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我与诸葛孔明(网络版)(17)

作者: 深水城/城城 阅读记录

停!停!停!我在胡思乱想什么呀?!

我手忙脚乱的推开孔明,手紧紧的捂住胸口。心脏就像被乱绳绑住了,好难过,这是种什么感觉?像有晨雾笼罩般迷惘,心口郁闷的几乎要爆开了。如此烦人的感觉,是什么?

“凌,是不是心口又疼了?”看我表情痛苦,孔明也跟着慌乱起来。

”不是。“我摇摇头,这和发病时的症状不一样。除了微微的疼痛,心里还隐隐浮动着一丝甜蜜。

“我们回去吧。”半天,我挤出这句。

已是后半夜了,除了少数在站岗的兵士,大伙都去休息了。

顺着小路往营帐走去,我默默地注视着月光是怎样在黑暗中发光的。

朦胧中,月亮的边缘被无数细小的水份所过滤,变得暧昧和富有暗示性。

但月光早已失去了温度,空气中飘荡着深重的寒意。孔明解开长袍,轻轻罩在我身上。

我一怔,但没有推拒。

两人一路无语的走回营帐,重重的凉意在月亮的周围形成一圈美丽的彩景,浮动在这个不寻常的夜晚里。

不日,便见鲁肃风风火火的跑来:“孔明,凌!大事不好了!”

孔明放下手里的公文,问道:“出了何事?子敬为何如此惊慌?”

我继续盯着眼前的棋局,看都不看鲁肃一眼:“又是你这个冒失鬼!”

“今日公瑾在大堂上发怒,痛打老将军黄盖。我与众人在一旁苦劝,公瑾却不听,可怜老将军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昏倒几次。”鲁肃连茶都没喝,一口气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了。

“子敬莫急,”孔明起身观望了下四周,确信无人后,才轻摇着手中的鹅毛扇,缓缓说道,“他们这是在使‘苦肉计’,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用此计,安能瞒过曹操?”

“哦,原来如此。”鲁肃方才恍然大悟。

“不止如此,”我丢开棋局,走到鲁肃面前,“前几日曹军里的蔡中、蔡和不是来投降么?此二人是奸细,来诈降的。他们必将今日之事禀于曹操,如此一来,黄盖将军便好行事了。”

鲁肃十分不满:“你二人早早便知,未何却不告知我?”

“你之前有问过我们吗?没有吧?”我笑得无赖极了。

鲁肃苦笑道:“凌只会取笑我!”

又过了几日,鲁肃急急忙忙的又跑来:“孔明,凌!”

我实在好笑,心说这鲁肃都快成侦察兵了,三天两头的跑来报信,我便打趣道:“这回又是谁挨打啦?”

“没人挨打,是公瑾病了!”鲁肃着急的说道,“昨日公瑾于山顶看隔江战船,忽口吐鲜血,倒地不省人事。现东吴各部将皆人心惶惶,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子敬莫慌,”孔明倒了杯茶给鲁肃,“公瑾的病,我是会医的。”

“哦?”鲁肃虽感到有些奇怪,但很快便道,“既如此,事不易迟,我们立刻前去找公瑾!”

于是,我们三人便一同前去探望周瑜。

正文 第十五章 只欠东风

进了大帐,见周瑜正躺在塌上,看起来气色的确不好。

众人互相寒碜了几句,周瑜便叹气道:“正是人有旦夕祸福,谁也保不定的。”

孔明轻笑道:“所以,天有不测风云,人又怎么能料得到呢?”

周瑜一惊,想是瞒不住孔明了,遂直言不讳道:“那,依孔明之见,我的病,应当服用什么药呢?”

鲁肃屏退左右,我便取来纸笔,孔明很快将药方写好,周瑜便接过去观看。

不用看,我也知道,纸上写着十六个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看后神情释然:“孔明既知我病源,又该用何药医治呢?”

“我虽然愚钝,但曾遇见异人,传授我奇门遁甲之术,可以呼风唤雨。”孔明故弄嫌虚道,“若要东南风时,只需建起一座法坛,我于坛上作法,便可借来东南大风。不知公瑾意下如何?”

周瑜还未答话,我却已‘扑哧’的笑出声来,心说,孔明啊,孔明,你可真能瞎掰啊!

孔明故作嗔怒的白了我一眼,我便苦撑着,再也不敢笑出声来。

周瑜病急乱投医,遂答应道:“既如此,我便立刻派人去建坛!”

这时听得帐外有人来报:“都督夫人到了!”

哦?小乔来了,我慌忙站起,伸头往帐外张望。

布帘挑开,走进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正是小乔。

小乔向在座的众人行过礼,便走到周瑜塌前,倾身柔声问道:“公瑾身体是否已经无恙?”

周瑜心事一去,病自然也就痊愈了,他轻声道:“早已无碍了,还扰烦夫人走这一趟。”

众人见他俩夫妻久别重逢,定有许多体己话要说,旁人在此多有不便,遂起身要告辞。

周瑜见状阻拦道:“我的病既已痊愈,便是无碍了。且我还有些细节要与孔明商议,各位请留下一起吃顿便饭吧。”

酒足饭饱后,众人的兴致都很好,于是周瑜便提议,由小乔为众人抚琴一曲。

一曲完毕,众人意犹未尽,于是周瑜便自告奋勇的也来一曲。

“凌小子,你那是什么眼神,以为我不会么?”周瑜见我直盯着他,遂不满的问道。

“当然不是,”我连忙解释,“早听说都督极具儒将风度,能‘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且天性喜爱音乐,精通音律,有着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

“哈……”周瑜长笑道,“凌的高帽子,我戴得舒服。不过,你又怎知我精通音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