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娇娇一睁眼,偏执王爷来抢亲(274)
“是。”
太子和云祁离开御书房后,看着一片漆黑的夜色长长吸了口气,“真是多事之秋。”
先前谢家满门贬黜,后有观梅山刺客之事,到现在还没追查到幕后之人。
楚家也接连白事,眨眼就在京城销声匿迹。
如今才过了个把月,又出这么一桩大案。
太子此时心中颇感山雨欲来风满楼。
“父亲放心。”云祁的声音响了起来:“不管这背后搅弄风云的是人是鬼,我必定帮父亲将他揪出来!”
太子回眸,见他神色平静。
话虽说的满,但毫无自负感觉。
太子面上浮起几缕浅淡笑容:“孤信你有这个本事,此事你负责吧。”
“最近几个月城中必定人心惶惶,京城以及周边安防等事也都交给你,你带孤的贴身腰牌,联合京中禁军,协同配合,务必保证京城以及周边安全稳定。”
“如今已经开年,朝中各项事务、祭祀等都在准备,有些事情关系重大,为父更不敢懈怠,不能让这件事情惹出的乱子再影响别的事。”
“我明白。”云祁点点头,双手接下太子递过来的腰牌,“定不会让父亲失望。”
云祁和太子离宫之后,亲自送太子回了东宫,便直奔大理寺而去了。
太子静坐书房,思忖今夜这事,浓眉紧拧:“背后的人敢在京城搞这么大的动作,一定还有后招,只怕云祁追查此此事或许会人掣肘。”
护卫厌离说:“派人帮他。”
“嗯。”太子点点头,“不错,应该派人帮忙,你去传禁军都督明剑锋以及刑部尚书温大人前来——”
“是。”
厌离刚迈出两步去,太子忽然说:“回来,算了。”
此事是云祁在朝中办的第一件大事,太子也想看看,云祁到底有几分能耐。
若到关键时刻,他自然也不会袖手旁观。
第239章 清醒
谢昭昭吩咐红袖和雷兴紧盯外面的情况。
回到望月楼后,却也毫无困意,回忆着自已在陈志缘命案现场看到的所有。
要了陈志缘性命的兵器是苗刀,而苗刀这种武器只有大秦西南几个州才有人用。
那从表面看,就和西南有点关系了。
福王的封地便靠近西南,如今还正在京城。
只不过福王平素实在太过默默无争,可不像是能犯这种大事的人。
有胆子、且和陈家有嫌隙,非要做这件事情的,在如今大秦朝廷里屈指可数。
梁王肯定首当其冲。
可梁王在这个节骨眼上,会做这种自掘坟墓的事情?
谢昭昭立在二楼窗口,瞧着天上圆盘一般的月亮,神色逐渐复杂。
……
接下来的几日,京中风声鹤唳。
街上几乎没有百姓,好多铺子都不开张了。
各家各府更是关门闭户。
百姓人心惶惶。
大理寺和刑部联合办案,追查那晚的黑衣刺客,京城十万禁军和云祁驻扎在城郊三十里山中的玄甲军也相互协同,加强安防。
城中增加了巡逻的军队,确保稳妥。
谢昭昭知道云祁忙的不可开交,并没有去打扰他,而是和府医一起照看陈书兰。
陈书兰昏迷了三日没醒。
她那婢女倒是醒了,只是吓坏了,一直哭也说不出什么来。
谢昭昭自然没办法追问什么,只好吩咐人好好照看。
到第四日,谢昭昭早起在院中练剑,红袖快步进来,“小姐,陈姑娘醒了!”
“当真?”
谢昭昭一喜,立即收剑回鞘,一路往海棠居去了。
人刚到海棠居外面,便听到里面传出一连串的尖叫,以及婢女嬷嬷们惊慌失措的声音。
谢昭昭脚步一顿。
不远处,谢长渊也大步而来:“怎么不进——”
话音未落,里面又传出一声女子凄厉的尖叫。
中年妇女连忙低喊:“我们不过去,不过去,小姐别怕,别怕!”
谢昭昭和谢长渊对视一眼,一起进了院子。
府医和两个婢女站在廊下,看起来满头大汗,有些狼狈。
管着海棠居的掌事婆子从屋内退出来,慢慢关上门。
大家见他们兄妹过来,赶忙一起行了礼。
谢昭昭问道:“怎么回事?”
“回小姐。”掌事的婆子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才说,“陈姑娘醒是醒了,但是不让人靠近,只要离她近一点,她就大喊大叫。”
“您看老奴这手,这脸……”婆子把手背以及脸颊上的抓痕露出来,“本来是想抓着她让大夫看看,谁知道闹成这样。”
“原来是这样,辛苦嬷嬷了。”谢昭昭叫来红袖:“带嬷嬷去上点药,别留下疤痕。”
“是。”
红袖上前去把嬷嬷扶住。
那嬷嬷连忙说不敢,一路离开了。
谢长渊把门打开,只见屋内东西砸了满地,可谓是一片狼藉。
谢昭昭提着裙摆刚迈步进去,有什么东西照脸飞来。
谢昭昭闪身一避。
走在后面的谢长渊避无可避,一把接住,却是一只绣花鞋。
谢长渊皱眉片刻,想说什么又没说。
谢昭昭慢慢往床边走。
床榻上的陈书兰只穿一身月白色中衣,长发披散,眼神惊恐地看着谢昭昭,试图找什么东西来丢,将谢昭昭赶走。
但所有的东西都被她丢了出去,没有东西可找。
陈书兰便戒备地盯着谢昭昭,不断往床角缩。
“陈小姐别怕。”谢昭昭停在床外五步远处,放柔了声音:“现在没人会伤害你的,你可以安心,这里非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