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靠养崽续命的我成了团宠(187)+番外

作者: 昭野弥弥 阅读记录

但此刻的怀夏恍恍惚惚,没有勇气再看兰洛,恍惚间,他好像听到了兰洛又在呼唤他,这次不止喊了他的名字,还有——

“阿怀,理理我吧。”

熟悉的高温再度在怀夏身上升起。

怀夏第一次知道,撒娇也是可以让人致命的,兰洛的撒娇,让他难以招架。

-

因为兰洛的缘故,怀夏没有熬夜,他还是到点就睡了。

隔天清醒后,怀夏找了看资料的理由,将自己关在了办公室里,午饭也是让熊淼送过来解决的。

兰洛似乎看出了他在有意躲避自己,一整天都没有出现在他面前,怀夏松了口气的同时,又对兰洛生出一些愧疚。明明已经答应了兰洛,会正视兰洛的追求,他还是躲避了兰洛。

心绪难安的情况下,怀夏还是冷静地翻阅完了所有新生资料,最后保留了30个学生的资料,他又将这30份资料送给树懒园长看,和树懒园长讨论过后,最后筛选出了18位新生。

得出结果的第一时间,怀夏就打电话通知了这18位新生的家长。

消失一天的兰洛终于出现,怀夏正在打电话,他悄悄走到怀夏身边,在怀夏同意后,看起了18位新生的资料。翻到第三张纸的时候,兰洛的眸色暗了下来。

【姓名:怀迦

品种:垂耳兔

年龄: 3岁零1个月

特长:力气大,可以保护同伴【还有老师】】

兰洛无声冷笑,翻开下一张纸。

【姓名:怀矢

品种:美洲狮

年龄: 3岁零2个月

特长: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能帮老师一起照顾幼崽【也可以照顾老师!】】

兰洛嗤笑出声。

3岁零1个月?

3岁零2个月?

几岁的人了还装嫩?

为了怀夏,连自己姓什么都忘记了!?

再往下翻,兰洛又发现了让他熟悉的身份信息。

怀夏挂掉电话,看到兰洛在看名叫“怀绒”的幼崽的资料,眼里浮起了笑: “很巧吧,这几只崽崽和白绒他们很像。”

无论是品种还是名字,都让怀夏想起了他的崽崽们。

因为这份思念,也因为难得遇到与他相同姓的幼崽们,怀夏将这群叫“怀……”的四只幼崽全部招收了。

兰洛绷紧脸皮,才没在怀夏面前露出无语又扭曲的表情: “嗯,是很像。”

不是很像,他们根本就是本人。

兰洛在想,要不要直接向怀夏坦白这几只装嫩崽的真实身份,又想到,他之前对怀夏说了谎。

他知道骆矢他们的踪迹,却欺骗怀夏他不知道。

没在第一时间道歉,现在再说也已经来不及了。

而且,骆矢他们隐瞒身份是想给怀夏一个惊喜,他如果破坏了这份惊喜,以他们记仇的性格,一定会报复回来的。与其让他们破坏他与怀夏的好事,还不如先不向怀夏坦白,怀夏日后想起来责怪他,他再好好向怀夏赔礼道歉就是了。

-

怀夏靠直播赚了不少钱,再来几百只幼崽,他都养得起,但幼崽们来幼崽园上学,还是需要收费的,不然就与树懒园长设想的改变背道而驰了。

按照树懒园长要求的,每只幼崽每个学期的学费是一千星币,其中包含了幼崽们的一日三餐,与其他幼崽园相比,这学费还偏低了。学校根本赚不到多少,这钱只能抵一个学期的餐费,或许还要倒贴。

树懒园长说: “不能操之过急,我们要慢慢改变。”

怀夏明白,树懒园长还是无法忘掉初心,当初建立这座幼崽园,是为了给流离失所的崽崽们一个家。

树懒园长坚持,怀夏直播赚的钱不属于幼崽园,树懒园长不需要怀夏的钱,也不愿意让怀夏将太多的钱花在幼崽园上。

树懒园长这一生都在行善积德,唯一做的坏事就是让怀夏接手了这所破败的幼崽园。

他对怀夏心存愧疚,怀夏的情况改善了,他为怀夏感到开心,却不会向怀夏索取任何东西。

树懒园长也不想收取高额的学费,思量过后,只收取了幼崽们的餐费。

怀夏劝说无果,只能依着这位善良的老园长的意思。

怀夏与18位家长联系好, 18只新生崽崽在后天就能来幼崽园上学了。

怀夏又花了一天的时间,去超市和市场买了些生活用品。

幼崽园按规定是寄宿制的,虽说家长们肯定会帮自家孩子准备好东西,但怀夏还是买了点东西提前备着。

除了生活用品之外,怀夏又在批发市场订购了几百斤的肉,让他们送到幼崽园里。

生活用品,怀夏偷偷开了自己的小金库,而买肉的钱,则照着树懒园长的意思,从幼崽们的学费里拿出来。

准备好了一切,新生入校的前一晚,怀夏亢奋地睡不着,翻来覆去直到大半夜才入睡。

隔天六点钟不到,他早早起床,给幼崽们准备了早饭,收拾妥当,准备迎接新生们。

18位新生崽崽都是由家长送到学校,怀夏和家长们打了招呼,先带家长们去了宿舍楼,让幼崽们自行挑选床位。

一个宿舍可以住四只幼崽,在新生们到来前,怀夏又将每一间宿舍都打扫了一遍,看着是挑不出任何毛病的。就算宿舍脏乱差,以兽人家长们对怀夏的溺爱,也不会挑刺,他们将选择权让给了怀夏,让怀夏给他们的孩子分配宿舍。

怀夏没料到这群家长们会那么好说话,一时犯了难,他决定将选择权让给幼崽们。

“崽崽们可以和喜欢的小伙伴住同一间宿舍……”怀夏想了想,提议道, “要不,崽崽们先做自我介绍,彼此认识之后,我们再挑宿舍和舍友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