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弃妃(196)
说罢,她一抬手,侧身一让:“请。”
“那就有劳了。”我也不朝前走去,反而退了一步,“秦王妃先请。”
“那便一起走吧。”长孙无垢与我并排前行,一起往前厅走去。
李世民当天晚上并没有回来和我们一起吃饭,席间长孙无垢不时地招呼我多吃菜,也很和气地对待另两位侧室。这顿饭从表面上看,倒也算轻松。
凄冷的晚上,我一人躺在陌生的床榻上,听着自己一声又一声难以入眠的叹息,在情感和理智中挣扎。
那一丝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忽生忽灭,我拼命想说服自己“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世事无常,又何必作茧自缚?不用去在乎什么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那便足够了。
但是,真正面对他那些妻妾的时候,我还是无法释怀。而见过长孙无垢后我便明白了,我没办法做到像她那样豁达,她才是真正属于李世民的女人,她才是陪伴在他身旁的女人。而我和李世民之间的距离是永远也无法逾越的。
感觉到一股温热的气息吐在我的脖子上,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一双深如暗夜的蓝眸正凝视我。
“世民……”我轻声唤着他。
在简朴的茅屋里,在许多个夜静如水的夜晚,我就这样疲倦地偎在他宽阔的胸膛上,他灼热的唇像烈火般点燃我的身体,他浑厚的声音在我耳边呢喃着……那是我们最亲昵最贴近的时刻。
“明……”李世民低唤,他修长的手指从我的颈上滑下,探入我胸前的衣襟里。
我禁不住嘤咛一声,他怜爱亲密的抚摸带给我熟悉的喜悦与甜蜜。
“明,明,我们终于回来了……”他喃喃说着。我身子一凉,衣衫已被他解开。
“回来了?”我猛地从**中惊醒过来,急忙推开他缩到床脚。
“怎么了,”李世民对我突如其来的抗拒感到不解,疑惑地看着我,“过来。”
“不,我不要。”我深吸一口气,“世民,你出去吧,我想一个人静静。”
“静一静?”李世民有些不快,“你又耍什么小性子?”
“我耍小性子?”我苦涩一笑,“在你眼里,我就只会耍小性子么?”
“你这是怎么了?早上还好好的……”李世民皱眉思索,忽然目光一凛,“是不是无垢给你气受了?但,这不可能啊,无垢她—”
我摇摇头,打断他的话:“不是,你不要误会,秦王妃对我很好。”虽然长孙无垢没有点破我的女子身份,但她那异样的眼神已表明她知道了实情,但她却一句也没有多问,不露半点轻狂,仍是客客气气地对我。而且瞧她对另两位侧室的态度,可以看出来她确实是一个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的好女人。
“那你这又是为什么?”李世民微微一愣,口气软了下来,“若有什么烦恼,说出来让我为你分忧。你这样闷闷不乐,我看了也心慌。”
你为何不愿嫁与世民为妻?
“没有……”我心情复杂地望着李世民,满腹的心事却是一句都说不出来。
“唉……好吧,你若不想说,我也不勉强。睡吧。”李世民搂着我躺回榻上。
熟悉而温暖的气息环绕着我,贴着他结实的胸膛,听着他有力的心跳,这种感觉不知是安心还是担忧,我心中一片茫然。
李世民轻柔地拥着我,低声说道:“对了,明日我要出门办事,你且留在府中。若有什么需要,直接吩咐荣伯便可,要不就叫无垢为你去办。”
“嗯。你要去哪里?”我下意识地问道。
李世民轻描淡写地道:“我要去追击李密。”
“追击李密?”我怔了怔。
“李密叛唐,他与王伯当带领部众逃走了。”李世民为我掖好被子,而后轻抚着我的长发,“李密声称要逃到洛州去,但我知道他是声东击西,其实他是想南下襄城,跑到张善相那儿去。我只需抢在他前头,在路上设下埋伏,便可轻易将他拿下。”
我拉紧李世民的衣襟:“我随你一起去。”
李密的生死我管不着,但我和王伯当却是知己一场,绝不能眼睁睁看他死于非命。
翌日,李世民率五千精兵,快马越过南山,追到陆浑县南面七十里的地方,封锁住了各个路口。他命令弓箭手埋伏在山谷两旁的高地上,而步兵则埋伏于中间谷地。
李世民对众将士说道:“我军已经先入谷口,守株待兔,且封锁前后出口,万无一失,待李密等人到达谷中,便可同时出击。李密必定插翅难逃!”
“世民,可否饶王伯当一命?”我思忖再三,还是忍不住向李世民求情。
“为何?”李世民疑惑地问,“王伯当与你有交情?你为何要为他求情?”
“伯当大哥是我在齐州的旧识。他和秦大哥一样,长期像兄长一般照顾我、疼爱我,”我哀求地看着李世民,“所以,世民,算我求你,饶他一命好么?”
“好吧,我答应你。”李世民沉思了一下,片刻之后才说,“叛逃的主谋是李密,王伯当若肯全心归顺我大唐,我便饶他不死。 ”
说话间,李密的人马已经到了。连日的逃亡令他们筋疲力尽,一队人马行动迟缓,慢慢地进入了李世民的埋伏圈中。
待李密的人马全都进入峡谷,唐军突然杀出,将李密的队伍拦腰切断。
前有拦截,后有追击,李密等人在狭窄的山路上,前后不能相顾,首尾不能相救,一时措手不及,被堵在山谷之间,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