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娇娇一睁眼,偏执王爷来抢亲(229)
“当今圣上帝王心术登峰造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京城和各方之事都盯得紧。”
“想必梁王救人这事也瞒不过皇上。”
就算梁王暂时瞒得过,云祁还在宫中走动,又怎么会叫他瞒住?
如今中山王带着次子陈志冀在北疆练兵,陈志缘本该坐镇冀北,不该来到京城。
还和梁王暗中联络。
这样的明目张胆,宣武皇帝若是不猜忌陈家又怎么可能?
谢昭昭垂眸淡笑:“没有了周王劝着些,如今梁王做事是越来越不顾首尾了。”
……
陈家别馆,平章侯陈志缘梳洗一番之后叫陈书兰来说话。
陈书兰头上还带着白纱布,脸色憔悴的很,进到书房之后朝着陈志缘行礼,态度恭敬却也疏离:“父亲。”
“怎么瘦成这样?”
陈志缘脸色极为难看。
毕竟,堂堂侯爷,被大理寺的差役满口侮辱,拖来拉去,还关在监牢之中,简直是毕生奇耻大辱,他现在怎能有什么好脸色?
陈书兰淡淡说:“也没瘦多少。”
一旁的刘嬷嬷低声回:“小姐自从来到京城之后,吃的喝的都不合口味,免不得瘦了一些,侯爷放心,老奴一定好好照看小姐。”
“过不了几日,她便能和以前在冀北时一样了。”
“嗯。”陈志缘点点头,又瞧陈书兰弱柳扶风,似乎一吹就倒的模样,忍不住拧起眉头:“当今圣上年轻时纵横天下,素来喜欢能文能武的女子。”
“你这样的毫无精神,若圣上看到了,不但惹他心烦,还会丢了我冀北中山王府的脸面。”
屋中下人顿时屏住呼吸,不敢出气。
陈书兰低着头:“父亲说的是,女儿以后会注意的。”
陈志缘听她声音有气无力,眉心一瞬间皱的更紧。
“侯爷,车辇准备好了。”长随停在门前禀报。
陈志缘收回落在陈书兰身上的视线,起身往外之前丢下一句话,“好好休养,别病病歪歪的。”
他离开时,陈书兰福身恭送。
等他走后,陈书兰面无表情地转身回房。
陈志缘的话对她而言似如过耳风,听不听得进去看她心情。
她现在没有心情,自然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刘嬷嬷带着青苔和铃兰跟在陈书兰身后,一个个的噤若寒蝉,也为自家小姐叹息。
这样好的人儿,遇上一个不把她放在心上,只记挂家族脸面,朝中利益的父亲。
生在这样大贵之家的陈书兰,也未见得真是幸运。
……
陈志缘一路进宫,前往御书房拜见宣武皇帝。
跪下去第一瞬,先是连连告罪,声称自已进京之事没有事先禀报圣上,实在是大罪。
宣武皇帝朗笑一声,亲自前来将他扶起,“朕正念叨着你何时进京,你这便来了,说来我们君臣心有灵犀,何罪之有啊?”
他叫人给陈志缘赐座,与陈志缘聊起冀北之事,以及中山王的身体。
一来二去之间相谈甚欢。
陈志缘仔细观察着宣武皇帝的容色,确定他当真不曾生气,心底才稍稍安了安。
闲谈了两刻钟,有太监奏报,太子前来面圣。
宣武皇帝这才意犹未尽地停下谈话,吩咐大太监李德胜赏赐了平章侯许多东西,遣退平章侯。
陈志缘退出去的时候,在御书房外遇到了太子,又是一番寒暄见礼。
待到陈志缘离开,太子进到御书房时,宣武皇帝脸上已经全没了笑意。
他叹息一声道:“中山王一生戎马,性情直率,却不知为何生了个这样心机深沉的儿子。”
“父皇是说他和三皇弟之事?”太子问道。
“你也知道了?”宣武皇帝挑了挑花白的眉毛,“京城半年,老三还是没认清形势,还是这般的不安分啊。”
第200章 恶犬
太子顿了顿,也是暗叹一声,“人心逐利,在所难免。”
宣武皇帝皱眉看着御桌上的麒麟镇纸。
当初分封儿子们驻守边关,是为了保证边疆稳固,如今却隐隐有藩王做大之势。
梁王之野心,他做父皇的看的清楚明白。
边境其余藩王也未必没有梁王那份心,只是如今抱持观望态度。
宣武皇帝纵横天下,自知遇到这等不安分的事情,杀一儆百是为最佳手段。
但梁王再怎么放肆,也是他的亲生儿子。
他已过花甲之年,膝下儿子颇多,但孙子辈却是人丁单薄。
这也让年迈的宣武皇帝狠不下心举起屠刀。
唯恐他宾天之后,四境不稳,这些年宣武皇帝不断给太子放权,加强和稳固太子在朝中地位,也为云祁选定了中山王那门亲事。
但云祁闹了五年不得消停。
到如今,中山王的长子倒和梁王搭上了。
宣武皇帝眸中神色变幻,不多时冷笑一声,“朕倒要看看,还能唱出什么戏码来。”
……
眨眼就到了腊八。
宣武皇帝下令大宴群臣,王侯贵族和文武百官都可带家眷入宫赴宴。
谢昭昭因为家人不在京中,也不爱凑这个热闹,本来是不太想去,但却不想宫中贤妃竟然专门发了个帖子给她,还送了赴宴的衣裙过来。
谢昭昭自然不能拒绝贤妃,只好准备。
到腊八那日一早,便穿戴装扮整齐,往皇宫方向去。
因为赴宴只能带一个贴身婢女,谢昭昭选了沉稳且身手不错的红袖跟着自已。
一路上,谢昭昭安静坐着,红袖也静静陪伴,并不闲聊。
到宫门前下马车的时候,此处已经有其余的官眷马车停在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