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娇娇一睁眼,偏执王爷来抢亲(412)
数千人性命,数百孩童谁不无辜,大家都是无辜之人。
有人逆天而为,便要为此付出代价。
谢昭昭忽而觉得自已很冷血,竟然能睁着眼看那么多无辜之人被连坐,枉送性命。
连坐之刑,本是为了威慑世人不得存谋逆造反之心思,如今却似如此……残忍狠辣,毫无人道。
是她的想法出了问题,还是律法出了问题,太过严苛?
他朝若有机会,若能改革律法,若——
“昭昭。”
云祁的声音响起来,唤回了谢昭昭早已经远到天际去的神思。
谢昭昭回过头,“你忙完了?”
“启州和岐阳王府的事情,朝廷派了专门的人前来处置善后,我并不好在这里久留,冀北还等着我去。”
“嗯。”
谢昭昭点点头,“那什么时候出发?”
“就这两日吧……在启州已经耽搁了太久,再耽搁下去,冀北的事情也要出岔子。”
谢昭昭知晓利害关系,便说:“那早些过去。”
“你呢?”
“我还要留两日,关于卢氏说的那个公子,我想再查查看,这个公子是齐敬然下落的关键人物,而起如今启州官场之中,与齐家有过接触的官员也相继落网。”
“他们或许能交代一些有用的。”
云祁颔首,知道谢昭昭是定要追击齐敬然,他并不阻拦,双手握住谢昭昭肩膀温声说道:“那我先走,你去办其他的事情,我们书信联络。”
“遇事一定要冷静小心,保护好自已。”
“待到齐敬然和冀北的事情处理清楚,我们回京成亲。”
“好……”
谢昭昭露出这几日来难得的笑容,轻轻把云祁抱住,“你也要小心……冀北那里虽说没有战场凶险,但总也是有许多不定数的。”
两人相拥立在窗前,相互叮嘱,只言片语之后静静而立。
团聚总是稍纵即逝,分离倒成了常态。
谢昭昭轻叹一声,希望下一次团聚可以长久一些。
第二日,谢昭昭送云祁离去。
云祁留下玄明带两千人暂时驻扎启州附近,以方便谢昭昭随时调派,其余四万多玄甲军还是回到京郊玄甲军营去。
城门外官道边,谢昭昭牵着云祁的手依依不舍。
她执起云祁的手贴上自已脸颊,温柔地说道:“一路小心。”
云祁心中大动,情潮汹涌澎湃,却又碍于形势生生压下。
他手掌翻转抚在谢昭昭脸上,拇指摩挲过她的眼尾,不曾开口,所有眷恋都化成了一个安抚的微笑。
英姿勃发的青年俯下身,在女子额心落下一吻,而后一提马缰,带着大队人马头也不回地奔了出去。
第361章 好事将近
日出东方,谢昭昭站在晨辉之中,目送云祁那队人远去,又过了一会儿,才轻吸了口气,转身回城。
岐阳山庄那边由朝廷刑部官员接手,谢昭昭也回到了启州城内驿馆来落脚。
启州官场的官员由陆汉秋亲自审问,谢昭昭现在只需等陆汉秋审问出线索之后再做定夺便是。
如此倒是让谢昭昭稍稍能歇息二三日。
谢昭昭舒了口气,骑着马慢慢朝驿馆走,刚到驿馆门前下马,就听到里头传来苗先生的哀求:“秋水,爹爹错了,你再给爹爹一次机会吧,我真的知道错了!”
“这一次我再也不会离开你身边半步,你让爹爹做什么爹爹就做什么,绝无二话!”
谢昭昭默默翻身下马,停在驿馆门口。
只见苗先生站在院内背脊佝偻,就差当场跪下。
而那叫做秋水的少女满面寒霜地站在台阶上,手中拿着长剑指着苗先生冷笑不止:“绝无二话?那你给我滚,我不想再看到你,滚开——”
苗先生身子一僵。
秋水已然进了房间,并且砰的一声拍上了门。
谢昭昭眉毛蹙了蹙,提起裙摆进到驿馆之内,“先生,秋水姑娘好像在气头上,你不如暂且离开几日,待她消消气,或是想想别的办法,再来见她。”
“她不会原谅我了,不可能……”苗先生笑容凄切:“这个丫头和她娘一样心志坚决,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就绝不会回头,不会回头的!”
谢昭昭暗暗叹了口气。
对于苗先生和妻女的事情,她是知道一些的。
苗先生于医道十分痴迷,成婚之后也对妻女关注不多,后来更是为了去西域寻找奇方,未留下只言片语就一走数年。
苗先生的妻子带着女儿艰难度日。
因为家中没有丈夫,时常受镇上人欺辱,后来生了病没缓过来,便病死了。
秋水没有父亲在身边,童年丧母,看尽人间冷暖,因而恨上了苗先生,认为一切都是苗先生造成的,拒绝认他这个父亲。
谢昭昭对于他们父女的了解仅限于此。
如今没想到的是,秋水和四哥有些微妙的关系,这倒是意外了。
苗先生呆呆地看了那紧闭的房门一阵子,在外面的石桌边坐下,呆滞的和个木头一样,不能走,也无办法。
谢昭昭又叹了口气,带着红袖到后面去瞧谢长珩。
谢长珩因为早年受伤,双腿不良于行,所以弃武习医,和谢昭昭是一个师父,既是亲兄妹,也是师兄妹。
后来谢昭昭几兄妹随军队转战各处,谢长珩因身体和习医的缘故,便没有跟随,之后就云游各处,隔一段时间给家中去一封书信。
说来到现在,兄妹有三年多没见过了。
这次见面还是这般场景,都没能好好说说话,今日才算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