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重生](195)

“眼下国库空虚,拒绝和谈,真开战了,兵马粮草从哪里出?你说得倒是轻巧!”

顾凌洲却若有所思,道:“你的意思,本辅明白了,西狄眼下情况比大渊好不到哪里,若大渊真拒绝和谈,他们反而要忌惮。只是和谈人选,需要一个胆子够大的才行。”

说罢环顾下方众官员:“你们谁敢担此任?”

众人都心虚低下头。

毕竟这种虚张声势的事,一不小心就要掉脑袋的。

杨清在一旁道:“有一人,或许可以。”

“你是说那个新任的礼部右侍郎程音?”

“没错。听闻此人继任礼部侍郎后,见官员们因为惧怕恶鬼索命之说不敢值夜,便夜夜都宿在后衙里,破解闹鬼传闻,如今礼部后衙,已不再是人人谈之色变的不祥之地。由他担任和谈使,再合适不过。只是正使之外,还须两名副使,依弟子看,礼部既无人可用,咱们督查院里,不就有一个现成的么?”

顾凌洲看向仍垂目跪着的卫瑾瑜:“你就跟着去一趟吧。”

卫瑾瑜应是,又道:“兵部之中,下官可以举荐一人当副使。”

顾凌洲问何人。

卫瑾瑜:“一名从九品的经历,名唤孟尧。他祖籍青州,深知边境之苦,对西京与西狄情况也熟悉。”

顾凌洲点头:“便依你所说。”

等众人退下,卫瑾瑜也起身,准备离开。

顾凌洲忽道:“等一下。”

卫瑾瑜便重新跪落:“不知阁老还有何吩咐?”

顾凌洲道:“既是代表大渊与西狄和谈,穿着件磨损的官袍怎么行,你府中没有给你缝制衣物的嬷嬷么?”

卫瑾瑜一愣。

大渊官服分内外两件,他只是里袍的袖口磨损了一点,平日若不仔细看,其实看不出来,想来是刚刚整理文书时,不小心露出来,被这位阁老看到了。

正要答,顾凌洲已道:“眼下做新的已经来不及了,待会儿把衣服给顾忠,让他给你缝补一下。”

顾忠,即顾府老管事,贴身侍奉顾凌洲的老仆。

卫瑾瑜应是,起身退下了。

第083章 刀出鞘(十一)

出了政事堂卫瑾瑜罕见有些踟蹰。

衣服磨损被人发现已经够难堪尴尬了,再去找人缝补,只会多添一份尴尬。这叫他怎么开口。

正立在廊下垂目盯着地面纠结,一道苍老声音从后面响起:“是卫御史吧?”

卫瑾瑜回头,见一个面相和蔼的老者立在后面正是顾府的老管事顾忠平日常跟在顾凌洲身边照顾顾凌洲衣食起居。

卫瑾瑜点了下头。

“正是在下。”

顾忠道:“阁老已经同老奴说了,老奴平日里也经常帮阁老缝补衣物,卫御史若不嫌弃,就把衣袍交给老奴处理吧。”

“有劳。”

卫瑾瑜忍着难为情,到值房里换下里面的官袍交给顾忠对方什么也没问只看了眼磨损处道:“问题不大,御史若不急在此稍候片刻便可。”

约莫过了一刻功夫顾忠便将衣袍送了回来。

卫瑾瑜看了眼缝补处,果然针脚细密完好如新丝毫看不出修补痕迹称赞道:“老人家好手艺多谢了等改日有机会,我请老人家喝茶。”

“御史不用客气区区小事而已。”

等顾忠离开,卫瑾瑜也穿戴整齐,往供外来使团落榻的四方馆而去。

四方馆门口已经站着一个身穿三品绯色官服的男子,身后跟着几名随行的低阶官员。男子身形清瘦得厉害,虽穿着一身颜色鲜艳的官服,整个人却如古井沉冰一般,面若刀刻,冷肃得厉害。后面几个礼部官员都站得远远的。

卫瑾瑜已经猜出对方身份,出于礼节,主动行了礼:“梁侍郎。”

梁音视线在少年身上掠了下。

卫瑾瑜明显感觉到了对方的敌意和不善,以及其中蕴藏的滚热温度。

不由一怔,他何时得罪过这个人么?

梁音已恢复古井般的面孔,面无表情点了下头,算是回礼。

“果然是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古板。”

几个礼部官员在后面小声议论。

“也不怪他如此,他当年被京中那帮世家害得那般惨,最厌恶的便是世家子弟,对一个卫氏嫡孙岂能有好脸色。”

不多时,孟尧也赶了过来。

对于自己能以副使身份参与到和谈里,孟尧显然有些意外,甚至一度怀疑前来传话的人是传错了命令,待见到卫瑾瑜,方猜测到是怎么回事,正色行一礼,道:“卫公子,多谢你成全。”

卫瑾瑜回礼。

道:“旁人听说这桩差事,都是避之不及,孟大人如此说,看来我没有同阁老举荐错人。那些背地里想看我笑话的人,看来要失望了。”

孟尧目中罕见露出些凛然之色,道:“能有此机会会这些狄人,倒胜过我在兵部当了这数月的官。”

一位正使两位副使全部到齐,梁音方抬头,望着四方馆大门道:“进去吧。”

太仪殿里,天盛帝一身明黄龙衮,立在一尊紫金兽炉前,手中握着一柄铜匙,将碟子里的香料一点点洒进炉内。

醇厚的檀香味道立刻在殿内弥漫开。

“和谈应当已经开始了吧?”

天盛帝忽然问。

“回陛下,已经开始了。”

站在屏风后面的人道。

天盛帝默了默,问:“梁音应当不会让朕失望吧。”

“梁音说过,陛下恩德,他永生难忘,必会粉身碎骨以报陛下。”

后面人继续以温润语调道,隔着屏风,隐约可见其胸前的仙鹤补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