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重生](219)

**

卫瑾瑜回到公主府已是夜里。

照例留杨瑞在外面廊下,独自进了屋里。

屋里地龙烧得很旺,卫瑾瑜换了常服,便直接坐到书案后,翻看几卷没有看完的陈年卷宗。看到关键处,正欲提笔记录下来,不经意一侧目,看到了摆着案上的那只青花瓷盘。

瓷盘里的莲花自然已经不在,两尾锦鲤倒还活泼游动着。

水底沉着几颗莲子。

卫瑾瑜盯着看了片刻,不妨一阵冷风穿窗而入,忍不住掩唇咳了声。

桑行端着药进来,见状,连忙搁下药碗,过去把窗户关上,道:“少主一到冬日就爱犯病,该好好休息才是,怎么又熬夜看这些东西。”

“我没事。”

“药搁在这儿就成,阿翁休息去吧。”

桑行知道劝也无用,又吩咐仆从往炭盆里多添了一些银丝碳,正要退下,门房来报:“公子,定渊侯府那位谢世子过来了。”

桑行疑是听错。

“你说谁?”

“就……那位谢世子。”

门房显然也颇为震惊意外。

以往这位世子只是派人往府中送吃食送各种小玩意儿,都被公子拒收,如今人竟亲自过来了。这位世子是不是忘了,自家公子已经与他和离了。

卫瑾瑜又咳了声。

直接道:“就说我睡下了。”

门房:“可谢世子说,他是过来给公子送自陈书的。”

桑行越发困惑。

“自陈书?”

“是,谢世子说,他草写了两页,不知是否合格,想请公子指教一下,免得写完了再重头改。”

桑行去看卫瑾瑜:“少主这?”

卫瑾瑜头也不抬道:“让他把东西留下即可。”

这语气显然是没有转圜余地了,桑行示意门房去传话。

门房点头应下,很快便回来,手里捧着几页纸。

桑行奇怪:“不是只写了两页?”

门房:“大约只是一个粗略说法?”

说着,把那几页纸恭敬呈到卫瑾瑜案上。

卫瑾瑜看了眼,放在最上面的一页龙飞凤舞,大概能看清楚是在誊抄军报。

大半夜的,谢琅应当不会无聊到来给他送这种玩意儿。

卫瑾瑜忍着气,拿过那沓纸,第一页第二页全是军报,到了第三页,却是变成了较为工整的字体。

上面却是写着半阙诗: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1)

拿开第三页,第四页也是写着半首诗: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2)

卫瑾瑜继续往下翻。

第五页:

京南山上,思汝心切,某日偶得诗二首,颇能解衷肠,故创飞星、流光二营,聊表吾对汝之缱绻思念。

第096章 惊风雨(八)

桑行见少主人握着那页纸目光久久未移动,不免有些好奇问:“这自陈书写得如何?符合要求么?”

卫瑾瑜错开视线,淡淡道:“满纸废话。”

语罢捡起案上两页纸,直接丢进了火盆里,继续拾起一旁卷宗看了起来。

桑行摸不着头脑只能与门房一道退下。

谢琅抱臂靠在公主府大门外见门房空着手出来剑眉一挑,唇畔露出点笑,问:“那‘自陈书’他可是收下了?”

门房颇为同情回道:“公子丢进火盆里烧了。”

谢琅一愣。

“他烧了?”

“是。公子还说,以后世子的自陈书直接交到兵部便可,不必再送来公主府。就算您再送我们公子也不会再收的。”

门房说完朝谢琅轻施一礼便关上了府门。

府中灯火亦被两扇门隔绝掉。

雪花盐粒一般落下谢琅驻立片刻,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展袍坐在了外头的石阶上从怀中掏出一只陶埙,双掌握住置在唇边吹了起来。

这是谢琅这半年在京南大营学会的新技能闲暇时颇能打发时间就连这只陶埙也是他跟着一名擅长此道的老师傅亲手做的。

低沉缠绵的曲调伴着落雪回荡在空旷的街巷之中。

李崖和另一名亲兵赵元搓手站在巷口赵元往掌心呵了口热气,小声问:“世子该不会要吹一夜吧?”

李崖道:“世子的事咱们还是少管为好。”

赵元露出困惑不解眼神。

“公主府的墙也不是很高,世子干嘛不直接爬进去?”

李崖用无知眼神看他一眼:“如今世子和卫三公子已经和离,世子这名不正言不顺的,真爬墙进去,还不被当成贼给抓起来。三公子身边那个姓杨的,身手很是了解。再者,我瞧着世子爷如今有些投鼠忌器的意思,生怕一个不慎惹那三公子不快。”

赵元呵了第二口气。

担忧道:“可世子这样坐一夜,会不会冻病?”

李崖解下腰间酒囊,拔开塞子,灌了一口,道:“世子他是心里不痛快。再说,世子身上也带着酒呢,应该没事。”

“还是你有经验,酒借我喝一口。”

“你自己的酒囊呢?”

赵元嘿嘿一笑:“这不是没经验,没带么。”

李崖将酒囊抛过去。

“给我留点,否则跟你没完。”

二人索性靠着墙,拿着酒囊,一人一□□替着喝起来。

又灌了一口酒,李崖忽道:“什么声音?”

赵元显然也听到了,两人对望一眼,收起酒囊,心照不宣挪到巷口转角位置,贴着墙往外望去,就见一列兵马自眼前飞驰而过,俱携刀带剑,身披锐甲,马蹄将街道上的积雪溅起好大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