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莳芳沉吟片刻,点头。
“这倒不是什么难事,不过,以他的家世背景,就算入了刑部、兵部这等机要部门,恐怕也只能从最底层的从九品做起。而且,我也无法给他任何照拂。”
卫瑾瑜道:“学生想,这个职位于他而言,已经是最大的照拂了。”
**
督查院值房。
大弟子杨清将一份名单捧到顾凌洲面前,道:“师父,这是今年报考督查院的学子,比往年足足多了二十多人呢。”
顾凌洲从头到尾扫了一眼,问:“这是全部名单么?”
杨清笑道:“距离报名结束只剩最后一天,有意愿报考的学子,应当差不多都已经过来报名了。而且,今年的状元、榜眼,都在报名之列呢。”
世家子弟多有家族帮忙安排官职,而督查院是唯一一个世家大族都插不进手的地方,因而报考学子以寒门学子居多,准确说,基本上所有通过殿试的寒门举子都会试着考一考督查院,便连已经得金殿授职的状元苏文卿,都报了名。
杨清禁不住称赞:“从六品的翰林院编修,也不算低了,且职位清闲,将来说出去是翰林学士出身,此子能不甘现状,有放弃这份清闲之心,来报考督查院,着实令人刮目相看。听闻最近雍王、赵王都步步紧逼,意图纳他入麾下,他可不缺前程。”
“寒门学生,能走到这一步不容易。今年督查院一共有几个空额?”
杨清便答三个。
顾凌洲颔首,沉吟须臾,道:“若是招不满,就给他留一个吧。”
杨清一愣。
督查院考试严苛,招不满是常有的情况,他没想到素来严厉的恩师,竟会破例设一免试名额。
因按照规定,金殿授职,只要满三月,得贵人赏识提拔,是可以转入其他部门任职的。
转念一想,恩师此举,可能也是为了帮助苏文卿摆脱赵王、雍王围堵的困局,便笑道:“能得师父如此青眼,这位宁州来的苏才子倒是好福气。学生记下了。”
见顾凌洲依旧在盯着那份名单,沉默不语,似有心事,杨清试探问:“可是有师父中意的学生,没在名单之列?”
然杨清已经提前看过名单,今年通过殿试的寒门举子,除了一人因丁忧返乡,几乎都已在报名名单里了。
顾凌洲却没说什么。
正这时,当值的司吏忽走了进来,捧着一物道:“阁老,杨御史,方才又有一名学生过来报名了。”
报考督查院,学生需自备名帖投考,写明姓名、年龄、籍贯等基本信息。
杨清接过名帖,看了之后,微微惊讶:“是他?”
顾凌洲问何人。
杨清笑道:“师父绝对想不到,就是总在您值房读书的那个孩子,卫氏那位拿了特赦名额的嫡孙。真是奇怪,身为卫氏嫡孙,他怎会来报考督查院。”
顾凌洲目光终于自那名单上挪开。
面上没什么特别表情道:“督查院选人,不看出身,他既报名,按流程走便是。”
第043章 青云路(十八)
督查院考试考律令、刑名、谳审、朝典等六科。
每科一张卷子,每科根据题目难度及考题数量,考试时间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不等一日内六科全部考完,隔日就能出结果。
虽然参加考试的除了寒门子弟,也不乏世家子弟但卫瑾瑜一个卫氏嫡孙竟也来参加督查院的考试多少还是让人惊讶。
“督查院毕竟是三司之一若不是实在难考,又无后门可走,哪个世家大族不想塞几个子弟进来,好在朝堂上为自家摇唇鼓舌。别忘了,三司之内督查院是唯一一个卫氏无法插手的地方可不就巴巴地把嫡孙送过来考了。”
“许多世家子弟顾及名声怕考砸了丢脸得了吏部授职后,索性直接放弃报名这位卫氏嫡孙倒是挺有勇气。”
“光有勇气有什么用,督查院考试内容与会试、殿试可截然不同光刑名律令两科就不知难倒多少人。顾阁老又出了名的严厉无私可不会给任何世家子弟行方便之门到时别丢脸丢大了就行。”
各种纷繁揣测在对上题目数量巨大难度又高的考卷时,都戛然歇止。
因考刑名律令这些专业内容就算涉及到具体案例,对错也很容易判定,基本上诸进士考完一科,坐院御史们便能迅速判定出一科成绩。
等最后一科考完,前五科成绩基本上也出来了。
顾凌洲身为次辅,白日经常要在凤阁办公,今日各部需要裁断的事务又多,这日一直到傍晚下值,才乘轿回到督查院。
学生们正秉烛答最后一科。
杨清陪同顾凌洲巡视了一番考场,回到议事大堂,负责审卷的一名御史便进来,行过礼,双目灼亮道:“阁老,今年可不得了,竟有学子拿了五科满分。”
便是杨清闻言都愣了下。
“你的意思是,已考五科全部满分?”
“千真万确,刑名、律令、审谳、朝典、风纪五科全部满分!今年的题目可不容易!”
“五科全部满分,这在督查院历史上可绝无仅有。”杨清忙问:“是哪位学子?可是那位苏文卿?”
御史答:“不是,是卫氏那位嫡孙,卫瑾瑜。”
“不过,那苏文卿考得也不错,四科全满。”
杨清诧异。
“是那个孩子?”
杨清抬头,才发现原本闭目养神的顾凌洲不知何时亦睁开了眼。
“看来他报考督查院,是有备而来,并非随便玩玩。”
杨清忖度片刻,不免笑道:“师父,今年可是出了一个小奇才,五科全满,才十七岁年纪,说出去,怕都没人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