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笔下最惨美人受后(139)

作者: 赵吉吉 阅读记录

“没错,未免太嚣张了,不知好歹。”

“不对,我瞧着不是太子爷,太子爷能让一个伶人这样欺负?”另一位又道,“我听说瑶台那位是季清川的旧情人。”

“对对对,那季清川攀上了新贵就对旧人始乱终弃,这已不是头一回了,之前不就有个信国公家的傅二爷吗?那傅二爷也是重情重义,几次三番为季清川打得头破血流,最后还不是说给人抛弃就抛弃了。”

“也只有楼上那位才将季清川当作宝。”未央坊的万九儿很快探过头来,阴阳怪气道,“我曾多次撞见季清川与人外出私会,举止亲密,甚至夜不归宿。”

“不夜宫的春三娘,很明显就是包庇他,之前还假模假式地验身,就是在演戏!”万九儿气愤道,“季清川品行不检人尽皆知,就这样的怎么还有脸办弁钗礼啊,也不知被多少人上过,早不干净了!”

“瑶台上发生了何事谁也不清楚,你怎可血口喷人!”一个小姑娘打抱不平道。

“我亲眼见着的还能有假么?”万九儿冲上去就抓住那小姑娘的辫子,“你又是哪来的狗腿子,抓着季清川的腿便舔呗!”

这一有人动了手,很快便打成一片。

眼看闹得不可开交,又听一人站在人群外围拱火道:“照我说,季清川这么喜欢勾引人,就应该送去兵营,让那些兵痞子们拉去山头挨个肏一遍,也就……”

“就”字还未说完,这人的声音便消失在喧闹的人群外。

就连他整个人也被悄无声息地拖走了。

很快,人们发现,方才带头闹事诋毁季清川的人,不知何时,一个接一个都悄无声息消失了。

但听前堂戏台上一声吆喝:“咱们这有位爷请大家听戏吃茶,各位贵客,请就座吧。”

人们很快被吸引过去,方才的闹剧仿佛已成过去。

戏上演的正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当台上那扮演俞伯牙的伶人唱到“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时,台下众人受情绪所染,竟有人小声啜泣起来。

“俞伯牙尚且可以摔琴谢知音,咱们伶人为何却如此命苦……”

“我怎么觉得,季公子方才那一摔,好像挺伤心的?”一个伶人说道。

“今日断琴绝弦,此生不再鼓琴,这不就是自喻俞伯牙么?伯牙因世间再无知己而绝琴,季公子又是为何呢?”

“说实话,我还挺佩服季公子的……”

一个年纪小的竟然当真呜呜呜大哭起来,众人问他为何,他哭哭唧唧话也说不清楚,只道他想小槛哥哥了,又说小槛哥哥的琴就是跟季公子学的,如今季公子不再鼓琴,小槛哥哥得多伤心呀……

众人唏嘘,便多分了些瓜子糖果与他吃,总算哄住了。

而那些原本信誓旦旦提着钱袋子要挑战太子的人,已然觉得苗头不大对。

这局怎么看都像瓮中捉鳖,前有东厂肆意抓人,现有季清川当众怒砸瑶琴,越想越觉得自个儿就会是下一个被宰的冤大头。

这美人再美也无福消受,小命要紧,于是便携了仆人借机跑了。

订金也不退了,先跑为上。

不过一出戏的功夫,剩下的一百来名客人,又跑了一大半。

剩下的,都是胆肥不怕事的。

外头闹哄哄,三楼雅阁内,两人稳坐对弈。

许钦落下一枚白子,问对面的安阳王:“王爷,瑶台闹那么大动静,不去看看吗?”

“本王总觉得不对劲。”安阳王凝眉看着棋盘。

“何处不对劲?”许钦问道。

“我见过清川未下完的棋局,他虽喜兵行险招,但有攻有守,进退有度,颇具君子风骨,今日断琴绝弦……他是要舍弃什么吗?”安阳王迟疑不定地落下一枚黑子。

“许某倒是被季公子给惊到了,都说不夜宫的头牌十五岁一舞动帝城,琴艺更是帝城一绝,没想到今日一见,便是见他怒斥太子、当众砸琴……”许钦捏着颗白子,浅笑道,“啧,当真是个妙人,不虚此行了。”

“清川平日不是这样的。”安阳王有点糊涂了,他之前见到的季清川分明温顺懂事,有进有退,不像会有此行为的人。

“想必是今日王爷亲自坐阵,给了季公子底气。”许钦道,“那太子何等胡搅蛮缠王爷是见过的,季公子应当是被惹恼了不得已而为之。”

安阳王终是不放心,派人唤来采薇,嘱咐她去瑶台守着。

“王爷再不好好下棋,就该输了。”许钦道。

“昨晚许兄去见了那些清川过去的恩客,可还顺利?”安阳王心不在焉问道。

“还是王爷思虑周全,派许某去将这些人一一拜访了一遍,否则今日这弁钗礼上怕是又要多出一些幺蛾子。其它人倒好办,不过是威逼利诱,倒是有一人,是个难应付的。”

“何人?”

“皇商沈家的大公子,沈子承。”

安阳王拿起一枚黑子,抬眸望过来:“此人早年随他父亲去临安王府拜访过,他们沈家铜臭味太重,本王不喜欢。”

“原来王爷知道此人。”许钦以手支颐浅笑道,“这是个聪明人,很快便猜出了我是王爷的人。据我所知,这些年季公子的开销十之七八是由这位沈大公子负担的,他也丝毫不掩饰对季公子的喜爱,可他却只同许某谈江宁织造局的事。”

“他想同临安王府做生意?”安阳王来了兴致。

“没错。沈子承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明显早有准备。虽说商人逐利,可他却完全没有以季公子作为交换条件的意思,此人若不是城府极深,便是个光明磊落的君子,无论是哪一种,都算是个不错的合作伙伴。”许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