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娇娇一睁眼,偏执王爷来抢亲(284)
自此,梁王兵败如山倒。
东宫书房,太子看着面前几案上山一般的奏本公文,眉毛紧拧。
素来儒雅温厚的脸上,此时也神色很是不好看。
这些公文,全都和梁王有关。
不是弹劾的奏折,就是来落井下石,请从重处罚的。
梁王的确罪无可恕,但朝中这些人的嘴脸,也叫太子冷笑不止。
“太子殿下,这份奏折是礼部侍郎上的。”东宫詹事低声说道:“和旁人的内容不太一样。”
“怎么个不一样法?”
“他……细数了梁王这些年征战四方的功绩,还有……保卫幽云十六州,击退蛮人数十次进攻,称梁王有过亦有功。”
“哦?”太子神色稍缓,“看来这朝中官员也不是全都瞎了……你且再看看。”
“是。”
几个官员快速翻阅那些奏本,将奏本做了分类。
弹劾以及落井下石的放在一边,说梁王有功亦有过的放在一边,还有一些无病呻吟的,提一些芝麻绿豆小事影射梁王的也分了出来。
最后,太子让人将所有奏本整理汇总,入宫面圣去了。
梁王这桩案子非同小可,怎么处置,太子已经不能随便拿主意,须得请示宣武皇帝才是。
此时已经是深夜。
太子乘夜入宫,刚到宫门前下车转道前往御书房,有个小太监快步跑来给太子行礼:“太子殿下,周王殿下和福王、湘王以及嘉陵公主、庆平公主、安阳公主等人都跪在御书房外。”
太子脚步顿了一下,点点头:“知道了。”
而后,那小太监跟在太子身后,一起到了御书房。
御书房外,此时已经跪了乌压压一大片人。
宣武皇帝子嗣繁多,皇子公主加起来四十多人,如今除了在外戍边不曾回京的,其余人全部跪在御书房外为梁王求情。
那跪在最前面的,便是周王、福王、湘王三人。
福王和湘王驻守的地方,虽不及梁王驻守的幽云十六州那么要紧,但也是戍边的藩王,如今梁王落马,他们兄弟情深之外,颇有些唇亡齿寒之感。
至于周王,则完全是为了梁王这些年对他的照看。
小太监对太子附耳:“已经跪了一个时辰了,圣上不见。”
太子颔首,之后带着东宫官员求见。
在小太监去御书房内通报的时候,周王神色复杂地说:“太子皇兄,三皇兄他虽有过,但也曾为大秦横刀立马,开疆扩土——”
太子淡淡说:“孤都知道……你身子弱,先回府休息吧。”
“臣弟怎么休息?”周王苦笑道:“臣弟和三皇兄这些年交情最深,他如今犯了大错,臣弟食不知味,夜不能寝。”
“只有求得父皇开恩,放三皇兄一马,臣弟才能稍微安心几许。”
太子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十二弟和三皇弟果然是兄弟情深,叫孤感动。”
第248章 功过
“太子殿下,皇上有请。”
这时,小太监出来传旨。
太子收回视线后,提着袍摆进御书房大殿去了。
厚重的殿门慢慢在周王面前关上,他那张脸依然虚弱,双眸光芒黯淡。
然而眼波流转之间,掠过一抹谁也看不见的阴沉。
他来求情,一来为和梁王彻底撇清关系,二来为博个好名声,三来……自然是做贼心虚。
清净峰山谷里的冥楼据点,他经营十多年,如今被一锅端了。
虽然他很早就做了准备,冥楼那里就算追查,只查到梁王头上便算是到底了。
但他终究是不放心。
因为冥楼是谢昭昭和云祁突然带人去剿的。
谢昭昭和云祁这两个人,自从抢亲事件之后就总是出其不意,两个人做的事情一件比一件离奇。
无论是谁设什么样的局对付他们,他们总能巧妙的逢凶化吉,而且还能让害他们的人讨不到半点好处。
比如谢家二房,比如楚南轩,比如梁王,还比如东宫那位……
凡事只要是谢昭昭和云祁插手过的,事情就和当初计划完全背离,还会顺着越来越糟糕的方向发展。
因此,这一次虽事情到梁王就停了,但周王却依然无法安心。
他知道宣武皇帝喜欢自已的皇子们兄友弟恭,姐妹友爱,所以便来了。
甚至福王和湘王那边,也是他劝来的。
但更要紧的,是他想见见宣武皇帝,想看一看,父皇到底是个什么心思。
毕竟他和梁王这些年走的太近了。
就算没有证据,自已也极有可能被怀疑,所以求情是假,来探虚实是真。
万一他被怀疑了,那也好见机行事。
然而方才太子那复杂的一眼……是什么意思?
他是知道了什么吗?
*
御书房内,太子刚一进去,宣武皇帝的怒火便压不住了,“你进来时候看到了吗?他们都跪在那里想干什么?”
“如今才来求情,当初老三犯蠢的时候,他们怎么不知道劝?不知道拦!现在就来威逼朕,真是……都是朕的好儿女!”
“父皇息怒。”
太子快步上前扶住他,叹息着劝解道:“三弟素来就是暴戾脾气,他想做的事情,旁人拦不住也劝不住的。”
“是。”
宣武皇帝冷笑道:“所以有人就利用他暴躁又愚蠢,使唤他做了多少蠢事,可他自已还傻的不知道当了旁人的刀!”
宣武皇帝闭上眼睛,一张沟壑纵横的脸,神情逐渐变得十分疲惫:“如今朝臣们一边倒,外面还有一堆求情的……哪里是来求情,分明是来火上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