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全村最野的糙汉(175)
老妇人连忙跑到孙女儿旁边,抱着吓的花容失色的孙女儿安慰。
“没事了,没事了,别怕了,奶奶的好孙女儿啊!”
少女衣衫不整,梁平不能多呆,将两个官兵的尸首拖了出去,还不忘将那只砍掉的小腿也扔了出去。
外面,一众官兵也被陆庭远解决了。
只剩下最后一个,跪在地上大喊:“猪大侠,求求您饶了我吧,我也是被逼无奈的啊!”
陆庭远脸上带着猪面具。
“被逼无奈?谁逼着你们去杀人抢粮食的?”
“不是我们有意要抢粮食,实在是这些刁民不愿意交税,咱们只能用这种办法了啊!”
“胡说,朝廷不是鼓励农民来南方开荒,开出来的地就是自己的,并且前三年不收税的吗?”
大顺朝的税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缴纳粮食,另外一部分就是银钱。
这些村民都是北方逃荒来的,哪有什么银钱?辛辛苦苦开垦了几亩地,眼看着秋收了,一家人节约一点儿,也能熬到明年,但却碰到了这群官兵抢劫。
“小的没有骗您,之前朝廷是说过不收税,可是现在改主意了,咱们是被下了任务的,收不上来税,只能用抢的了,否则咱们回去也没法交差啊!”
一开始,的确是有前三年不收税的政策,但是先皇驾崩后,太子上位,政策立刻就变了,不管百姓活的多么艰难,哪怕就是饿死,也必须把欠朝廷的税给交了。
而且今年的赋税比去年往年还多了三成!
这意味着什么?百姓们交税过后,手底下的粮食就很少了!
梁平见此,也才明白了前世学过的一首诗——“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底层百姓,永远都是最苦的。
陆庭远到底是没有放过这个官兵,他刚才亲眼看到这个官兵将一个老人一把推的撞在了树上,那老人当场倒地,不知道是昏迷了,还是被撞死了。
这种手段残忍、没有人性的狗腿子,留着就是个祸害。
官兵都被解决了,留下了一地的狼藉,有的连忙去照看受伤的家人,有的连忙去拿扫帚将地上洒出来的粮食收起来。
有反应快的,连忙跪下朝梁平和陆庭远磕头,“多谢二位少侠!”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都纷纷跪下磕头,“多谢二位少侠!”
今天的事儿,若不是遇到二人,恐怕他们的粮食就被抢走了,但能帮得他们一时,帮不了一世,当今的皇上出尔反尔,毫无人性,只要他在位一天,百姓们就要苦一天。
两人还要赶路,就不在这里多留了。
梁平每去一家,就悄悄往屋里放了袋粮食,一些粗粮和糙米黑面,但愿能帮助这些人活下去吧。
……
再次上路,两人的心情都沉重了很多,都不再说话,专心赶路。
越往北,气氛越严肃,因为还在国丧期,以前街道上会有卖艺的,茶馆有喝茶唱曲的,几乎每个城池都是热热闹闹的,非常有烟火气。
但现在这些娱乐项目统统都停了,整座城池安静了许多。
就连一些铺子,也不再敢大声吆喝,行人神色匆匆,整个氛围让人觉得无比压抑。
第150章 骠骑大将军
这天一大早,两人终于赶到了京城,等着城门一开,交了进城费后,就顺利的进了京城。
两人刚一进了城门,就看到一支送葬队伍也进了城,最前面顶着灰盆扛着灵幡的却是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后面长长的一支队伍,全都披麻戴孝,中间十六个人抬着一个棺椁。
街道两边的人纷纷围观,这是国丧期间,什么人抬着棺椁大张旗鼓的进京城?
有人压低声音说:“你不知道吗?镇守西北的骠骑大将军死了,这棺椁正是骠骑大将军的!”
“什么?骠骑大将军死了?那西北不是可能要失守?”
“可不是嘛,那胡人这么多年一直虎视眈眈的盯着咱们大顺朝,多亏了骠骑将军镇守西北,胡人才不敢进犯,现在让人闻风丧胆的骠骑大将军死了,那胡人很有可能趁机偷袭咱们!”
“可怜骠骑大将军,三个儿子都为国捐躯了,现在只能让他最小的女儿给他抗灵幡了。”
“骠骑大将军一向身体康健,两个月前还回京述职了,去哦亲眼看到的,骑在马上威风凛凛的,怎么会突然去世了呢?”
“听说啊,骠骑大将军是被人暗害了!”
“谁啊?居然敢害骠骑大将军?!”
“嘘……别说了,这些事儿不是咱们能讨论的……”
这些话,全部落在了陆庭远的耳朵里,这位骠骑大将军他是认识的,三代人都驻守边关,为大顺朝的边关安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却毫无征兆的去世了。
如刚才那些人所说,他也觉得骠骑大将军肯定是遭到了暗害。
梁平虽然对这位骠骑大将军不熟悉,但是这么多年,也清楚了大顺朝的局势。
大顺朝西部和北部地区与多国接壤,历史上就连年发生战事,很多部落或者国家都对大顺朝虎视眈眈。
胡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部落,骠骑大将军镇守的位置,就是西北的边境。
若是刚才那些人说的是真的,骠骑大将军两个月前还回京述职了,现在突然去世,恐怕这件事还真的没那么简单。
七八岁的小姑娘,没有哭,反而脸上是无比坚毅的表情,扛着灵幡,大步流星的走在最前面。
待送葬的队伍过去,两人才变了方向,朝护国公府走去。
从进入京城起,陆庭远和梁平就戴着帏帽,将帽檐压得低低的,穿的也更是低调,就怕被认出来,招惹上麻烦。