眼神,先行告退了。
如果不是杨昭出面,以他的身家性命担保,而他又恰好打了胜仗,赵光义还有用得到他的地方,未必肯就此放过她。
赵光义又继续道:“杨将军平乱有功,朕特赐杨将军黄金三千两,绢两百匹,良田四十亩,你既与公主有婚约在前,朕就命你择吉日迎娶公主。”
杨昭立刻拱手施礼:“臣谢陛下圣恩。”
刚走出金銮殿的赵如烟,听到父皇有此安排,顿时心下一惊。
父皇要将她下嫁给杨昭?
这……怎么可以?
她喜欢的人,分明是杨昭的弟弟,杨勋?怎么能嫁给他的大哥?
何况她一直视杨昭为兄长,对他并无男女之情。
父皇这一旨意,究竟是为了保她一命,以免潘太师一行人再伤害她?还是她这个前朝公主,跟杨家军都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让他们凑到一起,好让他再一块除之而后快!
披香宫
“娘娘,娘娘!”
铭香上气不接下气跑进内殿,见到又坐在床边出神的依妃,立刻跪下来,眼泪刷刷地淌着,脸上却带着喜悦的笑容,哭笑两种矛盾的表情同时出现在她稚嫩的脸上,似乎有种凝重的感情在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